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州熊耳山
文/后来
商州城区西约18公里,有熊耳山。很早就从各种途径听说过熊耳晚霞的绮丽,来商州工作20余年,却连它的具体方位都搞不清楚。熊耳山脚下的金陵寺镇,倒是去过两次,一次祝贺老婆同事出阁,一次祝贺我朋友乔迁。虽然近在眼前,却不知道镇子西边的山就是熊耳山。
去年初夏,和老婆准备去看看这身边的美景。出城不到五里地,因为西安到十堰高铁施工,去金陵寺的路被来往车辆堵的严严实实,只好折了回来。
今年盛夏,约上朋友一起再次出发,行程过大半,儿子同学给我老婆打电话说儿子运动过量抽搐呕吐,我们赶紧返回赶往西安。一个月后我和朋友两个人,趁一个晴朗的午后,又赴熊耳山。这次很是顺利,驱车不到四十分钟就到了金陵寺街道。
金陵寺镇隶属商洛市商州区,商州区还有个大镇叫腰市镇,商州人寺、市是一个读音,都读寺。在商州区还是县级市建制的时候,信息尚不发达,山里的帅小伙给外省的姑娘说,我老家在陕西省商州市,是个大地方,下辖金陵寺、腰市两个市。于是就娶回了外省的漂亮媳妇。就像我的老家人给外省人介绍我的家乡一样:陕西有“三安”,北有延安(市),中有西安(市),南有我们镇安(县)。异曲同工。穿过狭长的金陵寺街道就盘旋着上了去熊耳山村村道,村子坐落在山腰,因山名而得村名。拐过几个弯,来到一处观景台,向下可以看见金陵寺川道,向上能看见沿坡散落的民居。在山中生长的我看来,景致倒也平平无奇。朋友放飞无人机,空中俯瞰,另一个视角下的山川河流房屋树林犹如徐徐打开的壮丽画卷!懊恼的是,朋友把控制器交给我,第一次操作的生疏不慎,飞行器飞到对面山树林里没有了信号。人手和时间的关系,当下没有搜寻的可能。带着一丝遗憾,我们继续沿途而上蜿蜒曲折驶过村落,熊耳山的最高峰在眼前拔地而起。就是这最高峰部分像熊的耳朵而得名。
商州熊耳山,成名悠久,《史记》中说春秋时期齐桓公就念叨过该山。上秦时期的古道,这里是咽喉之一。这里的煤矿,北宋时期就有开采,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成立有国有煤矿,修有专用公路外运,为商洛经济建设做出过巨大贡献。60年代到80年代,这里曾是有名的陶瓷制品专业村,窑烧的缸、坛、盆、罐及餐具、茶具红极一时,远销省外。繁华过后,今天的熊耳山,和万千新农村一样,正在蜕变,天赋异禀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正在得到逐步开发利用,效果已经初步显现。
车行驶到一处叫练岗子的地方,便是上山公路的尽头,相传这里原为一处古堡遗址。闯王李自成曾在此屯兵,建有瞭望工事。古堡和工事早已不见踪迹,嵌在一山一石一草一木中的雄伟气质依稀仍可感受。七十年代初在筹建熊耳山电视转播台时,将练岗子的巨石爆破,建了职工生活楼和停车场。现在这停车场,估计就是在原址扩建而成。
场子南侧一仿古亭,就是同行这朋友所建。停车场西,熊耳主峰巍峨耸立,险不可攀。停车场东,这面山叫显神寨,是熊的另一只耳朵。场子东侧立有石碑,正面镌刻“显神寨”三字,背面碑文:“显神寨位于熊耳山东峰之巅,古时建有寨栅立有庙宇,相传寨栅曾显灵,民间故称显神寨之名也,显神寨傲立云中,居高临远,东北俯瞰商州城貌,西望观熊耳晚霞之名景,夕阳时漫天全彩,显神寨苍崖盈天,霞光辉映,一派祥和福庆之象”。
从碑旁入口上山,初始一段水泥步道,再上就是嶙石铺就的登山路。当初修建电视转播台的时候,政府组织了庞大的职工和学生队伍义务劳动,在这条道上摆成长龙阵人工运砖,想象那个宏大场面,该是多么壮观。落山的太阳似乎比日出更快下滑,一边登山一边回望,夕阳已将天空洇染的一片金黄,浅灰色的云朵形态各异,可以引发人无限遐想。 一道道金光照耀下层层叠叠的山峦由近及远渐渐模糊,这时你就会明白水墨画并不是写意,而是实实在在的描真。作为秦岭画派的写生、创作基地,熊耳山自然条件得天独厚。
登上寨顶,小小的山神庙、电视转播塔工作站住房遗址、转播铁塔自西向东依次摆开。因地质原因,转播塔已迁至戴云山巅。站在塔下向东极目远眺,一个巨大的蘑菇云顶发出金子般的光芒,深灰色蘑菇伞掩盖了整个山川,细短的蘑菇竖杆似乎撑不住这庞然的蘑菇盖。蘑菇杆就是那瓢泼的暴雨形成的深色圆柱。第一次看见了盛夏暴雨这清晰的轮廓,知道了盛夏季节半城暴雨半城晴的成因。城区的灯火在崇山峻岭间显得那么渺小,站在城区向西眺望的那座最高峰就是脚下这显灵寨和身后的熊耳山。太阳身子慢慢掩入远山,除了落日处那一点淡黄,天空一下子暗了下来,寨顶的游人成了彼此眼中的剪影。目光向下,村落炊烟点点袅起,一层淡淡薄雾让村落宛处仙境,一切都恍惚了起来,我在如哨的风声中走进了瑶台银阙,四周游客的赞叹声也成了神言仙语。
“天快黑了,下山!”朋友的叫声拉我入了世。到停车场,坐在亭子里,对品烫茶,却有了餐葩饮露的感觉。“可惜没有无人机拍摄,明天我拉人上来寻飞行器啊。下次拿上无人机再来,日出也漂亮的很”。朋友的话让我对熊耳山的朝阳有了神往。
作者简介:
后来,原名:高鲲,陕西镇安人。酷爱文学,执笔有梦,闲遐之余,书写人生。现供职于商洛市某市直事业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