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新质生产力背景下中国管理实践创新与人才发展论坛暨湖北省人力资源学会中国管理实践专委会、人才培养专委会第一届年会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隆重举行。此次论坛汇聚了近50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企业高管及人力资源领域的精英人士,共同探讨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中国管理实践的创新路径与人才发展的战略方向。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2024年度商科教育领军人物吴海涛教授在开场致辞中表达了对与会嘉宾的热烈欢迎。他指出:“在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今天,管理实践与人才发展已成为推动企业和社会进步的关键力量。本次论坛旨在搭建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共同探索适应新时代要求的管理创新与人才培养模式。”吴海涛院长的致辞热情洋溢,为整个论坛奠定了积极向上的基调。
随后,武汉凯德新能电力集团董事长林列以《凯源新能——人力资源破茧成蝶之路》为主题进行了精彩分享。他结合凯德新能电力集团的发展实践,深入剖析了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和财务资源配置方面的创新举措。林列董事长指出:“在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下,企业必须打破传统思维模式,通过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和财务资源管理,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他的分享为与会嘉宾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启示。
紧接着,德勤中国雇主人力资源全球服务(湖北、江西、安徽)三省负责人夏志华以《慎终如始,进而有为——人力资源变革为海外业务战略保驾护航》为主题进行了分享。她结合德勤在全球人力资源领域的丰富经验和成功案例,详细阐述了人力资源变革在支撑企业海外业务战略中的重要作用。夏志华指出:“面对全球化的竞争环境,企业必须构建灵活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挑战。”她的分享为与会嘉宾提供了国际化的视野和前沿的理念。
湖北省人力资源学会常务理事、武汉领军企业HRD联盟技术委副主任梁浩琪则以《数字化时代人力资源效能管理与提升路径》为主题进行了分享。他深入分析了数字化时代对人力资源管理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并提出了提升人力资源效能的具体路径。梁浩琪指出:“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为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机遇,企业必须抓住这一机遇,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人力资源效能。”他的分享为与会嘉宾提供了数字化时代的思考和策略。
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人才评鉴总监陈昊以《企业人才测评与心理学实践应用》为主题进行了分享。他结合九州通在人才测评领域的实践经验和心理学理论,深入探讨了人才测评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价值。陈昊指出:“人才测评是企业选拔和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手段,通过科学的测评方法和心理学理论的应用,可以为企业提供精准的人才选拔和培养方案。”他的分享为与会嘉宾提供了人才测评领域的专业见解和实践经验。
武汉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杜旌则以《AI赋能人力资源管理探索与实践》为主题进行了分享。他结合AI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应用案例,深入剖析了AI技术如何赋能人力资源管理,提升管理效率和效果。杜旌教授指出:“AI技术的应用为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通过智能化的手段可以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精准化和高效化。”他的分享为与会嘉宾提供了AI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和实践经验。
在随后的圆桌论坛环节,中国地质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郭锐教授担任主持人,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龙立荣,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李燕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赵琛徽,华中科技大学MBA社会导师侯学东,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王淑红,以及武汉领军企业HRD联盟技术委主任、湖北省人力资源学会常务理事郭胜利等嘉宾纷纷发言,就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管理实践与人才发展的热点问题、数字化时代人力资源行业发展趋势、前沿技术及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嘉宾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共同探讨了新质生产力对管理实践和人才发展带来的深刻影响,科学研判应对策略和未来趋势。他们一致认为,在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下,企业必须不断创新管理实践,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以更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和挑战。
会议在热烈而富有成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与会嘉宾纷纷表示,此次论坛为他们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和学习机会,使他们受益匪浅。他们期待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学习交流机会,共同推动中国人才管理实践与人才发展事业的蓬勃发展。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新质生产力背景下中国人才管理实践与人才发展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也为推动湖北省乃至全国的人力资源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文/李潮 图/杜尚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