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时刻都在出发
——为“一带一路”而作
作者:凌晓晨
一
我把世界地图对折,想象长安如何到达罗马
太阳的光束,紧紧追随着我的目光
从东到西,爬上无数山脉,帕米尔高原
昆仑山系,喜马拉雅 ,让阳光在叹息中沉默
我目光的焦点,注视如今的德黑兰,安卡拉
还有伊斯坦布尔的灯塔,历史的传说
在地中海的边缘,拍打着文化碰撞的漩涡
古罗马少女,身着透明的丝衣,在大街上炫耀
把元老院成员狂热的眼球,坠落到脚面
法国的贵妇人,让伏尔泰品尝已经煮过的茶叶
哲学的滋味,让卢梭喊出生而平等的宣言
我的注视和思考,穿越二千二百多年,拒绝遥远
与阳光同行,夸父追日的脚步太慢
太阳照在远古,在照耀今天,我更加繁荣的长安
长安,时刻都是丝路出发的地点
那些采桑养蚕的习惯,那些抽丝剥茧的手段
那些织绵绣缎的技艺,那些超越时光的语言
都是关中古湖中,来自遥远历史的演变
都是沉积着西域的风沙,黄河诞生的根源
长安的积淀,是在汉文化发祥的始端
成就中华文化,构建古代社会的标准和典范
我在一夜之间,攀爬阳光的界限
跟随丝路的脚步,体会当年长安的月光
让李白醉眠,又让杜甫受尽熬煎
或者大汉的胸怀,让霍去病的故事无法重演
如同世界意识,无法在自我的想象中饱满
每天早晨,从大唐西市起程的驼队
每天傍晚,从西域归来到达客栈的商贩
我复杂的思绪,接近人类最低的情感
喜极而泣的泪水,洒落在大漠戈壁雪域高山
二
西域的路径,往往与水有关
除了驼队,还有许多许多柴米油盐
包括羊群,架在货物担子上的大刀和弓箭
八千公里往复变迁,选择思想的延展
一双脚板,丈量意志、胆识和勇敢
许多许多,似乎与金钱少有关联
更加缺少,水意的温情和爱情的背叛
讲说故事,不能构成美丽的诗篇
悲伤和泪水,决择和判断,伴随智慧的梦幻
长河落日,闪烁不定的星光点点
一座座村庄,分隔跨越思念的路线
每一次交换,都承载着战争与和平的转变
长安和罗马,温暖梦乡,让生与死的概念
在中途的挣扎中,成为最后的晚餐
如果有人书写,人类难道不能增加经典
千年路程,大河汹涌在你我的心间
历史的面容,洗涤万里风波的吹送
无论溪流还是巨浪,精神流淌的方向
都生长着命运选择的光芒
长安的早晨,就是阳光的翅膀,飞向昆仑
每一次出发的驼铃声响,叩击着
告别的苦难和悲伤,以及少女时尚的门窗
我的目光,不由自主关注越南迪石这个地方
乘船出海,横越地峡,向印度洋进发
斯里兰卡,有迎候中国人的海岸沙滩和土著草房
来自长安的耕种和收获,祈求水文明的吉祥
路始于出发,最终平安的传达
长安的词汇中,没有掠夺侵占的愿望
更没有奴役和殖民的意想,哥伦布梦想到达中国
探险掩饰了,他出发时无限扩张的武装
三
寄语未来,我在长安的城边,仰望先辈的辉煌
一路向西的愿望,是从长安出发
我的准备,每天都在继续
是在等待,长安强大的模样
我心中时刻变化的长安,沐浴二千多年的阳光
仿佛多次彻底的洗涤,在裂变中纯粹
中华文化的滋润,养育着我梦中
长安红色的躯体,我明白一个伟大的根本
我在想,长安是一个巨大母体,她的孕育
在亚太和欧洲之间,形成自己的血脉
长安是永结的脐带,割断自己,不忘初心
任何信息的回归
都是鲲鹏展翅的准备,扶摇九万里,决非比喻
长安出发的理由,潜藏着飞翔的真正意味
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闪耀人类母性的光泽
平等和平,文明共鉴的坚强根本
政策相通,需求中理解自我的定义
道路联通,交流的阻遏化解语言的分歧
贸易畅通,交换有无成为尊重的前提
资金融通,互助合作的礼让在契约中永久传递
民心相通,构建世界大同消除战争的存疑
我举起的花朵,没有一枝独秀的原因
每天,长安的出发,胸怀着将要出生的命运
东边的亚太,被日本美国割据
欧洲共同体利益,峙立风雨凄凄的暗泣
东北亚的孤立,中亚被摧毁的掩体
我心目中的所有,以及被诅咒的专制
自由的资本,奴役人性的作为
促使我和我的周围,高举红色的旗帜
信仰来自文化的传递,来自一个不可改变的
我的永久性的选择
长安,时刻都在出发,是我的命题
无法改变基因,去完成一个被奴役的经历
自信远古继承的良知和智慧,已经完全孕育
如果说,风的吹送能够诞生黄河和中国
仍然可以说,哺育在东方精神的风俗
还原了我,时刻出发的所有心理准备
欧亚大陆桥上,八千公里
展开的区域路程,以及一切笑声的给予

【作者简介】
凌晓晨
男,陕西永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水利作协诗歌委员会主任,西京学院客座教授,咸阳市诗歌学会会长,咸阳市职工作协副主席,高级工程师。有1400余首诗歌在《人民文学》《人民日报》《诗刊》《星星》《绿风》等刊物发表,诗歌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大奖。出版诗集《黄土色泽》《水荒》《火眼睛》《殿堂》《金属记忆》,入选34本诗歌选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