
踏舟行丨独舞风铃
我们若蚁蝼
在裂缝中屈膝穿梭、乞活
不是在碎石中被割剥
就是葬生于天火
干脆,雕一片蠹叶为舟
站着漂泊
放下锦绫罗纱的执着
拿起雨笠烟蓑
只要不被风吹堕
每一颗萍藻,都是疗饥草
每一首劳歌,都是玉液金波
水路磅礴,若遇颠簸、失温
它们是救命的佛陀
天地辽阔,流落处
总有一根铃索,等我们紧握
于颤抖的摇动中,叮当出星光闪烁
踏舟行丨独舞风铃
蝼蚁生涯苦若何,危途辗转为存活。
石间割剥忧身碎,火里沉沦惧命磨。
弃却繁华持雨笠,飘行沧海泛蠹舸。
铃索遥系天涯路,摇动星光伴劫波。
踏舟行赋丨独舞风铃
岁逢时迁,世途维艰。吾侪若蚁蝼之微渺,处尘壤而困厄绵绵。观夫生存之艰窘,若置身于险厄之渊。裂缝纵横,屈膝而穿梭,唯乞残喘之苟延;碎石纷杂,肌肤或割剥,惧殒性命于斯焉。又有天火之肆虐,焚炙苍生,其势汹汹,若葬吾身于烈焰,实乃命途之多舛,令人心忧而胆寒。
乃思超脱之径,遂雕蠹叶以为舟。弃繁华之羁绊,舍锦绫罗纱之执着;揽雨笠烟蓑,泛于苍茫之波。舟行水路,浩渺而磅礴,任风涛之激荡,唯求不堕于风波。观夫萍藻之点点,虽微末而可疗饥;听夫劳歌之袅袅,虽质朴而胜玉液金波。若逢水路之颠簸,或遇寒温之失和,此萍藻劳歌者,犹如救命之佛陀,护吾身而安吾心,使吾得以续漂泊之程。
至若天地之辽阔,吾流落于其间。遥见铃索之一缕,悬于苍茫之境,若有所待。吾乃趋而紧握之,虽身躯颤抖,然心有所依。铃动之际,叮当之声,若星辰之闪烁,耀于幽夜,照吾前行之途。虽处流离之苦,犹怀希望之光,纵风波险阻,亦将坚毅而前行,期寻安宁之归所,遂赋此篇以记吾怀。

作者简介
张国华,笔名:独舞风铃、华子,英语教师。内蒙古扎兰屯市作协副主席、鲁迅文学院第一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蒙古班学员。著有诗集《心痕》散文集《蝶梦》等,作品在《诗刊》《星星》《北京文学》《诗选刊》《诗潮》《三角洲》《海燕》《青年文学家》《中原文学》《骏马》《滇池》等多家纸媒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