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礼传家说"礼"
文/屈军强
" 不学礼,无以立"。礼者何意?古今贤人雅士为我们提供了诸多的完美答案:
《说文》道:"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释名》言:" 礼,体也。言得事之体也。" 《周书.礼乐篇》说:"礼,理也。"《礼器》:“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也。"《汉书》:"乐以治内而为同,礼以修外而为异。”
奔义知礼,仁大谦光。先人有礼,言语可亲。尊老引贤,正路安吉。梅品格,竹交游,励志守常。
礼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标志,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 礼有三层涵义,制度、宗教和风俗之礼。现在的礼指礼制、礼仪和礼貌,是规范人们道德修养与待人接物的制度和程度。
古往今来,礼道吉句接踵,世有礼法礼教, 礼节礼路;褒见礼让礼仪, 礼品礼赞。行礼、敬礼、谢礼,礼礼有情,观礼、寿礼、彩礼,礼礼见喜。巡礼名胜古迹,礼赞吉祥花木,礼轻意重,礼尚往来,敦诗说礼,诗礼传家,"导之以德,齐之以礼"。
一位外国哲人说:"礼就是人类共同的金钥匙。"早在周代就有"五礼":祭祀之事为吉礼,丧葬之事为凶礼,军不旅之事为军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古人在施礼中,讲究"四礼""五种理念",包含了礼交、礼得、礼陈、礼新,强调了忠孝仁智信。儒家名著有《周礼》《仪礼》《礼记》,"程门立雪""孔融让梨""王祥孝母"等故事, 都是在弘扬礼的美好文化精神。清人颜元的话更是对礼的呼唤与褒奖," 国尚礼则国昌, 家尚礼则家大,身有礼则身修,心有礼则心泰"。当今社会有少数人丧德丢礼,影响了社会风气,让人痛之骂之。在践梦路上,我们应博文约礼,知礼仪廉耻,好彬彬有礼,在仪表、仪式、言談、待人、行走、观赏、游览、餐饮等等方面有礼有节,做敬贤礼士,留扬礼美名。
仁地,礼仪。有德有行,不偏不倚。外齐内一,神降人和。
孔子说:"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三国曹操讲:"让礼一寸,得礼一尺。"在生活中,人就应以礼相待,礼让三分,要存好心,要说好话,要行好事,因为尊敬别人就是尊敬自己,礼貌是教养的主要标志,大礼不辞小礼,细节决定成败。"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 余依为,礼既是忠信义理的根本,又是 兴国立家的基础。礼既是尚德扬善的展示,又是处人为事的遵循。礼既是敬人效贤的榜样,又是文明品质的点赞。越是伟大的人,越有礼貌。
礼,是一种美德,是做人之必须。你说呢?
2024年12月19日星期三晴
他总是从天空开始描绘(下)
文/冯捷读画(12)
您试想一下,当一个人,倘若不是真正热爱,怎么可能抛弃舒适的一切,转行成为希望渺茫,生计难觅,甚至没什么地位的艺术家呢?
而阿尔费雷德·西斯莱就是因为太热爱绘画了。
他从学的导师格莱尓,本身是一个保守的艺术家,恰恰他又结识了莫奈、雷诺阿等人。可以说在。那段时间里,西斯莱常和朋友们去枫丹白露写生,探讨外光下的景物的色彩和变化,用光来诠释自然,表现自然。
然而,同行归同行,探讨归探归,而与其他人相较,尤其是与莫奈那过于注重光影的变化所不同的是,西斯莱却显得更为传统一些,他的风景画中景物的形体与美感依旧是首位。当然,在这个阶段,他更为幸运的是:还收获了一生所爱,乌杰尼·莱克塞尓。
那么,乌杰尼·莱克塞尔又是何许人也?
