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 千古一帝秦始皇陵
文:刘连成
1996年11月16日,我们踏入了闻名遐迩的秦始皇陵景区。首站便是那举世瞩目的秦始皇兵马俑,其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底蕴。当我们缓缓步入展览厅,刹那间,那曾在无数电影、电视剧中出现的兵马俑方阵,如今真切地矗立在眼前,如同一扇穿越时空的大门轰然敞开,将我们的思绪猛地拉回到了那个诸侯纷争、烽火连天、生灵涂炭的古战场。亲眼见证这气势恢宏的地下军团,内心不禁对秦王朝精湛绝伦的陶俑艺术涌起由衷的钦佩之情。这些栩栩如生的陶俑,是古代工匠们用智慧与汗水铸就的不朽杰作,为后世留下了这独一无二、无可比拟的历史瑰宝。那一件件陈列的兵器和刑具,似是历史的无声诉说者,从中我们得以窥探封建王朝统治的严苛与残酷,每一道划痕、每一处锈迹,都仿佛在低语着往昔岁月里的血雨腥风与百姓的苦难。
在展览馆内,我们有幸邂逅了一位特殊的老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秦俑的发现者之一。老人精神矍铄且十分健谈,面带和蔼的笑容,一遍又一遍地向游客们讲述着当年那震撼世界的发现经过,眼中闪烁着自豪与怀念的光芒。对于游客们的合影请求,老人也是来者不拒,只是按照馆内的规定收取一定的费用,每次合影 5 至 10 元不等。我们一行四人怀着崇敬的心情,与老人留下了珍贵的合影。据说,这竟是老人最后一次与游人见面,此后博物馆便有了新的规定,不再允许老人在馆内与游客合影留念。这一说法的真实性虽难以确切考证,但导游的话语为这次相遇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也让这张合影更具纪念意义。
离开兵马俑展区后,我们继而踏入了秦始皇生平馆。这是一座以蜡像艺术为载体的陈列馆,其设计与陈列匠心独运,紧紧围绕“千古一帝”秦始皇嬴政的传奇生平徐徐展开,宛如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在这里,秦统一中国前后那半个世纪里的重大历史事件、叱咤风云的重要历史人物以及秦代社会丰富多彩的历史风貌一一呈现。宏伟壮丽的历史场景布置,浓厚凝重的历史氛围营造,以及一尊尊栩栩如生、形神兼备的蜡像人物造型,共同复活了两千多年前古老而神秘的秦帝国的精魂与气魄,使我们对秦代历史的认知不再局限于枯燥的文字记载,而是拥有了鲜活生动的形象体验,同时也沉浸于蜡像艺术所散发的独特审美魅力之中,获得了一场美的盛宴。
随后,我们乘车来到了秦始皇陵园。映入眼帘的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光秃秃土丘,其地下究竟隐匿着怎样的奢华与神秘,如今我们只能凭借导游的生动讲解和《史记》中的详实记载去想象与推测。怀着敬畏之心,我们沿着小径缓缓登上陵墓的顶端,举目远眺,四周景色尽收眼底,山峦起伏,绿水环绕,清风拂面,心旷神怡。不得不感叹秦始皇当年选址于此作为安息之所,实乃独具慧眼之举。据《史记》所述,秦陵的营建工程耗时长达三十七年之久,征用劳动力七十余万人,其规模之浩大令人咋舌。陵园占地广袤,达 49 平方公里,外城周长 6210 米,内城周长 3880 米,陵高 47 米。地宫内据说满藏奇珍异宝,机关重重,模拟着宫廷百官之位,以水银营造江河大海之景,棺椁乃铜铸而成,且“上具天文,下具地理”,其奢华与精巧程度超乎想象。陵园内还留存着秦殿等建筑遗迹,以及陶兵马、铜车马、马厩、葬仪等陪葬坑和殉葬墓,每一处遗迹都似在诉说着昔日的辉煌与荣耀,也让我们对古代帝王陵寝文化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这一日行程的最后一站,是参观临潼西安事变厅。它坐落于骊山脚下的临潼西花园,是一座以国内重大历史事件——“西安事变”为主题的大型蜡像艺术博物馆。馆内精心布置的十五组场景,一百二十多尊人物蜡像,生动逼真地重现了“西安事变”那惊心动魄、扭转乾坤的伟大历史瞬间。功载千秋的张学良、杨虎城将军,以及毛泽东、周恩来、蒋介石、宋美龄等一代风流人物,在蜡像的演绎下再次焕发出当年的风采神韵,让我们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了那段波澜起伏、关乎民族命运的关键历史节点,深刻体会到和平与团结的来之不易,也为这一天的历史文化之旅画上了一个圆满而富有深意的句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