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 外 头 条总 编 火 凤 凰 (海外)
海外头条总编审 王 在 军 (中国)
海外头条副编审 Wendy温迪(英国)
图片由作者提供
山夜惊魂
孙小平
打从娘胎里出来,我压根儿就没想到,在我十八岁那年,命运之神会将我一把拎过长江,扔到了句容宝华山下一个叫丁家边的山坳里,让我这个刚出校门的女学生,一下子就“穿越”到了刚成立不久、驻扎在这个山沟里的“扬州地区江南采煤团泰州营”,成了一名女矿工。
山沟四周群山连绵,山峦起伏。因为偏僻和交通不便,这里人烟稀少。当年,因为煤矿条件艰苦,工作繁重,泰州营的矿工主力军,充实配备了100多名经学校推荐而来的朝气蓬勃的应届高中毕业生,我有幸于其中。这批年轻人,整体素质比较好。来到煤矿,工作时个个都像“拼命三郎”,哪里艰苦冲向哪里,脏活累活抢着干。常常是一班下来,脱下衣服轻轻一拧,地上就现出一滩汗水。冬天,有时隔着几件内衣,外面的棉衣也都能被汗水湿透。
煤井在山上。我们女矿工不下井,平时都在地面工作。一天,我正在值夜班,窗外狂风骤雨。忽然,我接到井口来的电话:这几天井下开展劳动竞赛,大家出汗多,请尽快送几瓶开水上山。我一看时钟,已是夜里11点,想到矿友们正焦渴地等着喝水,我没有一丝犹豫,立即穿上雨衣和高筒靴子,独自一人,双手拎着4只大水瓶,向山上出发。
一出门,想不到迎面袭来一阵风雨。好厉害!刚出门老天就给我来了个下马威。一抬眼,夜黑如墨,风急雨大。我挺直了胸膛,迎着夜幕走去。不一会儿,在那逶迤弯曲的山路上,出现了一个瘦小的身影,身影前晃动着的,是我头上的矿灯射出的微弱光圈。
平时白天我很少上井口,下雨天就更没去过,在夜色深沉的雨天独自上山,更是开天辟地第一回。真没想到雨中的山路这么难走!脚下泥泞的粘土一路上不停地咬紧我的靴底,每抬一次脚,靴子就像是从狗嘴里拽回似的费劲。
老天,仿佛漏了似的,雨不停地下。我边走边想:千万不能摔倒。其实,倒不是怕伤了自己,而是怕摔破了水瓶,井下那么多干渴的矿友正焦急地盼着水呢。我拿定主意,不管遇到什么情况,一定要保护好水瓶!
开始上坡了。雨水不断地扑向脸面,我一边走,一边闭眼用力甩去脸上睫毛上的雨水,不想这时脚下突然来了个跐滑,慌乱之中,我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水瓶”!!!瞬间,我举全身之力闪电般地将双手的四只大水瓶高高举起,以让它们远离地面。没想到这一举,虽在趔趄之中,却在意料之外——已歪斜的身体居然没有摔倒!
乖乖隆地冬,好吓人!
