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召开之前,全体参会人员向伟大领袖毛主席敬献花篮。
中华毛氏宗亲联谊会执行会长毛友良、秘书长毛伟、常务副会长毛广俊、顾问委员会主任毛书品、文旅委员会主任毛黎平、慈善委员会副主任毛文洪等出席研讨会并在主席台就座。
2024中国永胜•毛氏迁徙文化研讨会由中华毛氏宗亲联谊会常务副会长、《湖北省毛氏志》主编毛启国,浙江省毛氏文化研究会(筹)秘书长、《中华毛氏》杂志编辑毛井根共同主持。
云南永胜县毛姓文化研究会会长、云南农业大学教授毛华明致欢迎词。大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
云南永胜县毛姓文化研究会会长、云南农业大学教授毛华明致欢迎词。他对各位毛氏研究专家、学者,毛氏族谱主编,各省毛氏宗亲组织负责人及特邀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谢意。对各地毛氏专家在弘扬中华毛氏传统文化,研究考证毛氏迁徙、繁衍历史作出的成就表示赞赏。希望更多的毛氏族人加入到毛氏迁徙文化的调查和研究队伍中。

在研讨会上,与会的毛氏文化研究专家、学者和特邀嘉宾围绕《毛太华与云南永胜毛氏》《毛泽东与毛泽东思想》《古毛国之谜》《各地毛氏源流》《毛氏家风与文化》等五个议题,展开了深入的学术报告。

其中,云南简良开作《破译天书—研究毛氏文化的历程》、北京陈人康作《父亲陈士渠一生跟随毛主席》、河南毛海根作《先秦时期毛氏封国封邑之谜》、湖北毛启国作《枝江偏洲毛氏迁徙考证》、云南永胜胜边屯文化博物馆馆长王建生作《边屯文化和边屯精神》、江苏毛计中作《从九鼎沦泗论毛氏隐居徐州考》等20名专家、学者和特邀嘉宾作学术报告。

中华毛氏联谊研究会理事,中华毛氏宗亲联谊会常务副会长,原福建省毛氏研究会副会长,现任福建福清市姓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的毛立平,继承祖父毛厚意坚持传承毛氏文化的精神,多年来潜心研究,先后撰写《福清市姓氏文化继承保护情况与渊流研究情况及建议》《科甲传芳赋》《纪念毛厚意先生1947年编撰<福清毛氏祖谱>七十八周年纪念》《关于毛公鼎与毛姓起源问题的探讨》《福清千年进士之乡的文脉长歌与耕读传奇》《关于何尚父确实是福清人的考证》等多篇研究论文。作为福建代表的毛立平也荣幸参加了本次盛会,并向大会汇报其多年来的研究成果。

原部队首长张朝风先生作了点评概括!各位毛氏文化专家、学者和特邀嘉宾基于各地毛氏迁徙、繁衍的历史背景,追溯各支系毛氏在各个历史时期迁徙源流,并详细梳理了各支系毛氏在迁徙、繁衍过程中形成的主要分支,让与会者对毛氏发展的历史脉络,有了更清楚的认识。特别是对于毛泽东与毛泽东文化思想的探讨,把研讨会的讨论气氛推向高潮。最后,毛友良会长作了总结发言。

会议期间,参会代表敬拜了毛氏宗祠。
各位毛氏文化专家、学者和特邀嘉宾基于各地毛氏迁徙、繁衍的历史背景,追溯各支系毛氏在各个历史时期迁徙源流,并详细梳理了各支系毛氏在迁徙、繁衍过程中形成的主要分支,让与会者对毛氏发展的历史脉络,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中午,各位代表在毛氏宗祠前面共进午餐。
应研讨会主持人毛启国邀请,河南省毛姓文化研究会总顾问毛书品对研讨会作点评和总结,他充分肯定了这次毛氏迁徙文化研讨会的及时举办,感谢永胜县毛氏文化研究会的大力支持,从而使这次毛氏迁徙文化研讨会取得了预期效果。本次会议的圆满成功,把古毛国封地研究、中华毛氏迁徙文化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会议期间,代表们参观了云南省边屯博物馆。






此次毛氏迁徙文化研讨会,会期二天,共收到35篇毛氏迁徙文化研究论文。这是中华毛氏宗亲联谊会继2020年4月举办“2020中国青岛•中华毛氏文化研讨会”之后,时隔四年,再次举办毛氏文化研讨会活动。
2024中国永胜•中华毛氏迁徙文化研讨会议举办地放在云南丽江市永胜县程海镇凤羽村毛家湾,是因为明朝年间(1366-1368年),湖南省韶山市祖始毛太华,因避战乱,与同乡从江西吉州府吉水县八都,辗转迁徙到云南澜沧卫(今永胜县)凤羽山下落籍,娶当地王氏为妻,生子四,清一、清二、清三、清四。毛太华被尊为云南永胜毛氏始迁祖。三十多年后,毛太华以军功奉调,遂携妻子及长子清一、四子清四内迁湖南绯紫桥,成为湖南韶山毛氏之始祖。留下清二、清三两兄弟遂继承军户,成为云南永胜毛氏二世祖。

毛太华在永胜客居三十年,为当地带来了中原文化和农耕文明,使中原文化比较早就在这里继承、繁衍、发展、长期以来形成了独特的“毛氏文化”。因此,永胜毛氏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原文化与边疆少数民族文化融合的见证,更是云南边屯文化的典型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