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吟(新韵)
文/烛焰松
气冷秋深菡萏残,思乡鸿雁眺江南。
闲云飞去青山外,野鹤栖嬉绿水边。
霜降催红枫染色,初冬酿雪柏凌寒。
薄装褪却藏衣柜,厚羽拈来暖体宽。
《深秋吟》赏析:烛焰松笔下的季节情怀
文/蔡建荣
《深秋吟》一诗,出自作者烛焰松之手,以新韵的形式,巧妙捕捉了深秋时节的自然景象与人文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季节更迭的细腻感知与深切思乡之情,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首句“气冷秋深菡萏残”,开篇即点明时令,以“气冷秋深”四字,简洁而有力地勾勒出深秋时节的寒冷氛围。“菡萏残”则进一步描绘了秋末冬初,万物凋零、草木枯萎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萧瑟而又略带凄美的意境,为全诗奠定了基调。
次句“思乡鸿雁眺江南”,笔锋一转,由景及情,借鸿雁南飞之景,寄托了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鸿雁作为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乡意象,其南飞之举往往引发游子对故土的无限眷恋。诗人以鸿雁自喻,眺望远方,心中那份对江南故土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情感真挚而动人。
第三、四句“闲云飞去青山外,野鹤栖嬉绿水边”,转而描绘了一幅宁静淡泊的自然画面。闲云野鹤,自古便是隐逸高士的象征,诗人以此喻己,表达了对超脱尘世、归隐自然的向往。这两句诗不仅画面感极强,而且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心境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
五、六句“霜降催红枫染色,初冬酿雪柏凌寒”,继续深化对深秋至初冬季节变化的描绘。霜降之时,枫叶被染成火红,为这即将逝去的秋天增添了一抹亮色;而初冬已至,雪花开始在柏树枝头酝酿,预示着严冬的到来。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细腻观察,展现了季节交替的微妙与壮美,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最后两句“薄装褪却藏衣柜,厚羽拈来暖体宽”,则是从生活细节入手,直接反映了季节变化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随着天气的转冷,人们开始换上厚重的衣物以抵御严寒,这一简单的行为背后,却蕴含着诗人对季节变迁的敏锐感知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隐含了诗人对家人、对家的温暖与依赖,使得整首诗在抒发思乡之情的同时,也增添了几分温馨与慰藉。
【作者简介】王巨英,网名烛焰松,中共党员。原籍山东,现暂居上海,老三届,退休赋闲。系《中华诗词论坛》会员,《中外诗人》签约诗人,八十年代末曾任《岱宗诗刊编辑》《华夏诗词文学社》在线签约优秀诗人,诗作散见于各报杂志和网络传媒平台。
【老丫文苑 :创始人】 陈艳丽,女,汉族,吉林松原人。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 ,《华夏诗词文学社:社长主编》江南诗词协会会员。作品有诗词、散文、小说《老丫》。经常发布在《华夏诗词文学社》《江南诗絮》《都市头条》《北方都市文化》《松原日报》《松花江》《温馨微语》《艺苑百花》《大江诗社》《巴马文化社》《中国爱情诗刊》《花花上酸菜》等报刊与微信公众平台。(图片均来自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