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担当,时代使命
——学习《习近平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有感
宋向辉
文艺,如同一盏明灯,照亮着人类精神世界的幽微角落;又如一阵清风,吹拂着社会文化的广袤田野。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恰似给广大文艺工作者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工作的发展明确了方向,开启了文艺繁荣发展的崭新航程。
“文学创作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这一表述形象而深刻。在创作的浩瀚星空中,想象是灵动的繁星,能点亮无尽的创意。然而,若没有大地的依托,繁星也只能是短暂而虚幻的流光。当下,一些创作者被浮躁之风裹挟,心浮气躁地追求速效,炮制出大量缺乏深度和内涵的作品。真正伟大的作品,必定扎根于现实的土壤。就像路遥创作《平凡的世界》,他深入黄土地的生活深处,了解普通民众的悲欢离合、奋斗挣扎,用朴实的笔触描绘出大时代下小人物的命运交响。他脚踩大地,收获的是无数读者的心灵共鸣。
尊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艺创作的基石。那绵延千年的文化脉络,如同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从古老的诗词歌赋到传统的戏曲绘画,从神话传说到民俗风情,每一个元素都是创作者灵感的源泉。《琅琊榜》这部电视剧成功的背后,是对中国古代权谋文化、士大夫精神以及传统礼仪的巧妙借鉴与深度挖掘。创作者们从传统文化的宝库中汲取养分,使作品散发出浓郁的古典韵味,展现出独特的文化魅力。
低俗之风,是文艺领域的毒瘤。当文艺作品流于肤浅低俗时,就如同乌云遮蔽了阳光,社会的精神生活将受到严重的伤害。“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这犹如一声声警钟,敲响在每个文艺创作者的心头。那些以低俗内容博眼球的作品,或许能一时哗众取宠,但终会被时代的浪潮所淘汰。真正的文艺,应当如同高山上的清泉,清澈而富有滋养生命的力量。
精品的精,在于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而要达成这一境界,必须以人民为中心,立足现实生活,彰显时代精神。《觉醒年代》做到了这一点。它聚焦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夕的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刻画了陈独秀、李大钊等一群先进知识分子的光辉形象。通过细腻的艺术手法,展现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和热血青年的理想追求。它紧扣时代脉搏,以人民的救亡图存为创作核心,在思想性、艺术性和制作水平上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引发了观众的强烈共鸣,成为一部有灵魂共鸣和永恒价值的作品。
文艺工作者们应承担起时代赋予的使命,用心灵去感受时代的心跳,用作品去书写人民的史诗。让我们谨遵总书记的教诲,在文艺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百花园繁花似锦,春色满园。
作者简介:宋向辉,笔名祥维、宋祥维。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教育硕士,客座教授。春泥国学院总策划,春泥诗社副社长兼莱西分社社长,莱西市作协副秘书长。《华中文学》古诗词总编辑,《中华精英文化》副总编辑,《世界诗人》副主编,《莱西文艺》编辑。在《诗刊》《中华辞赋》《参花》等刊物发表诗词1000多首,出版专著诗集三部曲《诗韵心语》等6本书,国家出版社出版29本书的主编,获得《诗刊》社举办第五届诗酒文化大会等十多个全国级大奖,2023年、2024年被评为“十大年度人物”,荣获“文学工程奖”称号、“全国首批文化学者”称号、“全国十大书香世家”称号、“全国五一文学奖章”称号。中央CCTV编辑总部授予《首届中华文学精英特殊贡献奖》官方称号。莱西市优秀教育工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