乌杰尼·莱克塞尔是一位兼职模特,美丽之极。中国有句俗语:情人眼里出西施。在西斯莱的眼中,迷人的莱克塞尔就是他心中的女神。他给朋友们夸奖说:莱克塞尔不但漂亮迷人,而且"性格非常细腻且很有教养。"很快他们就同居了,并且生下儿子皮埃尓。但是。
但是,不幸却接踵而来。
首先是西斯莱父亲,大发雷霆地反对他们结合。在他学画时,尚有家中接济,他还时常以此,来帮助更为潦倒的莫奈、雷诺阿等人。谁知到了1870年,又赶上普法战争爆发,于是父亲的生意终宣布破产。后来的巴黎围城,西斯莱携全家逃难,一下子失去了全部的家产和所有作品,他的画便也无人问津了。
您再试想一下: 这个曾经的阔少,不得不想方设法养家糊口,以往钟情的风景画,到头来连自己与爱人都无法养活,生活的困窘令他几度消沉。幸亏又是乌杰尼·莱克塞尔,这位美丽的模特妻子是他精神上的坚强后盾,有妻子的支持和帮助,他怎么能退缩、消沉下去呢?莱克塞尔坚定地告知他,说:"我们必须战斗到底!"
于是,西斯莱决定,将画送往沙龙参展。可是惨遭拒绝。
再次无奈之下,他只能又一次带着家人“迁徙”“游荡”,最后,在巴黎周边的乡镇,过着居无定所的日子。而恰恰在这一时期,却是西斯莱创作飞跃的十年!他从以往受自柯罗影响更深的古典主义风景画,正式转向了印象派。
与其他印象派画家身处大都市更关注日新月异的城市景观不同,他始终热衷于乡村与自然风景。朴实的生活,人与自然的和谐,长久居于乡间的西斯莱自然受此影响,画出如他本人一般沉静的作品。
当然,贫困的生活和压力,正摧残着他的身体。可他却淡然而乐观地面对。他给医生写信说,"这儿的天气真好,我又开始画画了。
他还说:“可惜的是,今年春天干燥,果树一株株开花,很快就凋㓔了,我很难跟得上。”
是啊,正如我们理解和担忧和的那样,这位让人敬爱和怜悯的艺术家,虽然笑着,但坦然之外无不有着深沉而意味深长的叹息!
您听他又是怎样说的。
他说:“对于一个风景画家而言,生命可不是那么顺遂。今天早上风很大,我只好收工不画。”
他继续说着:“天气一时阴暗变坏,云层镶了银边"
……
是的,是的。“听”到这里,我和您一样心中百感交集。阿尔费雷德·西斯莱,一位可歌可爱的印象派画家,他总是关注并从天空开始,描绘!
随感
文/袁红武
旭日东升洒大地,
万物闭藏车急驰。
节令归转新又始,
明天过后是冬至。
天时人事日相催,
冬至阳生春又来。
远行千里上京去,
不忘思念闺中人。
梅雪
文/杨达
梅花爱雪雪己知,
每逢寒冬相约至。
花开雪舞两缠绵,
宛如梁祝诉相思。
寒冬书事
文/刘忠良
暖气随寒入户流,
今朝巨变尽情书。
雀声离远益幽静,
凋叶眼前更泛愁。
客至泡茶皱脸喜,
孙来嬉闹甜声留。
斜阳万丈温馨照,
已忘回家对作俦。
悲欢忧喜,了然拂尘去
文/何俊峰
纷纷雪,簌簌的风,一窗寒江色,一隅暖炉香。几时遇了冷,几时念了旧,几时回首望,往事多磨,只剩下一片苍茫。这一路来,人生起了几番变化,淡看世间不平事,静待岁月染流光,潇潇竹影动,落一地旧日的清禅,依依涟漪泛,煮一盏寂寥的雪茶。旧影斑驳,时光如梦,多少悲喜,多少枯荣,化作一场纷飞大雪,凝一江水,染一身白,行一径幽,钓一江雪。
