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成若缺 大盈若冲
作者:憨子
提要:本章以本质与现象来揭示最好的人格是“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只有坚持清静无为的人格才能“为天下正”,为自己寿。
[原文]
大成若缺①,其用不弊。大盈若冲②,其用不穷。大直若屈③,大巧若拙④,大辩若讷⑤。静胜躁⑥,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⑦。
[注释]
①、大成若缺:大,最;成,完善、完美;若,好像;缺,欠缺。 ②、大盈若冲:盈,丰满、圆满;冲,空虚、不足。 ③、大直若屈:直,端正、正直;屈,弯曲。 ④、大巧若拙:巧,技巧、巧妙、灵巧;拙,笨拙、呆板。 ⑤、大辩若讷:辩,雄辩,能把道理讲透;讷:拙嘴笨舌、说话迟钝。 ⑥、静胜躁:静,冷静、沉着;胜,战胜、克服;躁,急躁、浮躁、躁动。 ⑦、清静为天下正:清静,心性纯正恬静,不烦扰,“道德经”中指为政清简不烦扰,无为而治;正:通“政”。
[译文]
最完满的东西,好似有残缺一样,但它的作用永远不会衰竭;最充盈的东西,好似是空虚一样,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穷尽的。最正直的东西,好似有弯曲一样;最灵巧的东西,好似最笨拙的;最卓越的辩才,好似不善言辞一样。清静克服扰动,寒冷克服暑热。清静无为才能治理天下。
[憨子憨解]
本章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老子从哲学的角度,通过内容和形式、本质和现象的辩证关系,说明有道的领导者具有的人格。其中“大成”、“大盈”、大直、大巧、大辩讲的是得道的人的真实人格状态;“若缺”、“若冲”、“若屈”、“若拙”、“若讷”则是这种人格的外在表现。由此说明一个完美的人格,不在外形上表露,而为内在生命的含藏内收。第二层次是在上一个层次的基础上告诫领导者,要做到清静无为不折腾才能很好的治理天下。当然,这也是对普通人的告诫,要不急不躁,不瞎折腾,保持清静无为,冷静的处理人生面对的各种问题,这样才能保证自己长久的安泰吉祥生活。
说到普通人的清静无为,历史上有一个叫做管宁的人很值得学习。陈寿的《三国志》和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中都对他的行为做了记载。
管宁,字幼安,北海(今山东)人,出生于公元158年,少年时期曾与华歆同学读书。《世说新语》记载了他们同学时的两件事情。第一件是说某天他们一同在菜园里锄地,“咣当”一声锄出了一块金子,管宁视若无睹,依旧平静的锄地,而华歆却跑过去捡了起来,回头看到管宁的态度,不好意思的又把手中的金子扔了。第二件事,某天两人正在一起读书学习,学堂外有一高官前呼后拥的经过,管宁对此充耳不闻照旧读书,华歆却忍不住放下书本跑出去看,回来后给管宁讲那高官的威风。管宁很生气,用刀子把两人共坐的席子割断,并对华歆说,我们不再是朋友了。这就是“割席断交”这个成语的出处。
割席断交的典故明确的表达了这样一个意思,人应该守住内心的纯正恬静,不要受外部环境的烦扰。
黄巾起义之后天下大乱,远离中原的公孙度在辽东偏安一隅,社会比较平静,管宁就与好朋友邴原和王烈等人去了辽东。公孙度听说中原的人才来了之后,非常高兴地接待了他们,并请他们在自己手下任职,但管宁拒绝了公孙度的邀请,到辽东的山中隐居,一边耕田种地,一边熟读儒家经典。
后来,曹操统一了北方,中原地区开始安定下来。曹操雄心勃勃,推行唯才是举政策,广招天下贤才,消息传到辽东,逃到辽东的中原人尤其是饱学之士都归乡心切,陆续回到中原。只有管宁就好像什么都不知道一样,继续怡然自乐。曹操也曾多次派人传话给管宁,请管宁回中原辅佐自己,公孙康也想请管宁辅佐自己,但管宁不为所动,就像置身于世外一样平平淡淡地在辽东过了30多年。
原本管宁想在辽东过完余生,但看到公孙康野心勃勃,认为这会带来祸乱。就带着家眷回到了北海郡。在辽东时,公孙度父子曾经赏赐赠送给他很多财物,他都封存起来从没用过,在离开之时,管宁将这些财物都一一归还。
公元223年,曹魏取代了刘汉。成为皇帝的魏文帝曹丕为了笼络人才,下令让大臣推举贤才。管宁的老同学,此时身为魏国大司徒的华歆推举了管宁,曹丕也知道管宁的名声,立即派人用专车去请,但管宁却断然回书拒绝。时人多以管宁为傻。
公元226年,曹丕去世,儿子曹叡继位,将华歆改任为太尉。华歆上书请求将这个职位留给管宁。曹叡虽没有答应华歆的谦让,不过还是下诏征管宁为光禄勋(九卿之一)。但管宁依然是两个字的态度:拒绝。要说这曹叡也是个犟种,非要请出管宁,就下诏给青州刺史,让他设法将管宁送来许都。但管宁依然抗旨不尊,依旧过他的耕读居家的小日子。
公元241年,曹魏第四代曹芳执政,亲信大臣们也都为其推荐管宁,曹芳也准备了车马去接管宁。可是,恰在此时,管宁去世了,享年84岁。
比较一下,今天多少人打破头也要跻身公务员序列,就是后汉三国时期,也有多少人争相入朝做官,可这管宁偏偏是个另类,《三国志》说他“环堵荜门,偃息穷巷,饭鬻糊口,并日而食,吟咏诗书,不改其乐。”陈寿给他八个字的评价:“渊雅高尚,确然不拔。”这样的人就是老子在本章所说的“大成”、“大盈”之人。看过《三国志》的人都知道,三国乱世的那些名人多寿夭,即使长寿者也就六十出头,这管宁身处最下层,却能长寿八十四岁,确也说明清静守志能延年益寿,安泰长久。
作者简介:刘彦强,笔名憨子,陕西咸阳人。从事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近四十年,为全国知名的学者型教师,曾任陕西省教材编审委员会专业委员,现任《检察文学》杂志编辑部执行主编,咸阳秦韵诗文学会会长。在各类教育刊物发表教研论文180余篇,主编出版《青少年心理行为咨询丛书》、《中学思想政治课学习指导丛书》、《学习心理学》以及多种教辅读物。退休后精力转向文学方面,主编出版《坡刘村志》、《咸阳人》两部百万言方志以及《草根憨语》等书,有《生死孽缘》、《儿媳要嫁前公公》等中短篇小说,《两个肉夹馍》《屈原的冤屈》《明主怎样变为蠢猪》等多种散文在《检察文学》、《白鹭文刊》以及《人民网》等著名网站发表。《世界文学》签约作家。
首届“盛世华夏”杯文学与艺术作品大奖赛征文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3800557.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