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头条]品赏贵州作家刘应举老师的佳作《晨间寄语507》「飘舞的剑」(7125辑)

晨间寄语
最近看到一个视频,正觉得有意思,不小心手指划动走开了。那上面很多人扛着大红旗、手拿小红旗,唱着《国际歌》,显得庄严肃穆,凭着宏亮的《国际歌》声,既亲切又有意义。我们是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一代。那时上政治课时,老师会按照《党章》上讲的:“工人阶级必须领导一切。”小小年纪,也有一种主人翁的感觉。因为,劳动创造一切,家长老师都教导我们,要热爱劳动。谁都知道马克思这句名言:“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要实现!”
这代人铭记的东西很多,尤其是爱党、爱国、爱人民,要做共产主义接班人。那时讲的是无产阶级、劳动光荣。后来,当我第一次在北京王府井大街,看到开始写着“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我以为看错了,或者是有人写错了,要么就是这些人胆子真大。然而,我们还在百思不得其解中,一场经济风暴已经席卷中国大地,改开了。
再后来的情况,我们见证得淋漓尽致,稀奇古怪的东西越来越多,接受也得接受,不接受也得接受,见怪不怪,几近麻木。而场景不一样的东西,又会让人耳目一新,为之一振。很长时间了,当那么多人唱起《国际歌》,人们以一种虔诚的姿态,沉浸在一种向往美好中,不仅又想起政治老师的深情描述,《国际歌》歌词里,写的是人类最美好的社会: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 也不靠神仙皇帝
要创造人类的幸福 全靠我们自己
我们要夺回劳动果实 让思想冲破牢笼
快把那炉火烧得通红 趁热打铁才能成功
这是最后的斗争 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这是最后的斗争 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
那个时候,吃的穿的虽然简单些,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近。现在物欲横流了,什么都有,但是人们的握手少了,富有与物少在对立,除了眼睛里的灰暗,还有一种鄙夷,各自为政。谁让93%以上的财富掌握在7%的人手里?而93%的人打工挣钱,似乎也不再感觉到劳动的光荣能到哪里去。
时代在变,人也在变。但是根植在人们脑海里的勤劳、勇敢、善行和温良恭俭让,让人们向往美好,渴求希望和幸福。这个社会再怎么变,人们也会对比,正气总会上升,自然要把“旧世界打得落花流水,奴隶们起来起来,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
在历史的革沿里,社会的进步,离不开人的思想改造,思想提高了,又会来一次更新的推动和改变,这是规律,也是动力。所以伟人说:“中国人民有志气,有能力,一定要在不远的将来,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这种“超过”是一种潜能,是必然!
新的一天,早安!
2024.1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