一路匆匆,常常忘了。今年的冬与昨岁的雪,并无二致,明日的春与往日的花,皆能沉醉,恨错付过往,忧未来难期,转眼只见纷纷,对镜只叹苍苍。世间了然无事,一江雪,一场清欢,一窗夜,一壶茶暖。等得多,失望也会多,看得淡,所愿亦如期。流光溢彩,好一场醉梦浮生的盛宴,灯火阑珊,又一次将得终失的无常,知拥有的可贵,才在失去时从容处顺,懂来者皆无常,才在浮沉时清澈不妄。一方炉暖,一盏茶香,人生多少事,化作风徐徐,悲欢忧喜,了然拂尘去。
感谢国家好政策
文/李君
电热毯,暖烘烘,
不用烧炕过今冬。
月补电费六百元,
供给取暖为百姓。
职工享受取暖费。
谁人问津咱百姓。
现在政策变优越,
补气补电来过冬。
百姓同样也是人,
社会地位却不同。
他们受苦又受累,
生活社会最底层。
整天出的牛马力,
还说劳动最光荣。
中央领导已重视,
振兴乡村援三农。
国大人口太众多,
实施发展共繁荣。
走上共同富裕路,
党的政策真英明。
走到二零五零年,
超越欧美高一层。
只是时间的问题,
中国占领在顶峰。
各位好?感谢党的好政策,为老百姓办实事,改善人民生活,走向共同富裕之路。
观佟士委老师书法创作
文/康登科
气定神闲魏晋风,
神龙出没化无穷。
云烟满纸意犹畅,
书作天然气自雄。
2024.12.19于扶风
冬至怀古四首
文/屈军强
节日古韵
一一
长天作喜贺冬节,
会饮拥炉阳又来。
赞老抚童好尽孝,
请师祭拜畅心怀。
馄饨水饺
一一
夏至面长冬水饺,
太阳团子扶阳谣。
美图吉赋歌安久,
寒雪梅香起大潮。
冬至如年
一一
路上穿梭忙馈冬,
提篮担货笑声纷。
拜师祝寿心悠远,
家乐聚餐贺岁丰。
祭祀风俗
一一
迎日祭神上圣坛,
丰盈美味好情欢。
感德怀祖祈福祉,
燕舞莺歌美泰安。
《大美扶风》序言
文/杏儿海
扶风之地美名传,
扶助京师风化宣。
位处陕中偏西地,
宝鸡东望立雄关。
古丝路上明珠耀,
一带一中节点连。
背倚乔山漳水沐,
足临渭水洗尘颜。
周原沃土根基厚,
开启文明八百年。
青铜文字城之立,
华夏之源在此间。
黄帝裔孙兴周国,
古公亶父续新篇。
佛指舍利安于此,
圣地灵光岁月绵。
秦时设县美阳始,
右扶风治史如烟。
县名千载传承久,
岁月悠悠故事全。
商周贤圣群星耀,
周公文武德馨传。
汉唐才俊风云聚,
班马耿弇功绩添。
四大才女风华茂,
诗文佳话韵悠然。
明清现代英贤继,
铁胆安民笔作剑。
文物遗存惊世界,
保护点多四百三。
周原遗址佛光地,
考古殊荣载百年。
海内三宝青铜鼎,
佛骨舍利世仰瞻。
国宝禁行密码隐,
文明魅力韵无边。
自然风光无限好,
野河山上氧吧甜。
七星湿地休闲乐,
法门古刹盛名传。
明清古建风情厚,
博物馆藏岁月虔。
文旅融合新态展,
八方游客醉心田。
美食之乡风味足,
鹿糕馍美醋香鲜。
面皮筋道凉浆爽,
面食琳琅美誉传。
技艺传承惊四野,
社火转鼓乐声喧。
文光璀璨人才盛,
诗韵华章世代绵。
文化中心宏业建,
社团林立谱新篇。
乡村振兴农业旺,
现代工业勇登攀。
商贸物流通天下,
教育医疗绽丽颜。
贯彻方针谋发展,
扶风明日更娇妍。
后记《大美扶风》
文/杏儿海
金箔书业匠心筹,
扶风文化韵中求。
