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凭啊,文凭
权 郁
若言一张纸,能压得人喘不过气,众人定觉是无稽之谈,可这却是我们这代人刻骨铭心的经历,此纸即为文凭!

这几日为高三备战高考的小孙子张罗饭菜,瞧着他整日一头扎进书堆,如痴如狂,那股子专注劲儿,令我心中泛起层层波澜,不禁追忆起自己当年为了那纸文凭艰难跋涉的求学之路。
我们这代人的求学之旅,简直就是一部布满荆棘与磨难的传奇。小学刚毕业,便响应祖国召唤奔赴安康,投身到襄渝铁路的建设中,与铁道兵部队并肩作战。在那条件极为艰苦的建设工地上,我们学生连的战友们,以稚嫩的双肩勇挑三线建设的千钧重担,不惧艰难险阻,无畏流血流汗。青春的热血与汗水尽情挥洒在秦巴腹地,然而,学校的大门却在身后悄然紧闭,我们失去了在校园里继续学习的宝贵机遇,知识的短板成为心中难以抚平的伤痛。待三线建设结束,被分配到工作岗位,才深切领悟到文凭的举足轻重。尽管工作中拼尽全力,成绩斐然,可只因少了那纸文凭,每逢加薪、评职称之时,仿若有一座大山横亘于前,只能无奈地看着良机擦肩而过。
心中的不甘犹如野草般肆意疯长,我毅然决然重拾学业,誓要拿下文凭!好不容易盼来恢复高考,命运却似顽童般捉弄人,孩子恰在此时呱呱坠地,家庭的重责如同一座沉甸甸的大山,压得人喘不过气,迫使我们不得不做出痛苦抉择,只能全力支持先生先行考学。在他挑灯夜读、全力备考的日子里,我默默在背后撑起一片天,承担起照料孩子与操持家务的重任。每当目睹他于深夜在书桌前专注苦读的背影,我便深知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皇天不负有心人,他最终以优异成绩叩开了西北大学激光物理系的大门,成为班上年龄最大的学生。送先生前往学校报到的那天,望着那美丽的校园,心中竟泛起一丝难以名状的失落。

1978 年 2 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应运而生,如同一盏明灯,通过远程教育的方式,为广大社会成员开启了一扇知识的新窗。我欣喜若狂,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紧紧攥住这来之不易的机会。我们都在为家庭的幸福和自身的未来奋力拼搏,只是选择的求学路径有所不同罢了。
忆起电大的学习历程,宛如一场漫长而艰辛的逆水行舟之战,其间的艰难困苦,实在难以用言语尽述。入学之初,那堆积如山的教材与资料,好似一座座高不可攀的险峰,矗立在我面前,令我真切地感受到那沉甸甸的压力。但我从未言弃,无数个夜晚,我一手揽着哭闹的孩子,一手紧握着书本,在孩子的啼哭声与昏黄灯光交织的背景下,艰难地追逐着知识的曙光。
电大的课程编排广泛且深邃,涵盖诸多领域,每一门课程都似一片亟待我开垦的荒芜之地,又仿若一片神秘莫测、迷雾笼罩的原始森林。当夜幕降临,他人皆如欢快的鸟儿归巢休憩之时,我才刚刚开启学习的引擎。家中那一方小小的书桌,瞬间化作我与知识鏖战的战场,灯光下,我常常一坐便是数个小时,目光如炬,紧紧锁定书本,逐字逐句地将攻克的知识点铭刻于心。我时常对自身能力产生怀疑,生怕跟不上学习的节奏,可心底那股倔强却在振臂高呼:“绝不放弃,这是改写命运的契机!”彼时的我,恰似在狂风暴雨中死死抓住船舷的水手,无论惊涛骇浪如何肆虐,都绝不松开希望的缆绳。