惊魂甫定。夜色中的风雨,没有对我这瘦小的独行者流露出丝毫的怜悯,一直未肯停歇的雨水反而更欢快地把山路浇得软烂稀滑。接下来,我前行的每一步,都如履薄冰,颤颤兢兢。
又登了一会儿山路,想不到又一次遇到跐滑,又一次的心慌。好在有了前例,如法炮制上一次的“杂技动作”,水瓶在空中又一次被高高举起,想不到再获成功!好幸运!没想到情急之下独创出的这招“双举平衡术”,竟不止一次地给我和4只水瓶“保驾护航”,这让我着实省心不少,也给我那颗一直惴惴不安悬着的心多少有了点抚慰。
接下来的每一步,我更是如临深渊,带着十二万分的小心。
拎着水瓶爬山的途中,我不禁想起上学时的我。那时一有空我就会帮妈妈洗洗衣服,做做家务,再重的事妈妈就不让我做了。她的理由是:因为我太瘦弱,细胳膊细腿,哈儿(方言:虾子)大的力气。那夜,当我拎着4只大水瓶走在山路上时,第一次觉得妈妈平日里真是太小瞧我了——虾儿大的力气能拎起这么重的水瓶吗?!那4只水瓶可比一般的水瓶大耶!可是我身体单薄是真的,细胳膊细腿也不假,这点妈妈没说错。
行至半山腰,不知从何时起,山路上好像悄悄伸出了一双无形的大手,如影随行般地,我走到哪儿它跟到哪儿,不仅如此,竟还恶作剧似地将我手中的4只水瓶拼命地往下拽,我紧握水瓶的双手变得越来越沉,双腿迈得也越来越吃力。一阵风用力地刮来,雨,不但没变小,反而更大了。在朦胧的矿灯光圈里,如注的暴雨,氤氲飘散着一层层淡黄的雾气,好似天界的雨神爷暴怒之下用力撕破了天幕的一角,在举倾缸之力倒下雨水的那一刻,雨神嘴里大口哈出的气息,落到人间,化成了山间弥漫的雨雾烟气,使眼前的山路变幻得更加模糊不清。此刻的雨水,不但来势汹汹,好像还在和风在比谁更肆虐,只见它“人来疯”似的不断地拼命抽打着我的脸庞,然后再不管不顾地钻入雨衣的领口,快速穿过我的脖子,流向我的体内。我忍不住想找个地方歇歇脚,好擦拭一下衣服内的雨水。这时,我左右四顾,山中却没有一处可供遮雨歇脚的地方。我的双手,又被水瓶牢牢地束缚着,我只能任由雨水在我的身上肆意流窜。放眼望去,四周被一片黑暗包围。夜色深沉风雨交加的山路上,只有我孤身一人,步履蹒跚,就像行走在一个一眼望不到边的大黑洞里……长到这么大,我从没独自一人走过夜路,更何况是在这样一个风雨交加、杂树丛生、无人陪伴的荒山上!突然,一阵恐惧向我袭来。我想起山民们说过的,山中有狼!矿友们也确实看到过狼!我不禁打了个哆嗦。万一这时窜出一只狼或一群狼,怎么办?在这荒郊野岭,夹杂着风声雨声,我再拼命呼救也无人能听到啊!一时,心中又急又怕。
没有同伴,没有援兵,我不得不赶快制定出孤军一人的“作战”预案。我的劣势是身在旷野中,身单力薄、手无寸铁、赤手空拳……一想到“赤手空拳”,我突然急中生智、醍醐灌顶,我手上不是明明有4只水瓶吗?!里面灌的可是满满的开水啊!它们就是我的救命武器——砸向群狼的开水“炸弹”!想到此,4只水瓶更显弥足珍贵,须臾不敢离手。
这时,我的脑中一直有狼的影子,我的四周都可能有狼在出行!我不光一再叮嘱自己:看好脚下,千万不能摔倒,一边耳朵留神倾听四周的动静,这时特别想自己若能真的变成三头六臂就好了,就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就这样,在茫茫黑夜中,我一路拔靴,一路防滑,一路听动静,一路胳膊和手酸痛得仿佛要断掉似的……既要防天上的雨,又要防脚下的泥,还要防黑暗中窜出来的狼,走一路防一路,一路上心儿如撞鹿,真是心力俱疲、身心交瘁啊!就在心力都即将崩溃时,理智告诉我,千万不能倒下!再苦再累一定得坚持住!我咬咬牙,继续不停地迈动着麻木的双腿,就在我精疲力尽就快倒下时,终于看到了井口的灯光。在我拼足最后的力气,用力登上井口的那一刻,我硬撑着快要瘫倒的身体,面向泰州心中默念:妈妈,你心中那个“哈儿大力气”的女儿,她经受住了今夜狂风暴雨的洗礼,浴火重生了!
