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逛玉屏县城
——贵州旅居有感之十二
文/刘玉伟
我们今年在贵州旅居时,和爱的康养基地在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的田坪镇,去玉屏县城逛一逛,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愿。田坪镇距玉屏县城有35公里,但有公交车从这里到县城,8块钱的车费也不算太贵。我们为了图方便,就和司机马师傅商量,让他把我们五个人拉到县城逛一逛,中午吃饭前再把我们送回基地。辛永安喜欢打麻将,他已经和别人约好了,他吃过早饭就去了麻将室。我们五个人每人给老马20块钱,他很快就答应了。他那天没有揽到外出旅游的活,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在这里闲着也是闲着,挣一个总比不挣一个的好。
玉屏侗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的东部,是铜仁市的下辖县,县域东面、南面与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相连,西面、西北面与镇远、芩巩两县接壤,北面、东北面与万山区相邻。我们以前去过的朱砂古镇就在万山区。玉屏县因流水如玉,青山似屏而得名。玉屏历史悠久,古名雄溪,春秋战国时期属楚黔中地,宋置平溪峒,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设平溪卫,清雍正五年(1727年)改玉屏县,1984年11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玉屏县,设立玉屏侗族自治县。
我们那天一走进玉屏县城,感觉和陕西境内的县城也差不多,街道不是很宽,大小车辆来来往往,街道两边都是商店,人行道上逛街的人也不少。女人们都喜欢逛大街,尤其是见了卖衣服和鞋子的商店,都要进去逛上一圈。我们在街道上走了没多远,玉屏北门廊桥那色彩鲜艳的建筑就进入了我们的眼帘,我老伴她们四个姐妹一下子就来了精神,也加快了脚下的步伐。
我们走进北门廊桥后,里面并没有我们想像中的繁华热闹,也许是受到电商网购的影响,有五层高的廊桥里,开店营业的没有几家,就是女人们都喜欢逛的服装店里,顾客也是寥寥无几。我抬头看了看,北门廊桥论地理位置,论那带有侗族风格的建筑,还有商店内部的装修都是最棒的,一层的房檐下和每一层的楼上还都挂满了红灯笼。但是,光从人流量来看,这里真的不景气。
我们走出玉屏北门廊桥,看到流经县城的㵲阳河边,用石块垒起的高高的边坡上,也都建了很多居民小区。蓝天白云下河岸边上绿树成荫,鲜花绽放,那彩色的塑胶跑道,是周边群众晨练的最好的地方。我们又原路回到来时的街道上,在马路的另一边是早市,百货、水果、药材、特产是应有尽有,那一个一个小摊位在人行道两边摆的是满满当当。本来挺宽敞的人行道只能走过一个人,对面来人时,都要侧着身子才能过去。
司机老马把小车停在县城汽车站的停车场上,我们朝汽车站走的时候,在另外一条街道上看到,那里的行人就没有那么多了。街道边卖土特产的店面比较多,那侗族人喜欢戴的竹斗笠也让我老伴她们几个姐妹爱不释手。
玉屏是中国著名的萧笛之乡,是“贵州三宝”之一,除了玉屏的萧笛,还有大方县的漆器和仁怀县茅台镇的茅台酒。《辞海》载:“玉屏萧,中国著名乐器之一,创于明代末期,采用贵州玉屏出产的竹子制成,因名。产品经过刻花、打磨加工,式样优美,雌雄成对。”玉屏萧笛在明清两朝都被列为贡品,深受皇室垂青。1913年在英国伦敦国际工艺品展览会上,玉屏萧笛获得银质奖;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为纪念巴拿马运河开通而举办的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玉屏萧笛获得金质奖,是中国最先获得国际大奖的民族民间乐器之一。玉屏萧笛雌雄成对,雄的略粗,雌的稍细。我们那天在玉屏侗乡风情园听侗族同胞用萧笛演奏时,雄萧笛吹奏起来,音色浑厚洪亮,雌萧笛则音色圆润含蓄而隽永。当两个人用雌雄萧笛合奏时,好似一对情侣在合唱,闭着眼睛静静地细听,笛音是那样的和谐,娓娓动听。
玉屏侗族自治县除了有侗族、苗族和汉族外,还有彝族、白族、傣族、壮族、回族、藏族、满族、蒙古族、瑶族和布依族等三十多个少数民族。在这片美丽而富饶的土地上,各民族兄弟姐妹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在他们的努力奋斗下,玉屏不仅是中国萧笛之乡,还是中国油茶之乡、中国黄桃之乡、中国侗族文化艺术之乡。玉屏侗族自治县还先后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科普工作示范县”、“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县”、“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国家卫生乡镇(县城)”等荣誉。
刘玉伟,2024年12月22日于西安市大明宫铁路小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