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代画像砖上的鱼说起
原创首发
作者/申力(重庆)签约诗人
金牌主播 花之语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这是古诗人歌颂男女爱情之曲,是采莲时男女的歌声,又称和和曲。
在汉代画像砖中也有“采莲图”,莲池中看上去有一男一女坐在盆中,仿佛听到他们正在对歌,池塘里有很多鲤鱼,正像古诗中所描写的鱼在水中嬉戏的神态,一个东、一个西、一个南、一个北,真是一幅幅“风光不与四时同”的鱼米之乡,水乡人美好生活的写照。
鱼,这个主题,在中国图案上是生命力很强,流传很广,有很多的故事与传说,“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多么多情的诗句,万种深情,通过鱼,经过千山万水送到面前。见此情景,今天再读这首诗,仿佛这条鱼就在眼前。
人们由于相思,对鱼赋予一种人情味,韦阜的“长江不见鱼出至,为遣相思梦入秦”,戴复古的“天边鱼雁几浮沉”,都是因为盼望书信而把感情寄托在鱼儿上,“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簇簇”,古诗《白头吟》中借鱼喻男女求偶之情。
从汉代画像砖中的鱼身上,看到的意境之美,难以言表。杜甫对于鱼亦寄予深厚的感情,写出“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白水鱼竿客,清秋鹤发翁”,“凭几看鱼乐”等等有感情的名句,可见杜甫爱鱼之情是非常之深的。
关于鱼的民间歌谣、民间传说真是举不胜举。出土文物中的骨刻的鱼,石刻的鱼,玉雕的鱼,数量之多,造型精美、形态生动,是中国图案美术中的珍品,民间工艺美术家把活生生的鱼描绘得出人意料的生动,几笔就把鱼的神态活现在一个瓷盘中。一条、两条、三条配上水藻,画上浪花,叫人看了爱不释手,给大众的生活添了不少生机,正是杜甫的诗中描写的“凭几看鱼乐”那样的心情。
至于鱼与余同音,民间有不少属于吉祥语的图案,如吉庆有余,将一双鲤鱼结上一个磬,人们就明白它的意思了。鲤与利同音,年画中就有胖娃娃抱鲤鱼,称为得利图,可见图案之美不仅是形式的美,也浸透着民族的传统,展现了民间习俗。
作者简介
申力《明心文学》签约诗人!2023年度被评为优秀作者!笔名:申维希。重庆人,喜好涂鸦,曾在重庆文艺、星星诗刊等报刊杂志发表作品数百篇,在各种文学平台上发表作品数百篇。
主播简介
花之语《明心文学》金牌🥇主播!2022年度,2023年度被评为优秀主播!酷爱诵读,作品发表在多家网络平台。徜徉在诵读的海洋中充实而快乐,希望在诵读中,传达生命的情感,温暖人间。
【明心文学】以颂扬民族文化为基准,是为广大诗友与诵读爱好者提供的公益性平台!开拓创新,让文字在优雅知性的美诵中,插上翅膀飞翔在更远方。
【明心文学】创建于2021年,以孙立晶先生,朱京华女士所带领的团队,为作者,主播老师提供的一个可以展示自己的舞台。可以学之所用,可以让墨香在雅诵中飘扬,可以让来源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演变成文字,来诠释真正意义上的真,善,美!
统一的导语,规范的管理。三位一体式推广作品,真正做到诗与远方。
只要你有文采,不厚名家,不薄新人,只要你喜欢诵读,欢迎你加入【明心文学】敞开心扉说,吟诵文之乐,诗情画意琢,徽墨飘香落,笔下文佳作。聚贤纳才群英荟萃在【明心文学】!
投稿须知
1.投稿作品必须是原创首发作品。谢绝敏感话题以及违反投稿条例,禁止一稿多投,文责自负,本平台不承担任何责任。
2.关于稿费,除去都市头条占30%外,读者赞赏金额少于20元(含20元)不分配;赞赏超过20元60%为作者稿费,带有诵读的作品,赞赏超过20元(不含20元)作者40% 主播20%,40%用于平台运转和发展。
3.任何形式的集体链接,合集,等相关链接不分配!
4.文章发布七天后结算。第八天起,后续赞赏不再计算发放。
5.稿费以微信红包形式发放,请加总编微信,方便发放稿费。稿费红包24小时不领取,视为自愿赞助平台。
6.投稿视为同意此规则,诚邀广大文学爱好者投稿。诵读爱好老师来诠释吟诵!
7.投稿题材以现代诗,诗歌,短诗,微诗,散文,随笔,五言,七律,词……
8.来自网络的图片,如有侵权,请联系总编删除!
投稿请加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