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牛
文/韩林凯
张老头年近九十,却依旧生龙活虎。倒不是说他能够像年轻人那样能跑能跳,而是他干起活来比年轻人还有狠劲。
每年冬天,张老头就拿着镰刀和锯子,腰后别着斧子上山讨柴。他的斧子磨得锃亮,要是用指肚靠近刃口,感觉下一秒就要见红。张老头说只要人未老,就不能让家伙事生了锈。二百多斤的树干,他一口气从山腰扛到山脚,就这样他能上下几个来回,很难想象他枯瘦的身子如何爆发出这样的力量来。
张老头上山讨柴都要穿崭新的解放鞋,这时就有妇人笑他糟蹋鞋子,非要裹满黄泥不可。这时张老头呵呵一笑说:“穿新鞋子才更防滑,要是穿旧的上山摔了,岂不因小失大?”
等到劈柴时,他就脱去上衣,即使在冬天也不惧,他说穿着衣服会让斧头的准度下降。每劈一下,他胳膊上的肌肉就要明显一分,原来他不是枯瘦,而是精瘦。村里人见他这样就会说:“嘿,老家伙真凶啊,再活上十年不是问题。”这时张老头会很高兴。
事实上,张老头根本不用这么辛苦,他的儿子给家里安装了天然气,只是张老头执意不用。如今村里基本都建起了小洋楼,以前的土屋早已成为历史。村里的田地基本都荒废了,但张老头还种着田,一种就是十几亩,他不光种田自己吃,还要给儿子吃,剩下的全部卖掉给别人吃。
儿子劝他随自己去城里住,在村里太孤单。他却说:“又不是不能自理,管好你自己就行。”张老头的老伴早些年就不在了,儿子在外工作基本不回家,如今就剩他自个住在那两层小洋楼里。
村里人说张老头注定是个苦命人,没有享福的命。因为村里丧了老伴的,大多是妇人,所以寡老太太很常见,寡老头子却很稀奇。再加上张老头的黑色头发,八十多了,还不见白,这就预示着他还有生命力,阎王要他在人间多劳苦几年。张老头却说能干是他的福气,只要还能下地干活,人活着就有念想,就有盼头。
去年冬天,村里来了个老板,说要采购一批煤炭,于是村里人组成一支队伍上山烧煤。张老头也要去,但带队人不让,说他一把年纪不合适。张老头顿时就急了:“正因为年纪大,所以经验多,可以指导你们烧出上好的煤炭,要是论力气,我也不比你们当中一些人差!”大伙见状也就依了他。
“一二三,起!”大伙喊着号子将裁好的木头扛起。张老头丝毫不落下风,多年的讨柴经验让他游刃有余,知道怎么省力。可时间久了,张老头逐渐力不从心,他扶着腰,腰上传来的酸痛让他撑不起木头。众人纷纷让他去一旁点支烟休息休息,可张老头却犟上了。终于他将木头一点点送上肩头,可没走两步就身子一歪,木头滑落,人也一屁股坐在地上。
“哇呀!我老啦!”张老头竟坐在地上大哭了起来,像孩子一样。他一哭,嘴里的假牙掉了出来,张老头看见后,抽出背后的镰刀用刀背把假牙砸得四分五裂……
第二天清早,烧煤队的带队人来找张老头结算工钱,因为昨天张老头的表现实在不能够让他继续干下去了。带队人在门前喊了数声无人应答,推门而入,在一个小房间里发现张老头安静地躺着。带队人心头一沉,上前一探,发现张老头咽气了。
儿子得到消息火速往家赶,下午他来到了自己父亲旁边,发现父亲头发竟然全白了,原本就瘦小的身子如今更是缩成了一小团。儿子还发现床头边地上靠墙放着一把镰刀,刃口锈迹斑斑,像是许久未用。此外,儿子还在床垫底下摸出几沓钱,数了数,足足五万块。
儿子安葬好父亲,将整座坟用水泥修缮,与山上其它的土坟显得格格不入。坟前两侧还种了一排小树,从远处看这座山,第一眼注意到的必然是这座坟。村里有人感慨:“张老头终于过上了好日子啊……”
作者简介:
韩林凯,20岁,江西婺源人,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本科生在读。热爱生活,热爱写作,从文字间找寻心灵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