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人物 大格局
作者:苑 枫 朗诵:枫韵
我一向有个错觉,以为国家大事,国际大事都是大人物的事。于我这等小小百姓,区区小人物没啥大关系。所以向来不大关顾,不大问津,自感“天垮下来擎得起,世披靡矣扶之直”,那是大人物顶天立地,“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是伟人的雄图大志。而我,干好自己的这份工作就行了。致使六十多年前,我的一位王姓同事看我只埋头工作,不问时政。当面问我:“你怎么光拉车不问路呢?”我的回答是:党和政府已经铺好了路,我只管往前走,还要问什么路?他无奈地摇摇头儿了事。后来我调转工作,二十多年后,再次见面,他又一次问我:“听说你工作不错”,我说:还行吧。“你还是光拉车不问路吗?”我说:我不是李白“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三尺微命,一介书生”。积习难改,变得了嘛?他长长的吁了口气,意在为我叹惋而又哀怜……现在想想,我自己有点好笑,有点呆气,有点愚氓,有点傻气……抑或一生懵懂,糊里糊涂地几十年过去了。
回过头来,退休以后再回味回味,自己着实有点可笑,有点无知,有点不识时务,有点不明世事。用老百姓的话:书呆子一个。应了那句:百无一用是书生。其实,不是书生没用,是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是“不解其中味”的读书所致。
按说,小人物怎么了?《陈涉起义》一文早已说得明白:“王侯将项,宁有种乎?”,书载:拿破仑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是当不好士兵的士兵,绝对当不好将军。”意在说士兵也要有远大的理想、志向和抱负。窃以为,抛开世人对拿破仑其人如何评价,这句话原本意义是没错的。
顾炎武说得更明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世上没有生下来就是大人物的,其实大人物都是从小人物不断成长而来的。
记得早年读私塾就读过:据先秦·佚名《北山》诗中说过:“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末代皇帝溥仪从小就天天默诵这句话,还要加上“天下是我的,一切都是我的。”因为他是内定的世袭皇帝。可是他没当好这个皇帝,葬送了大好江山,沦为庶民。一段时间还做了日本的傀儡和“阶下囚”。如此看来皇帝也不该是“内定的”,这就是封建社会世袭制的弊端,注定要失败的。
中国有句老话:“有德者有天下”,致使大清朝江山易帜,一改几千年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性质,回归人民。毛泽东被公认为举世第一人、他第一次喊出:人民万岁!因为他是从斗争中成长起来的,从革命一次次失败中锻造出来的。从一位历经革命斗争实践中,尤其是中国共产党经过反复斗争,失败,再斗争,再失败中选择了的——只有毛泽东才能救中国。诚如朱德元帅说;“只有毛泽东才是中国人民的领袖”。他领导中国革命直至胜利。严格的说:毛泽东也是从小人物一步一步走向大人物的。详见《毛泽东年谱》第一卷第8页,1910年秋17岁,抄写并修改一首诗《呈父亲》:“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可见他“小人物”的人生绝唱,志向高远,他的大格局促使他励精图治,诚如他1917年读《伦理学原理》的批注诗《奋斗》所言:“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他用尽一生奋斗,造福于人民。书载:奋斗,也是有来头的:“马克思在晚年,回答女儿人生最大的幸福是什么的提问时,说了两个字:‘斗争’。”马克思的回答与毛泽东的诗语,在人生观的境界上是一致的。这岂不就是两位伟人的异曲同工之妙吗!
宋朝·张载的《横渠四句》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孙中山说:“天下为公”。世界几百年,中国几千年,只有毛泽东用他的一生奋斗,真的做到了,实践了,公认了。而且近乎全世界公认了!
我们许多历史先贤,远的不说,江竹筠、赵一曼、刘胡兰那个不是名垂千古的小人物……就说抗美援朝战场上牺牲的邱少云吧。他就是一位普通一兵,小人物吧,他在战场上,宁可忍痛烧死,也一动不动。为什么?纪律要求,胜利的责任,不准暴露目标。才能赢得战争的胜利。这小人物的事迹怎么评定,是一般的牺牲,还是英雄?在朝鲜前线指挥员中认定不一,说他是英雄,他一枪没放,一个敌人也没打死,人们,尤其是当时的领导者都拿捏不准。直到把报告详情拿回国内,彭总一看,当即批示:特等英雄!人们一时不解。彭总严肃地说:他忍痛烧死,不暴露我军目标,他用自己的生命代价保护了整个部队,取得战役的胜利,这说明他心中有钢铁意志,胸怀大格局。我们志愿军就是因为有这样的严守军纪的战士,才有战争的胜利。“他不是英雄,谁还是英雄!”一语惊醒众多人。这叫什么、有句话说得好:“流有缓急,势有曲直,看事有高低。”彭总高见!元帅就是元帅,当之无愧。“铁的纪律,是战胜敌人的法宝”。于是邱少云由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一兵,小人物,霎时高大起来,他的名字永世流传,他的牺牲精神永垂不朽!这小人物,岂不就是大人物了吗?伟哉,邱少云!
范仲淹说过:“先天下之忧而忧……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我的小公园遛弯的一群老哥们几乎天天关注家国天下大事,今天84岁的骆先生说:昨天晚上看到叙利亚局势突变,就心跳加剧,血压升高,我顿觉头脑发晕,赶快含上救心丸。这岂不就是家国天下,胸怀世界的一份真实写照吗?尤见“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他的老而弥坚精神,让我感到这岂不就是小人物,大格局吗!
苑 枫 2024年12月18日 于晚风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