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老悟
从前慢,日子仿佛被拉长了,每一秒都浸透着岁月的深沉与厚重。那时候的我们,总是盼过年,尤其是冬至,这个被视为“小年”的日子,更是让人心生期盼。感觉每一年的冬至饺子都好遥远,就像远方的一个梦,需要经历漫长的等待才能实现。时光在那时,就像是打瞌睡的和尚敲打着木鱼,一下一下,昏睡而又悠长。而我们,饥饿的眼神瞅着日历,把口水吞咽,心中充满了对节日的渴望和对美食的向往。
从前慢,一头猪要喂养一年才出栏,那肉质鲜美,是如今快节奏生活中难以寻觅的味道。鸡鸭鹅不圈养,它们在水里游、满山窜,自由自在地生长,每一只都是大自然的馈赠。农家酿造的包谷酒十里飘香,那是用汗水和时间酝酿出的醇香。满山的黄柿子,沾点酒封坛,就成了土特产,带着泥土的芬芳和时间的印记。
从前慢,奶奶和外婆的小脚离不开裹脚布,每天缠上解开,这繁琐的过程成了她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她们的步履颤微微,像风摆柳,好似穿着恨天高的高跟鞋探险,每一步都显得那么艰难却又坚定。那是属于她们的时代印记,也是岁月赋予的独特韵味。
从前慢,农耕文化普及城乡田间,人们遵循着自然的规律,春种秋收、冬至冬藏。冬至这一天,掀开了迎接阳气回暖的序幕,也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期许。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快节奏让万事万物都贴上了新标签,我们似乎失去了那份从容和淡定。回不到从前慢的时光里,冬至还能不能大如年?
或许,我们不能回到那个慢悠悠的过去,但我们可以试着在心中保留一份宁静和淡泊。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不妨放慢脚步,去感受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去品味那些被遗忘的美好。也许这样,我们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从前慢”,让冬至依然能大如年,让我们的心灵得到真正的滋养和慰藉。(据辣子诗意)
作者:老悟,真名:伍宏贤,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协会员,诗文创作者,居汉中。平台编辑: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