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兰圃赏楹联
作者:孙幼明
在广州的越秀公园正门对面有一条马路叫做兰圃路,兰圃路的路口就有一座著名的园林叫做〝兰圃”。
兰圃是岭南地区唯一的一家以种兰赏兰研兰为主的主题园林公园,始创于1956年。著名的朱德元帅平生最爱兰花。生前多次来广州都要到兰圃去参观访问,至今还留有朱德元帅的诗句和塑像,并留下“唯有兰花香区好,一时名贵五羊城”的名句。兰圃也是我经常来的地方,但是最近这次来我是有目的我是专门冲着兰圃园林里面的楹联而来的。
在兰圃的正门,就挂着一副对联,丙寅年由著名楹联家和书法家,余藻华,张采庵撰联由著名书法家秦咢生书写。上联是“南天锦绣”,下联是“上国芳馨“。那什么意思呢?上联说的南天,就是我们岭南,兰圃这个地方就是我们岭南一处充满锦绣布满花香的地方。下联的上国则需要解释一下。上国一般指的是在某种情况下可以对自己的祖国称为上国,又或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的称呼,如清朝的时候也自称自己是“天朝上国“。兰花的香是特有的,所以称芳馨。这联又叫八字联。
沿着幽径一直往里走,沿途都是一盆盆清翠欲滴绿叶如剑的兰花一层层的摆放着。在一个养兰的处所里面也看到门口挂着著名学者刘斯奋撰写的一副对联,上联是“溪声鸟语如迎客,下联是树影兰香欲染衣“。联意浅显易懂,上联的意思是兰圃里面有很多小水塘水声潺潺,似溪流直下,还有很多的雀鸟栖息在树林之中,这种溪声和鸟语就好像在欢迎来到游览的游客们一样,下联是浓密的树影和兰花一样可以浸染到游人的衣服里面去。欲染衣是用典。宋大诗人苏轼有“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的诗句。
一直往前走到了一处优雅的房子,里面除了挂着朱德元帅所写的书法外,还挂着董必武书法的一副对联。“竹自其五好,兰有其四清“。
竹的五好指虚心,实节,直而有理,秀而不娇,材而多用,是其五好”
;兰的四清指气清,色清,神清,韵清,故称四清。五好对四清十分工整对称。
快走到北门时有一座立于石块之上的“春光亭“
由著名书法家苏华书匾,两旁挂着书法家陈景舒刚劲潇洒的隶书:笔酣秋露色,墨醉古兰香。说的是他在书写时正值金秋时节,笔下流露的秋之景色,连笔墨也陶醉于兰花的芳香馥郁之中。
再由北门转回西门时又见一处山庄古朴高雅,名曰“借云庄》可见是云霞缭绕之所在。门口掛有一副对联,也是张采庵撰联,杨奎章书法,上联是。“几杵钟声敲绿梦”,下联是“四厢花影助清吟“。张釆庵,余藻华生前曾任广东楹联学会副会长,著名的诗联家。这里的杵指舂米用的棒棰,用它来敲钟就叫几杵钟声。
由于时间关系,一些景点又在围敝施工中,还有一些楹联没法看到。走马观马地浏览了一篇总是觉得这些对联都是由今人所作,缺少古人所做的对联,当然味道也就有所逊色。其实这也跟兰圃是1957年才正式建园,1976年才正式对外开放有关。不过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对联,才使人们对这个岭南名园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同时有了楹联的张挂,才使楹联的特色更加引人入胜,为名园添景,更值得人们游览。

作者 孙幼明,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广东省音乐文学协会会员,广州市音乐家协会理事,广州市越秀区音乐家协会理论创作委员会副主任,多次评为广东省优秀音乐人,羊城优秀音乐家,已创作歌曲近百首,主要作品有《广州近代革命史组歌十首》《永庆坊》《广州有条北京路》《新广州》《文脉长流大湾还》《广州中医院院歌》《广州供销社之歌》《广州丰采公司司歌》《思绿环保公司诗歌》《复大医院院歌》等,作词作曲风格清新秀雅,政治站位高,艺术水平较高,是著名音乐家陈小奇先生的学生和入室弟子,人称广州红歌王子,广州历史红歌第一人。作品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开设网上公益《微音乐讲座五十讲》培养音乐人才一大批。2022年9月在广州举行孙幼明词曲作品音乐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