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 饭
文/ 李巧玲
我见过许多一岁左右的小孩用手抓饭吃,第一眼感觉不卫生。
待自己有了孩子,也抓饭吃,而且吃得津津有味,才明白抓饭可以训练双手的灵巧性,增加手臂肌肉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还能提高孩子的食欲,真的是好处多多。
世界上有不少地方的人是用手抓食的,非洲的一些国家和亚洲的印度、泰国等国家。他们用右手取食,左手则用于做不洁的事情,不可混用,可见也注重清洁。
电视上经常看到西方人用刀叉吃饭,感觉既高档又雅致。谁又能知道欧洲中古时代,餐桌上的刀叉是奢侈品,从十一世纪到十五世纪不曾被普遍使用,有些人自备刀叉随身携带,这种作风一直延至十八世纪还偶尔可见。
各地有各地的风俗习惯,我们国家自古以来也是双手万能。我们的吃饭工具主要是筷子,在古代称为箸,也叫梜。细细的两根筷子,搦在手上,运动自如,能夹、能戳、能撮、能扒,神乎其技。
不过我们也有用手进食的地方,像从兰州到新疆,“抓饭”“抓肉”都是很驰名的。我们运用筷子,也有相当的约束,挑肥拣瘦地在盘碗里翻翻弄弄就不雅观。
每次去吃席,总能看到吃相不雅的男人或女人。他们把喜欢吃的尽数搛到自己碗里,不管别人吃不吃,够不着的菜还要站起来去夹。这样的人一般比较自私,只在乎自己的感受。
吃饭夹菜小口小口的人,一般比较挑剔,不愿意尝试新事物,不敢去挑战,属于保守型人格。
吃饭速度快,一般性格大大咧咧,做事情着急,是个急性子。
吃饭速度慢,细嚼慢咽,每一顿饭都是享受,这样的人属于享乐型,注重仪式感。
餐桌礼仪,中西都有一套。看电视上,外国人吃饭前做祈祷,家长低头闭眼口中念念有词,孩子在那里做鬼脸。
我们的老祖先也留下了:碗里不能留下饭粒,否则长大了娶麻子媳妇;不能把饭落到地上,否则会天打雷劈。现在的餐桌上讲究喝汤不出声,有的人能做到,有的人做不到。
记得,三爷爷吃肉咀嚼时发出很大的响声。我不但不反感,反而觉得他吃得特别香。
人生贵在适意,在环境许可的时候不妨放肆一点。吃饭而能充分享受,吃得怡然自得,这样的事并不常见。
十多年前,在我们的小饭馆里,一位五十几岁的大伯经常光顾。他每次来必点一盘刀削面。弟弟知道他能吃,每次也是加足了量。高垒垒的一盘子面,像个小山,他一大筷子一大筷子往嘴里送,不一会儿功夫,盘子见底了。他舒心地打几个饱嗝,再剔个牙,和我们闲聊几句,心满意足地离开了。
以前杀年猪,吃肉饭时,全家人聚在一起,头碰头,吃几口面条就一口酸菜,“吸溜”“吸溜”吃起来,温暖和幸福弥漫了整个房间。
上面这两个景象,我久久不能忘怀,他们都是自食其力的人,心里坦坦荡荡,饿了就吃饭,管他什么吃相。
作者简介:
李巧玲,网名,远方。青海省作协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