大约在1971年,我被调到了团部总机房。春节前,我突然特别想念泰州温暖的家。对父母的思念,就像山上的藤蔓,日夜缠绕着我。我请了探亲假。没想到按天数排下来,我的归期竟在大年初一!我很沮丧,也很难过,我多么想和家人一起开开心心团团圆圆度个年初一啊!但我又更想早一天回到日思夜想温暖的家,早一点见到亲爱的父母和弟妹!锥子没有两头快!最终,我没有推迟假期。
半个月的假期一眨眼就到了,我无力留住一分一秒!尽管万分的不舍和难过,可我得遵守纪律,大年初一必须赶回矿上。那天我和跟我在矿上读中学的弟弟一起从家中出发,坐汽车,乘轮渡,转火车,不料火车晚点,到龙潭站下车时已是晚上8点左右,回到营地还需要翻过一个名叫“铜矿”的小山。看着越来越深重的夜色,再看看四周那些高大的山影,一个个就像矗立着的怪兽在瞪着我们,我不禁打了个寒噤:铜山上有狼也是真的!此时我心里很害怕,但又别无选择。在铜山脚下,我对弟弟说,我俩一人找一根粗木棍,万一遇到狼千万不要顾及行李,一定要拼命把狼打跑。那年我不满20岁,弟弟不到17岁。可漆黑的山路上哪有木棍啊?这时我的胸腔里突然升腾起一股悲壮之情,我打定主意,若真碰到狼,能拼就拼,实在拼不过,我一定让弟弟先逃,让狼先吃我,给弟弟腾出逃脱的时间。月黑风高,黑黢黢的山上静极了,我们姐弟俩深一脚浅一脚地上了路,我的双眼不停地扫视着前后左右,生怕出现那一对绿莹莹的眼睛。这时,我突然想到一个新疆回来的人讲过:走夜路时,要小心有的狼喜欢悄悄地跟在人身后,然后将双爪搭上人的肩头,当人回头看时,它就会一口咬断人的气管……我赶紧悄悄告诉弟弟,如果肩膀上有动静,千万别回头!接下来,我俩谁也不讲话,神经绷得紧紧的,心里真是紧张得要命。在这漆黑的夜晚,杂草丛生、空旷无人、高低不平的山路上,偶有一点动静,我都担心是不是身后窜出了一条大尾巴狼,又忍不住担心它们会不会先悄悄地跟着我们,然后再出其不意地将双爪搭上我和弟弟的两肩……我每走一步,眼睛不停地瞄着左右和前方,可黑咕隆咚的夜晚,什么也看不清,我只好极为用心地听着四周的动静,一点风吹草动,都会胆颤心惊,那迈出的每一步,真是步步惊心啊!

一路上,我和弟弟肩背手提的行李真不少,那是父母听说矿上生活艰苦,临行前给我们准备的很多食物。可在那晚的山路上,自从想到新疆人讲的故事后,大灰狼就一直踞伏于我的脑海,驱之不去。这时我开始懊恼起来,若早知火车晚点,我们要夜晚独自翻越这个山头,不如手头早点准备好几个大肉块,遇到狼,就用肉块砸它们,趁它们吃肉时,姐弟俩赶快逃身,我甚至还想身上能带一把匕首就好了,当狼扑上来时,就用匕首对着它一阵狂刺乱舞,也许还能逃命……一时,头脑里全是和狼搏斗的英勇场面,就这样边走边想,越想越怕,一心只想尽快走完这段令人恐怖的山路。由于天黑,加上不熟悉山上的小路,我们的双眼忙着找路,双脚忙着尽快地往前走,我们的每一声呼吸都是那么地急促、粗重,当时的我真的感到自己快要窒息了!就这样备受煎熬的一步不停拼命地走着,也不知究竟走了多久,我们姐弟俩终于看到了山下远处营房那温暖的灯光,那一刻,我就像看到久别的亲人喜极欲泣,一路上惶惶不已的压在心头的那块大石头,也终于落了地。
岁月如流,可往事并不如烟。在丁家边的山坳里,留下了我整整三年的青春。山沟里的黄土地,渗透过我的每一滴汗珠。三年中,我吃过许多的苦,但所有的苦,我在父母面前从没透露过一个字,虽然他们现在都已去了天堂,但我至今不悔。我不能让他们担心,更不能让他们心疼和难受。
三年后,我们“扬州地区江南采煤团泰州营”撤回了泰州,我们也各自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其后,虽历经山河辽阔,岁月更叠,但这两次的山夜惊魂,一直驻留在我半个多世纪的记忆里,让我刻骨铭心。
2024.12.8
作者简介:孙小平,女。扬州市作协会员。
喜欢读书。高兴时,喜欢拥着文字共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