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 至
文/不忘初心
冬至已至,美好可期,愿你浅喜暖望,长乐无忧。
俗话说:“冬至大如年。”冬至,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重要节气,也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所以历来都较受人们重视。
冬至有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冬至时节,阳气虽然渐渐回升,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所以土里的蚯蚓仍蜷缩着身体,储蓄力量,抵御寒冷。古人认为麋的角为阴,而冬至一阳生,所以麋感受到阴气渐退而解角。此时山间的泉水也会因为阳气的初升开始暗暗流动。物候,是大自然独特的语言,静静地吐露着万物的心声。愿我们,也能跟随时令的脚步,感受季节的变化与魅力。
从冬至这天起,阳气开始回升,万物重新焕发新的生机,一切都将又是新的开始。
在中国,流传至今的冬至习俗有很多,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吃饺子。俗话说:“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寒冷的天气里,一家人聚在一起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既温暖又幸福。因为地域的差异化,北方流行吃饺子,而南方冬至这天则流行吃汤圆。一碗软糯香甜的汤圆,象征着团团圆圆,幸福美满。有些地区,冬至这天还有饮冬酿酒,喝羊肉汤等习俗。在寒冷漫长的冬天,人们总能找到一些温暖身心的方式。无论哪一种,都代表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冬至已至,美好可期。冬至是一个寄予希望的节气,也是一个充满温情的节日。让我们携一缕暖意,共同抵御季节的严寒,怀一份期许,静待春暖花开之时…【作者简介】
刘华亮,网名,不忘初心,1966年2月生,河北沧州市海兴县人。作品散见于各大报刊及多家网络平台,刊发于《中华诗词》《散文选刊》《散文诗》《当代小说》《精品小小说》《小小说月刊》《中国文学》《新文学》《作家报》《河北日报》《荷花淀》《燕赵诗词》。香港《中国文字》,《新文学》等。现任美洲诗社编辑。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