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聚珠海
文/陈远伦
秋日送爽,“ 港澳杯”中国最美的游记,在深圳举行颁奖典礼的消息,我第一时间告诉战友胡金德和张兴,他们热情邀请我领奖后一定去珠海相聚,于是,久违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珠海,一个环境优美的海边城市,大城市有的东西它有,大城市没有东西它也有。空气质量连续排在全国前面,实行政府福利红利最好的城市,全国首个12年免费教育的城市。与澳门只一水之隔。
与作家采风团分开后,我便与湖北的熊金玉、刘远翔,东北的黎世元,安徽的陶静,一同前往珠海後德会酒店。
当天晚上,胡金德、张兴主动联系,问我同行的作家有几人。当得知我们五个人同游,他们二人就各准备一辆车。
舒适的环境解除港澳游几天的疲惫,後德会酒店丰富的自助餐温养了我们的胃。早八点,战友张兴以军人的作风提前到达。并提前去加油站加了油。刚刚寒暄了几句话,战友胡金德满面春风,含笑间与我们五人握手欢迎。
记得,1994年初,民航第二飞行总队几名处级以上的干部。战友胡金德、张兴,便通过珠海市委组织部重点人才引进来到珠海。他们是珠海市的开拓者,也是建设者。
当我向大家介绍胡总,张书记的时候,大家崇敬的心油然而生。有敬佩、感动、佩服,还有温暖。
古稀之年的老人,放下官架子,亲自开车陪我们游珠海,这是怎样的一种战友之情,情深似海。
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天气由凉转冷,西风来袭,露气凝结成霜。可是,胡总、张书记的到来,犹如金风送暖。此时,艳阳高照,海面上荡起微微的波澜,蓝蓝的天上白云飘,一眼望去,高楼大厦,花团锦簇,海风送爽,珠海的秋天真美丽。
年轻几岁战友张书记,他的车上坐着三个美女。战友胡总领航,我坐右座,黎世元坐后。小车一前一后,沿着海边宽阔绿色的林荫大道行驶。战友胡总,思维敏捷,驾驭娴熟,根本看不出七十五岁的高龄。
没有到过港珠澳大桥、珠海城市阳台、珠海情侣大道、渔女景点、你就别说来过珠海!
我们第一站来到港珠澳大桥。站在观景位置上看过去,大桥像一条银色的项链,一头连接着澳门,一头连接着香港。珠海与香港澳门紧紧相连,血浓于水。珠海同香港、澳门在同一个经济圈共同发展。站在那里,我们照相留念。留住了那振奋人心的一瞬。
珠海歌剧院就在不远处,歌剧院特殊的贝壳造型,让人赏心悦目,印象深刻,拍手叫绝。在歌剧院前方,海风吹得美女们裙角飞扬,美丽无比。于是,我们多角度拍照,想把歌剧院别致的倩影,带回家乡去。
珠海渔女石雕像位于珠海市香洲区香炉湾畔。是1982年由著名雕塑家潘鹤等,根据南海渔民的美丽传说而创作。雕像坐东北向西南,高9.9米,重约10吨,由8件花岗岩石组合而成。渔女领戴珍珠,身掮渔网,轻挽裤脚,双手高挛着一颗璀璨夺目的珍珠,矗立在天然礁石上,与大海、奇石、蓝天构成和谐的景观。珠海渔女石雕像是珠海市市徽,是珠海的标志性景观,也是珠海经济特区和改革开放的见证。参拜鱼女的人,如过江之鲫,也可以用人山人海来形容。我们与雕像留影,只能见缝插针。
珠海城市阳台坐落在小山上,前面是喷水池,音乐灯光只有晚上有时间才能观看。
在珠海海滩,小车刚刚停稳,陶静、黎世元、刘远翔急不可耐地奔向海边。这里的海水与黄河水有一比,细细的沙滩,在海水的冲刷下,像金黄色的小米,在阳光的照耀下,更显得格外珍贵。美女帅哥,摆弄各种风姿拍照。他们完全忘记了张兴书记在“珠海市强记湛江鸡饭店”订了一桌丰盛的午餐,还在等待着我们呢。
阳光明媚,情侣大道沿着海岸线延伸,也许夜幕降临,才是她们的倩影漫步细浪的沙滩。
尽管我连续打了几个电话,他们三人依然忘记了中餐,沉浸在幸福的海边,微风吹拂的海边。中国的南海,永远都是迷人的地方。
酒店的二楼包间,张书记点了一桌的特色菜,让我们赞不绝口。大家都纷纷说“珠海的海鲜是全国最好的”。张书记特意准备了两瓶贵州好酒,由于时间紧迫,开车又不能喝酒,于是,我们只好以茶代酒,频频举杯,共祝老战友相聚。
新圆明园完全按照北京圆明园复制,地方太大,我们只好走马观花,没有充足的时间饱览圆明园之景色。
在胡总和张书记的再三提醒下,孙中山故居下午五点关门。我们只有急匆匆地坐上小车,极速赶往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故居,瞻仰伟人。
孙中山故居,位于广东省中山市翠亨村,坐东向西,占地500平方米,建筑面积340平方米。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孙中山兄长孙眉从檀香山汇款回来,由孙中山主持修建而成的。孙中山故居是一幢砖木结构,中西结合,是独具特色的两层楼房。一道围墙环绕庭院,楼房外立面仿西方建筑,红墙、白线、绿釉瓶式栏杆,上下层前廊施7个连续券拱。屋顶女儿墙正中饰有光环,下塑一只口衔钱环的蝙蝠。楼房内部设计,则用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
我们只能粗约地参观,很多革命历史记录,没有更多的时间细细参观。但是,先生的历史功绩却铭记在了我们的心中。
夜幕快要降临,在高铁站,我与分别三十多年的战友,依依不舍,挥手告别。那一刻,离别之痛总是在我心头缠绕。那一刻,我独自庆幸一生中与战友的珠海相聚。
相聚珠海,是短暂的,更是难忘的。
作者:陈远伦,微信名:旺草老牛,安徽省民航机场集团公司退休。 贵州绥阳旺草镇,古稀老人。写作是为了练脑力。贵州省诗歌协会会员,华人文学签约作家。
安徽省老年干部活动中心征文“新时代最可爱的人”获优秀奖。“遇见贵州。人间烟火抚人心。”获官方文学类优秀奖。
出版长篇报告纪实文学“血染的风彩”。作品散见各大网络平台。参赛作品,频频获奖。
首届“盛世华夏”杯文学与艺术作品大奖赛征文链接https://m.booea.com/news/show_3800557.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