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晨诗社诗化聊斋之斫蟒
淄川区诗词学会


本期诗化聊斋根据赵玉霞老师编译的《斫蟒》进行创作,《斫蟒》这是一篇讲述亲情的聊斋故事。什么是亲情呢?当然是亲属之间的纯真感情,无关乎善恶,无关乎贫富,无关乎健康与疾病。故事中的胡家两兄弟,有着血浓于水的亲情,有着天生的相互关联。可是,与亲情相对立的,还有恐惧和自私。
面对大蟒蛇这个庞然大物,任何人都会心生恐惧,产生自私的念头,寻求自保,也是人之常情。但是,故事中的主人公选择了亲情,与哥哥共同进退。在他的勇敢搏斗下,最终将哥哥从大蟒蛇的嘴里救出。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亲人有难,不能袖手旁观,更不能撒腿就跑撒手不管,而是要去和亲人一起面对危难,勇于出手。因为,亲情的力量是伟大的,是无敌的,能够感天动地,力挽狂澜,扭转乾坤!


《聊斋志异》是文言小说巅峰之作,在作品的题材、 内容、艺术形式、艺术手法等方面都显示了集大成特点。赏读聊斋,诗化聊斋,淄川区诗词学会博晨诗社诗友热情高涨,创作诗词,解读经典,弘扬蒲文化。

斫(zhuó) 蟒
原著:蒲松龄 编译:赵玉霞
胡田村有姓胡的兄弟二人,这一天一起上山砍柴,走进深山谷里,遇见了一条大蟒。哥哥走在前面,被那大蟒张口吞了。弟弟起初吓得想逃命,但看见哥哥被大蟒咬住,就被激起了怒火,什么也顾不得了,举起砍柴的斧子对着大蟒的头就猛砍。大蟒头虽被砍伤,却还是极力想把嘴里的猎物吞下去。哥哥的头已经被吞没,幸而肩膀处宽,一时还下不去。弟弟太着急了,无法可想,就两手抓住哥哥的脚,拼命往外拖,和大蟒争夺,竟然把哥哥给拖了出来。大蟒头上全是伤,疼得无意恋战,挽回头去,慢慢爬走了。弟弟察看哥哥的伤势,只见鼻子、耳朵全没有了,奄奄一息,眼看要断气了,就背起哥哥往回走。一路上累极了,休息了十几次,才总算到家。
后来,哥哥治疗休养了大半年,才慢慢痊愈,而脸上仍然疤痕累累,鼻子、耳朵只剩下几个窟窿。真是万幸呀,他有那么个好弟弟!没有弟弟的拼死相救,他的全身早就在大蟒肚子里化成水了。
有人说:大蟒没有咬死哥哥,是因为被弟弟的德行和义气感动了。要不,那么凶猛的家伙,怎么会怕一个小孩呢?

提示与感言:
故事结尾的话我很相信,小学第五册语文课本上,有篇文章《麻雀》,那个老麻雀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扎煞起全身的羽毛,横挡在猎狗和小麻雀之间,竟然把猎狗吓退了。我也知道,猎狗并不是怕老麻雀,而是被她保护孩子的勇气感动了。
小弟弟的勇气,真令人佩服!

岳崇刚
读聊斋故事《斫蟒》
兄谷采樵被蟒吞,弟刀斫首曳其身。
临危不惧负家去,手足之情倍感人。

杨升发
诗化聊斋 之 斫蟒
手足采樵幽谷隐,兄遭蟒噬弟惊魂。
急擎板斧斫蛇首,智曳芒鞋救母昆。
面目全非生命在,肝肠寸断悌心存。
苟为义勇不为害,安有仁声别有村。

孙立波
诗化聊斋之斫蟒
昆弟采樵深入谷,碗粗巨蟒路拦横。
口衔兄长气垂绝,掌握柴刀力救倾。
负背蠕行途止憩,归家补养命还生。
临危之际拼相助,义薄云天手足情。

赵新民
诗化聊斋之《斫蟒》
荒林狭隘逢凶蟒,手足相依厄境中。
硕体缠人魂魄悚,利锋斩兽胆心崇。
长兄遇难情堪痛,小弟驱邪志未穷。
莫道灾危无胜计,勇谋俱备祸能终。

李娜
诗话聊斋之《斫莽》(通韵)
山中巨蟒欲吞人,小弟忙拖兄长身。
竭力周旋终获救,相携故里美名存。

孙传平
诗话聊斋之斫蟒(通韵)
采樵进谷雁同行,巨蟒吞哥激弟凶。
怒火中烧砍一斧,长兄得救见情浓。

冯俊英
读聊斋故事《斫蟒》(通韵)
山中巨蟒把哥吞,关键之时弟献身。
拼尽所能将命救,亲情血统最为真。

李永国
诗话聊斋之斫蟒(通韵)
昆仲伐薪入谷深,竟遭大蟒把兄吞。
弟惊冒死疾施救,哥幸得脱情义真。

侯发玉
诗化聊斋之《斫蟒》(通韵)
胡田哥俩打柴人,山谷逢凶血口吞。
弟怒情急斫蟒首,生拉力拽救兄身。
远行背负几何苦,濒死幸存多大恩。
挥斧英雄德义颂,高歌一曲手足亲。

徐洪忠
诗化聊斋 之 斫蟒(通韵)
幽林巨蟒露贪凶,兄长濒危困厄中。
弟有仁心昭日月,身凭浩气贯苍穹。
挥刀奋勇驱邪兽,仗剑坚贞战恶虫。
足手情浓明大义,血诚无畏建奇功。

马宁
诗化聊斋之斫蟒(通韵)
砍柴幽谷遇虫蟒,兄被吞头命线悬。
利斧相搏拼力救,舍身死悌感苍天。


(后续持续更新中……)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顾问 : 蒲先和 监制 : 岳崇刚
统筹 : 杨升发 策划 : 孙立波
审核 : 赵新民 侯发玉
编辑: 马宁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