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岁末的守望
文/刘克英
12月21日是冬至,在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的白昼最短,黑夜最长,正如古人所言:“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是阴阳转换的关键节点,是岁月轮回的见证者。冬至的到来,标志着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即将开始,在这个时节,北风呼啸,雪花纷飞,大地一片银装素裹。然而,正是这份寒冷,让人们对温暖更加渴望,对家的思念更加浓烈。家家户户也开始忙碌起来了,准备过冬的物资,迎接新年的到来。冬至,它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尊重以及对未来的期盼。
一大清早,微信“最亲一家人”群里,家人们便聊得热火朝天,爸爸说:“冬至到了,祝大家冬至快乐!”姑姑说:“大家添岁数了,尕英(我的小名)买个红衣服穿。”弟弟则提醒大家冬至记得要吃饺子,冬天才不冻耳朵呢......是啊,冬至带给人们希望,是对即将到来的新的一年充满无限憧憬与期盼,所以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可见人们对“冬至”的重视。在北方,冬至吃饺子已经成了一种习俗,饺子寓意也十分丰富,月牙状的皮是阴,圆滚滚的馅是阳,十二道褶是一年十二个月,冬至日,恰好是一年当中阴阳交泰的日子,寓意一家人和睦美满。据说,这一习俗源于东汉末年名医张仲景的“祛寒娇耳汤”。他将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煮,煮好后捞出切碎,再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食物,煮熟后分给百姓食用。人们吃了这种食物后,冻耳朵果然被治好了。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张仲景的善举,每逢冬至便包饺子吃。饺子馅料的选择也多种多样,猪肉白菜、羊肉萝卜、牛肉芹菜、韭菜鸡蛋等等都是既营养又美味的搭配。擀皮可是个技术活,在我家,每次包饺子都是我和二姑姐擀皮,二姑姐擀的饺子皮大小适中,边缘薄中间略厚,包好的饺子下锅煮时,没有一个是烂了皮的。有时候我也买现成饺子皮包,在我们小县城海州有一家面条铺做的饺子皮,是我所买的饺子皮中最好的一家。家人们团团围坐,擀皮的擀皮,拌馅的拌馅、包饺子的包饺子,最好再有个调皮捣乱的小娃娃,一家人其乐融融,包的是饺子,吃的是家的味道。饺子,不仅是一份美食,更是一份温情,一份对家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盼,北方人和南方人由于,地域差异,好多生活习惯有所不同,在南方,冬至则更喜欢吃汤圆。汤圆,象征着团圆和美满,寓意着家人团聚、和睦相处。在这一天,人们会亲手制作汤圆,或者到市场上购买现成的汤圆来食用。汤圆的外皮通常由糯米粉制成,馅料则有芝麻、豆沙、花生等多种选择。吃汤圆时,人们还会将汤圆煮熟后捞入碗中,加入适量的糖水和桂花蜜等调料,使其更加香甜可口。这份甜蜜,不仅是对味蕾的满足,更是对心灵的慰藉。无论是饺子、汤圆,还是在冬至有制作其他的美食习俗,都是勤劳的劳动人民对大自然的感恩与对美好未来的无限祈愿。我们小时候,冬至这天妈妈常“炸油饼”、做“油饭”给我们“添岁数”,吃了涨岁数的油饼,小时候便开心的不得了,巴望着早早长大,而现在,则盼着时间过得慢些再慢些......

冬至,作为岁末年初的重要时刻,不仅仅是一个团聚的时刻,更是一个守望的时刻。是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更是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冬至,不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个启示,它让我们在岁月的流转中,感受到了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我们应该珍惜每一个当下,用心去感受生活的美好和温暖,我们应该学会感恩和知足,感恩身边的人和事,知足于自己所拥有的一切。生命是不断成长的,就像冬至后阳气回升、春回大地的希望一样,我们的生命也应该在不断的学习和成长中变得更加充实和美好。应该保持一颗善良和宽容的心,去关爱身边的人和事;应该保持一颗乐观和向上的心,去迎接生活中的每一个挑战和机遇。冬至,是一个结束,也是一个开始,它标志着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的开始,也预示着新的一年即将来临,在这个特殊的时刻,让我们怀揣着对未来的美好期盼和对生命的深刻感悟,去迎接新的一年吧!新的一年,我们将迎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冬至,如同一部厚重的史书,静静地躺在岁月的长河中,等待着我们去翻阅、去品味。
杜甫说:“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冬至是最灰暗的终点也是希望的起点,人生也一样,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