周原浩浩根基厚,
八百载文明启头。
古公亶父迁岐处,
周国兴基岁月悠。
青铜铸鼎铭青史,
甲骨遗文记事由。
山川灵秀情堪绘,
史迹纷纶笔欲留。
佛骨圣灵光熠熠,
圣地千秋德泽流。
贤士倾才寻旧典,
诸方助力解繁忧。
汉唐才俊风云聚,
班马华章耀九州。
图文并茂精编就,
岁月长歌意韵悠。
十章结构彰其美,
众志耕耘汗水流。
今付梓成传万户,
乡音故事耀千秋。
有茶相伴,才是诗意的生活
文/何俊峰
晨起,窗外鸟鸣声声,一壶淡雅的碧螺春在侧,茶烟袅袅升起,与晨光共舞,唤醒沉睡一夜的味蕾,日子由此温柔开场。午后,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古木茶桌上,一本未完的书旁,一盏刚泡好的铁观音,香气四溢,时光仿佛在这一刻静止,只听得到茶叶与水的私语。雨天,蜷缩于软垫之上,手捧一杯热腾腾的陈年普洱,雨滴敲打窗棂,与茶汤的醇厚交织成一首悠扬的曲子,心灵得以栖息。
星空下,一席茶会,友人围坐,紫砂壶中红茶沸腾,茶汤如红宝石般璀璨,笑语间,星光与茶香一同落入杯中,美好时光被细细品味。
花园一隅,樱花盛开时,一壶樱花窨制的绿茶,花瓣轻浮水面,茶色粉嫩,饮一口,花香与茶香交织,仿佛整个春天都在舌尖绽放。静谧午后,案前一张宣纸,一杆狼毫,伴随着一旁的龙井茶香,灵感在墨香与茶香中流淌,书画之间,尽是淡然与超脱。暮色四合,一盏茉莉花茶在手,花香与茶韵交织成夏夜的小夜曲,月光下,茶香似乎也染上了银辉,让夜晚变得不再寂静。闲暇午后,一盘精致的茶点旁,一杯金骏眉如琥珀般诱人,甜点与茶汤在味蕾上跳跃,生活的甜蜜与温馨,在此刻完美交融。
书斋之中,夜读至深,一杯浓厚的岩茶相伴,茶气升腾,与油墨书香交织,疲惫在这一刻消散,精神世界因茶而丰盈。秋风起,银杏叶落,泡一壶暖身的黑茶,茶色如秋日黄昏,醇厚的滋味中藏着岁月的沉淀,每一口都是对过往的回味与珍视。独处时,一盏白毫银针,其清雅如诗,茶汤清澈如镜,映照着内心最深处的平静,让思绪随着茶香飘远,归于内心的宁静。
清晨,竹林间,取山泉水,以竹炉煮水,泡一壶高山云雾,茶与自然完美融合,每一口都仿佛在品味大自然的原始与纯净,生活之趣,莫过于此。
山间小屋,雨后新茶,采自云雾缭绕的茶园,冲泡开来,茶汤翠绿如山间清泉,每一口都带着山野的灵气,让人忘却尘嚣。傍晚,海边栈道,一壶海雾青,茶色与海天一色相融,海风轻拂,茶香中夹杂着海水的咸香,心境开阔,仿佛与大海共呼吸。
茶室之内,一局棋,一壶乌龙,茶香与棋艺相得益彰,每一步棋都如茶汤般深邃,思考之间,人生哲理在茶与棋盘上缓缓铺开。林间小憩,携带便携茶具,泡一壶野生白茶,茶与自然浑然一体,呼吸间,茶香与林间的清新空气相互交织,心灵获得彻底的释放。
春日里,桃花树下,一壶桃花醉茶,花瓣与茶共舞,茶汤粉嫩如初恋,每一口都是对春的赞歌,让人心生欢喜,浪漫满溢。
夜深人静,一盏老六堡,茶汤如旧时光般深沉,独自品味,茶香中似乎有故事缓缓展开,让人在回忆与现实间游走,心安之处即吾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