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尊重孩子的选择
文/冯佳珍

让孩子在一位从德国回来的女士谈及亲身经历的一件事,对于我们教育孩子颇有启示。一个星期天,她领5岁的儿子到公园玩。儿子用一只"纸飞机"换回了德国小朋友的一辆电动"小汽车",这件事使母亲大吃一惊。因为那只纸飞机充其量只值5 美分,而这辆小汽车至少也要值20多美元。开始她以为儿子说谎,当找到小汽车的主人和德国小孩的妈妈时,这位德国母说:"小汽车是属于孩子的,该由孩子做主。"她还说:"你儿子喜欢,小汽车就归他了。过会儿,我会领着孩子上玩具商店,让他知道这辆汽车值多少钱,能买多少个纸飞机,这样他就不会第二次做这样的蠢事了。"
尊重孩子的选择,不干预、不阻止,也不单纯批评孩子的做法,而是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对孩子进行循循善诱的教育。我们的教育中正是缺少了对孩子的这种尊重。尊重孩子的选择,并不能保证孩子的每一次选择都是正确的,但他们毕竟还小呀!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肯定会摔几个跟头,走一段弯路,但孩子的选择能力却在一次次尝试中得以提高。让我们在教育中少一分盲目和粗野,多一份理智和科学,把爱变得更深沉一些、艺术一些。
教育的秘诀在于尊重孩子,发自内心的爱孩子,在我的记忆中,似乎是从来没有强迫孩子做他们不愿做的事,儿子高中时,班主任给他弄了一个,北大自主招生培训名额,机会难得,意味着北大在向孩子招手了,但是,是天文专业,儿子说他最喜欢的是新闻专业,我和孩子的父亲商量,放弃了这次机会,儿子特别开心,说:“去不了全国第一的学校,我一定考全国第一的专业!”很多人觉得可惜,但是儿子真的以自主招生全国第一的绝对优势,走了全国第一的新闻专业。如果我当初逼他考北大,也许是另一种结局。
因此,家长不是以教育者自居。把自己和孩子摆在一个平等、彼此尊重的地位。这样,父子、母子之间也好,容易消除对立情绪,容易交流、沟通,减少孩子的畏惧及逆反心理。温和教育胜过怒斥,对孩子的教育过程,我始终充满了爱心、宽容和温情,而且善于从被批评对象的错误中,挖掘其“闪光点”。
这样,被批评者不至于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或者产生“老师家长不再喜欢我”的感觉,从而疏远老师家长。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