作者权郁当年的照片
考试的压力更是如泰山压顶,令人几近窒息。每一次考试临近,我都仿若置身于硝烟弥漫的战场,那考场好似古罗马斗兽场般充满紧张与残酷。复习资料铺满桌面,我一遍又一遍地诵读重点内容,演练模拟题,直至夜深人静。在复习《文学概论》时,需牢记众多文学流派、作家作品特色等内容,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仿佛化作一群调皮捣蛋的小精灵,在我眼前蹦跶嬉戏,刚记住这个,那个便悄然溜走。那时,睡眠成了遥不可及的奢望,精神始终处于高度紧绷与紧张的状态,如同拉满的弓弦,一触即发。每次踏入考场,都能清晰的感觉到心脏在胸腔内剧烈跳动,仿佛要破膛而出,恰似一只被困牢笼、急于逃窜的野兔。
电大的岁月,是忙碌与疲惫交织的时光画卷。我宛如一位在黑暗中摸索前进的行者,分秒必争,牺牲了无数休息时间,与困倦和劳累展开殊死搏斗,最终成功斩获那张来之不易的文凭。彼时,众人皆言电大入学易,毕业难如登天。我们机关报名者多达四十余人,然三年后顺利毕业者仅有 7 人。我因“文革”期间赋闲在家,有幸饱览父亲的大量藏书,积累了一定知识底蕴,才得以在电大的学习与考试中披荆斩棘。那个特殊时期,文革后首次出现这样获取文凭的机遇,众人皆视若珍宝,竞争之激烈,相较如今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有过之而无不及。电大的学习为我后续的发展筑牢了根基,那是一段在困境中坚守、于压力下奋进的难忘征程。
而后踏入电视台工作,任职综艺部主任,面对麾下众多高学历的研究生记者,“外行难以领导内行”的压力如影随形。于是,我毅然决定进一步学习深造,我报考了西北大学中文系研究生班。白天周旋于电视台的繁忙事务之中,夜晚则在台灯下与书本展开鏖战。无数个日夜,我在知识的浩瀚海洋中艰难泅渡,攻克一道道难题,抵御一次次疲惫的侵袭。历经三年的苦学钻研,终于成功摘取研究生学历的桂冠,在电视台稳稳立足,并收获赞誉。
当年攻读研究生时,我已四十多岁,每次与那些青春年少的学子同堂上课,心中五味杂陈。望着他们朝气蓬勃、青春洋溢的面庞,我既满心羡慕,又略感自卑,仿佛一棵在萧瑟秋风中枝叶渐黄的老树,孤独地伫立在一片生机盎然的新苗之间。

学习过程中的孤独寂寞亦相伴始终。四周鲜少有可随时交流切磋的同窗学友,遇到问题时,唯有独自反复思忖、查阅各类参考书籍,那种无助之感,恰似独自在黑暗幽深的洞穴中摸索探寻。尤其是在筹备撰写毕业论文时,为确保论据精准完备,我常常需在图书馆中耗费大量光阴,于浩如烟海的书籍里寻觅蛛丝马迹。那些周末,本应是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的温馨时光,我却只能背着沉甸甸的书包,穿梭于图书馆的书架之间。图书馆内寂静无声,唯有自己的脚步声和翻书声回荡耳畔,我在一排排书架间徘徊往复,手指轻轻滑过一本本布满灰尘的书籍,心中满是对知识的炽热渴望与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宛如一位在茫茫沙漠中苦苦寻觅绿洲的行者,同时亦夹杂着对自身这般艰辛努力的无奈与自嘲。
在一次次严苛的考试中,我端坐于教室,四周皆是年轻学子奋笔疾书,而我却深感每一道题都似在考验我的年龄与精力,那种难以言表的酸楚涌上心头。我不禁暗自思忖,为何在这般年纪仍要与年轻人同场竞技?但答案旋即清晰明了,这是我对知识的炽热执着追求,是为了弥补曾经错失的机遇,仿若一位在夕阳余晖中奋力追逐最后一缕阳光的夸父。
无论是电大的学习磨砺,还是后续的研究生深造经历,所有的辛勤付出皆换来了累累硕果。通过学习,我系统地构建起多学科知识体系,犹如掌握了一把把开启广阔世界之门的钥匙。这丰富的知识储备,使我在工作中处理各类复杂事务时更加得心应手。譬如在电视台策划节目时,我能够巧妙运用所学的文化知识与管理理念,匠心独运地提出极具创意与可行性的方案,赢得同事们的一致认可与赞赏,宛如一位经验老到的舵手,引领团队在波涛汹涌的传媒海洋中破浪前行。
这些学习经历还全方位地锤炼了我的自律能力与自我驱动力。在缺乏外界有力监督的情境下,我学会了如何科学合理地规划时间,怎样自我激励鼓舞,如何在困境中笃定坚守目标。这种内在的成长与蜕变,对我个人的性格塑造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使我在面对生活中的重重困难时,亦能坚定信念。勇往直前!它绝非仅仅是一张文凭的获取,更是我人生旅程中一次具有非凡意义的成长跨越,为我之后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如磐石的基础,恰似一座熠熠生辉的灯塔,照亮我未来前行的漫漫征途。

如今,目睹小孙子为高考全力以赴,我深知他承载的期望与压力。时代虽已变迁,他们坐拥更为优越的学习条件、更为丰富的教育资源,然而那份为梦想拼搏奋进的执着精神却一脉相承。我定会将我们这代人的故事娓娓道来,让他明晰,无论身处何种艰难困境,只要心怀梦想并矢志不渝地为之拼搏奋斗,定能跨越重重险阻,抵达成功的彼岸。我亦坚信,他必将在属于自己的考场上,挥毫泼墨,书写出属于他们这一代人的辉煌篇章,向着绚丽美好的未来奋勇疾驰。
槛外人 2024-1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