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集《美丽查干湖》作者:张顺富
扎根大地 写白色的湖
一一读《美丽查干湖》
文/邴 正
查干湖,名字来自蒙古语“查干淖尔”,意即白色的湖。它是中国第十大淡水湖,它以独特“冬捕”方式和出产大量绿色淡水鱼而享誉全国,成为与哈尔滨冰灯、吉林市雾凇、亚布力和长白山滑雪场,并称谓四大东北冬季景观。
1995年初,我曾作为顾问,参与了吉林电视台大型电视专题片《松花江日记》的拍摄,对查干湖冬捕做了全过程的了解,冬捕的壮观的场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凌晨冒着冷气袭人的严寒出发,观看渔民凿开冰面,撒下近2000米长的大网;然后在一平如镜的冰面上观看雪原上壮观的日出;又见识了四匹高头大马,拉着重重的绞盘缓缓起出巨大的渔网;从第一条叫做“报信儿”的鱼儿跃出水面,到大大小小的鱼儿堆满冰面!几乎被冻透了的我们忘记了寒冷,抱着半人高的鱼儿在冰面上狂欢!那一幕始终留在我的记忆之中。
但是,记忆虽深,我毕竟是与查干湖偶然相遇。读了张顺富先生的《 美丽查干湖》,我对查干湖才有了生动鲜活的了解和体认。
张顺富先生从查干湖区的鸟兽鱼虫,到历史风云,到生活在那里的人们,以浓重的乡土情愫,广阔的视野胸怀,深刻的人文思考,娴熟的文笔技巧,为读者呈现出一幅立体形象的查干湖山水画卷。
查干湖是一个面积有500余平方千米的大湖。其人其事林林总总。作家为读者徐徐展开画面:水中的鱼,湖畔的草,天上的鸟,奔驰在湖畔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他们在这里放牧、捕鱼、狩猎、射雁,于是有了春捺钵,有了头鱼宴,有了金戈铁马,有了辽金铁血,有了满蒙纵横,有了抗日烽火,有了翻天覆地,有了而今平凡平静而安宁的生活。
作家始终用自然与人文交错的大视野,全面展示一个美丽而壮观的查干湖。
张顺富先生生于斯,长于斯,喝查干湖水长大,吃查干湖鱼强健,秉查干湖灵气写作,得查干湖文化真传。他是一个接地气的作家,观察身边的景物,接触身边的乡民,用乡土气息感染自己的语言,用来自生活的真实感受,捕捉那些栩栩如生的故事和细节。其事可感,其人可亲,其情可共,扎根大地,这就是作品成功之处。
衷心祝愿作者笔耕不辍,以飨读者!

作者:陃正 2024年12月8日写于长春。
【邴正,吉林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吉林大学东北振兴发展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吉林大学原常务副校长。兼任中国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会副会长、社会变迁研究会副会长、东亚社会学会会长(中方)、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社科基金评审委员会评审专家,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出版十多部社会科学、哲学专著,获得多次国家、省级大奖。】
编辑制作:老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