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世间上的孩子
作者:那寒
我先是种子、最后是风
整个过程都黑白间太匆忙
众里的玫瑰花儿,我也是那么一朵
春秋来去收藏:没有你的孤单
旅途中我掏出零碎的诗行
递给两座相偎的大山,山峰知我意
晨雾中蹲下来与我留念的一瞬
我像孩子便借有了父母,我的欣喜一丝
也是一朵浪花。浪花朵朵的人世,昨夜
我又次从内江回到我的川北平原
街灯肃静和零碎的雨与寒透了的风
它们有的目送、有的簇拥
只有院狗摇尾相迎。我开灯、烧水
屋中电吹风不停的吹:吹不落世间荒凉
却可再次吹落世上所有的泪花
2024年12月22日。
这首诗《我是世间上的孩子》由作者那寒创作,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种对人生旅程的反思以及对归属感的追寻。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一些评论:
1. **生命轮回的隐喻**:
- 诗开篇即以“种子”到“风”的转变象征着生命的起点与终点,暗示了个体从诞生走向消逝的过程。这种表述赋予了诗歌一种哲学思考的深度,探讨了生命的意义和时间的流逝。
2. **孤独与归属感**:
- 诗人用“众里的玫瑰花儿,我也是那么一朵”表达了在人群中虽然看似相同但内心却感到孤单的状态。“没有你的孤单”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孤独感,表明即使身处人群之中,也可能会有被遗忘或疏离的感觉。
- 同时,诗人又描述了回到家后院狗摇尾相迎的画面,这一温馨场景与之前的孤独形成了鲜明对比,传达出家是心灵归宿的主题。
3. **自然元素的运用**:
- 诗中频繁出现自然景象如“大山”、“浪花”、“晨雾”等,这些元素不仅丰富了诗歌的画面感,还起到了情感寄托的作用。例如,“浪花朵朵的人世”描绘了一个充满变化的世界,而“晨雾中蹲下来与我留念的一瞬”则捕捉到了瞬间的美好。
4. **现实与内心的碰撞**:
- 诗人描述回到家乡的情景:“街灯肃静和零碎的雨与寒透了的风”,这些细节描绘出一个冷清而又熟悉的环境,反映了现实中可能存在的冷漠与疏离。
- “屋中电吹风不停的吹:吹不落世间荒凉/却可再次吹落世上所有的泪花”,这两句尤其感人,前者表达了外界环境难以改变的事实,后者则表示尽管如此,个人的情感仍然可以找到释放的方式,体现了对抗荒凉的一种无力感和希望。
5. **时间和空间的交织**:
- 诗中的时间(“昨夜”)和地点(“内江回到我的川北平原”)明确指出这是一次具体的回归之旅,将个人经历融入更广泛的时间和空间维度之中,增强了诗歌的真实性和亲历性。
综上所述,《我是世间上的孩子》通过对自然界和个人生活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孤独、归属等问题的深刻理解。它不仅仅是一首关于旅行或回家的诗,更是一次对自我身份和存在意义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