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中不朽的山茶花
文/田思杨
窗外的雨滴坠落,似柔情的呢喃,姑娘的低语;似微醺的米酒令人如痴如醉,漫看云卷云舒,不朽的山茶花是那碰撞的火花…… 山野是自由的,我居住的客舍后山一片张扬而不妖艳的红山茶。山林的青葱衬得那抹红更加娇艳,绿叶点缀其中,沁人心脾的花香乘着风散落于空中,整个花海如诗般优雅,如画般梦幻。我买下一束绽开的山茶花,花瓣上的雨露在晨曦的照射下晶莹透彻。村庄是自由的,我踏着青石板,穿梭于山野间;跃过急流的溪水,听其泠泠作响,带着山茶花来到了古香墨色的小村庄。一切都被时间留下了划痕,但却充满时代的光辉。 我漫步于小道中,不远处的“花”吸引了我,只见阿婆将手中的铁丝一折,用蚕丝一缠,放到水里一荡后,便出现了一朵栩栩如生的红山茶。我瞧着有趣,我便跑去问:“阿婆,你做的这个是什么?“绒花。”阿婆手中的动作未停,柔和的嗓音回荡在小道 “它也是一项非遗技术呢,看着好看,但做起来还是很难呦!”。说完,一只完整的绒花成功出世。那绒花与真花不相上下,勾起了我心中的一丝好奇。我低声询问:“我能试一下吗?”“当然可以,现在的年轻人都对这个不太感兴趣了,我教你吧!” 我学着阿婆的模样,将铁丝笨拙的折成一个花瓣的支架;像阿婆一样,用手指捏出花瓣的弧度;像阿婆一样,用轻而细的蚕丝一圈一圈缠绕在铁丝上;像阿婆一样,把几个零件组装在一起。未经过染料渲染的花散发着静谧与宁静,毫不逊色于红山茶。我缓缓将它放入染料中,等待着生命的“绽放”。 当成功的绒花出现在我的手中时,碰撞便有了模样。我买了一束绒花,我望着它,其中我制作的那朵便是我在无意间创造的时代碰撞。 我赋予了绒花新的重生,它是传统的非遗技艺与现代快速发展的时代碰撞,它是无意的,但它也是真诚的。它被遗落在历史的长河,即将无影无踪。 残阳如血,这个被夕阳笼罩的村庄显得瑰丽而又神秘,宁静而庄重。我带那束红山茶和那束绒花,踏着细碎的日影,走上归途。 雨,淅淅沥沥地下着,沾湿了秋的妆容,沾湿了夏的倦意,也沾湿了时代碰撞的明烈火花。那束生于土壤的红山茶片片凋零,片片谢落,而那不朽的红山茶片片鲜艳,片片闪亮。秋雨未了,山茶依旧如故。时代之变迁,文明之进步,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无意但真诚。
作者简介:
宝鸡南山中学高一5班,田思杨,麟游人,陕西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会员
指导老师:杨露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