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下科技街技术人才荟萃
济南解放路创新企业云集
——一条街持续性发展的思考
承波 / 文
1989年12月25日位于解放路路北的历下科技街开业,吸引了多家科技企业入驻,来年12月25日解放路路口与燕山路口东南角的济南燕山科技大厦开业,用媒体人的说法,燕山科技大厦的开业,拉开了我市高新区的序幕,再一年的解放路路北的省发酵所位置,又有两个科技大楼开业,解放路沿山大路南向有智星,浪潮等多家科技企业,北延有了多家科技市场,东拓形成了大面积的科技园区,济南這一新区恰逢其時,提升為国家级高新区,解放路成为济南“科技圈”和东区快速发展的起点。

图一 1989年12月25日开业的历下科技一条街,由时任山东省委书记的梁步庭同志题写的“历下科技街”几个字,放大后安装在科技街二层楼的楼顶。
解放路是由青龙桥向东至二环东路。在西段路南有个向南的小巷,叫七家村,据说名字源自早期有七位资深的教育工作者在此居住过,因而取名七家村,“名为村”,实则是巷,小巷北口路西第一家是栋四层小楼,一,二层曾经是华夏电器的商铺,历下区经济计划委员会(以下简称经计委)在三楼,四楼办公。
1988年在经计委的三楼办公室,有人建议创建历下科技工业园区,上报区委区政府得到全方位和最有利的支持,设立了办公室和区领导小组,首先规划,论证,选址,划定15.9平方公里的面积为科技工业园区(后为高新区)。
科技街选址在解放路北原“铁路机校”南墙外,是沿街的波形瓦撘建的棚子,属区商委管理,经过几个月的协调,“铁路机校”的领导和区商委领导,給于极大的支持和配合,使科技街顺利开业。

图二 七家村小巷北口路西的四层楼,曾经是历下区经济计划委员会的办公驻地。
科技街开业后,我们开始盘活解放路沿街的闲置房。首先是济南燕山大厦,大楼峻工后,只用了一小部分,最后确定,我们负责引进和管理科技企业,房东只收房屋租金。
“泉城电脑”公司的刘振声经理在舜井街经营电脑业务做的很好,在科技创新的大潮中,刘经理又开始研发抗癌药,“泉城生物技术研究所”是第一批进驻燕山科技大厦的科技创新企业,同时还有“环保科技”,“智能机”……他们潜心研发,努力创新,国家科委多位领导曾经来燕山科技大厦视察,给予技术研发企业极高的评价,还曾经专门邀请刘经理去北京了解企业研发情况。这条街上孕育孵化了很多名星企業!一批濟南的優秀企業家在這里脫頴而出!同时也 接力了泉城路繁荣昌盛时期民营科技企业的再发展。

图三 开业前的济南燕山科技大厦,照片由北向南拍摄。
“烫伤膏”的发明人张萍院长也是从泉城路走出来的济南名人。
传统的治疗烧烫伤愈后会有疤,她发明的药膏,生肌愈皮,治疗后不留疤,治疗褥疮也是一绝。认识张萍院长已经三十多年了,“神奇”的药膏救治了我周围的不少人,其中一位朋友后背长疮三十多天不见好,去了张萍院长的疮疡病医院,几天后家人学会了自己换药,回家治疗,时间不久就痊愈了。疫情期间,有位朋友的孩子“医援武汉“,家中有疮疡病人,医院派王院长到家免费为老人诊疗。最近,媒体以“大国品牌”为内容报道了张院长发明的药膏。张院长还建了养老公寓,医养结合,治病救人,养老看护解决老有所養的民生問題!这些傑出的濟南人,科技创新的发明家是泉城人的骄傲,她用毕生精力在努力创新和研究,减轻病人痛苦,解决老人的养老问题。这次电视台以“大国品牌”重点报道之后,我相信会有更多的人去关注。“金凤凰”一定会展翅飞翔,小小药膏不仅仅是大国品牌,也是具有突破性治疗效果的国际先进水平的药膏。济南市科技“牛人”的故事很多,篇幅有限,择机再述。

图四 济南解放路科技街现在的状况
人们说经十路是济南最长的一条路,我说解放路是济南最强的一条街,说他强是指解放路东拓北延南伸展形成的科技园区,不仅造就了高新区,也成就了山大路两侧的科技市场,在当年,帮助了下岗职工就业,吸引了民营企业家和“体制”内,外的创业者。“济南的科技企业创业者”大部分是从科技街起步,科技大厦“丰满”,科技园区发展起来的。不仅仅支撑着济南市的“GDP”,还改变着人们的居住环境,影响着众人的认知思维,传承着科技创新发展的理念。
科技街上的一位企业家,自己创业有成,孩子也是早期互联网平台的合伙人和创始人,这种科技,文化,创新意识的传承是潜移默化的,三十多年前在这片区域创业的科技企业,多数已初具规模,企业家培养了接班人,由年轻人管理企业,一代新人在成長!

图五 年1989年解放路上运输水泥预制板的工人和“地排车”。照片由楼顶向下拍摄。
1989年12月25日科技街开业时,曾任山东省委书记的谭启龙同志为科技街题写了“振兴泉城,科技先行”的贺词,为了缅怀老领导,老同事,故写小文致敬曾经在解放路以及这片区域工作过的科技企业的创业者、建设者和支持关心科技园区建设的朋友们。 初稿完成於2024年12月18日,魯安先生對本文潤色,在此一並致谢!
2024年12月1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