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
老连长的风采
作者:朱万祥
审稿:杨新文 李松林
马忠玖 申小国
王振保 张东保
王春治 刘朋岭
程祥太 马顺清

八0八团战友侯少功,王春治,杨成林,王进生到山东看望首任通信连老连长李秀廷的合影照

首任连长李秀廷的近照
通信连第三任连长张洪臣,第四任连长付金佩在未任连长时的珍贵照

通信连第三任指导员李松林的部队风采照

通信连副连长申小国,战友王春治,李文玉,张毛桃等前往新乡市看望李光明,赵庆云,朱万祥战友的合影照

2016年3月7日通信连战友在焦作多氟多合影照
老连长的风采
作者:朱万祥
审稿:杨新文 李松林
马忠玖 王振保
申小国 刘朋岭
王舂治 张东保
程祥太 马顺清
1969年4月16日新兵集训结束后,我有幸被分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字184部队通信连通信排载波班,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我从当兵到退役,历时10年另6个月,在此期间历任连长有孙化敏,张洪臣,付金佩三名《实际还有首任长李秀廷共计4位连长》。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字184部队通信连是1968年组建
的连队。首任连长是李秀廷,他提任八0八团三营任营长后《后又提任八0八团付参谋长,副团长》职务,孙化敏由付连长提任连长,孙化敏连长1970年秋复员后,张洪臣从发信排长直接提任通信连长,1971年下半年张洪臣连长复员后,付金佩从收信排长直接提任通信连长,并又历任九年。
通信连自1968年至1979年10月间,历任连长李秀廷,孙化敏,张洪臣,付金佩,历任指导员有冯天刚,顾细坤,李松林,何振华,李保林,历任付连长有孙化敏,梁青臣,艾汉臣,王振保,张晓忠,申小国,历任副指导员有顾细坤,李松林,朱运忠,申小国,郭贤炳,孙积道等连首长,他们都为通信连建设做出了最大努力和贡献,借此,我向各位连首长表示热烈地祝贺和感谢!同时,我要忠心感谢历任连首长对我的关心与照顾,培养与教育,才让我从一个农村青年,成长为一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并先后入团,入党,提升军官,又历任班长,给养员,司务长,有线技师,修理所长职务。
通信连历任的各位连首长都非常优秀,但今天笔者重点叙谈一下孙化敏老连长的风采趣事,还望其他三位连长和历任连首长们见谅!
人这一辈子,要交往许许多多的人,但真正能刻骨铭心记住的人为数不多。我当兵时的老连长孙化敏就是一个令我今生难以忘记的人。
我的老连长孙化敏,河北籍,58年应征入伍,中等个头,脸庞黝黑,声音宏亮,沉着稳重,是个妥妥的河北汉子。我新兵下连后,他已提任连长,当时虽然才三十刚出头,但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老的多。尽管老连长相貌略显老一点,但仍然焕发出青春的光彩。结结实实的身板,折射出军人的刚毅。
老连长为人正直,平和低调,但工作大胆泼辣、带兵十分严厉。他在连队任连长的两年里,工作干得非常出色,无论是军事训练,还是行政管理,各项工作都走在全团的前列。通信连队曾被八O八团党委评为四好连队,时任副指导员李松林代表连队曾到昆明军区参加表彰大会,回到连队在团政治处宣传股干事李绍谷陪同下,曾到各营连,司政后三大机关巡回演讲汇报表彰大会盛况,曾受到团首长及各营连官兵的点赞!由此,大大提升了通信连在总字184部队的知名度……
笔者借此,为通信连官兵点赞!为时任李松林副指导员点赞与喝彩!为首任老连长李秀廷点赞与喝彩!老连长带兵有方,他总是把兵带得呱呱叫,战士个个像小老虎,全连官兵特别佩服他雷厉风行的作风,尤其是抓连队管理和训练,老连长有一套可行的办法,他擅长从基础抓起,一步一个脚印。他平时有一句口头禅“平时不流汗,战时多流血”。
1969年下半年,孙连长带领通信连官兵在曲江河边水泥制瓦任务中,架线排班长王春治发现曲江河中飘浮一个人来,王春治班长,刘相顺技师,任登儒战友先后和衣下水搭救曲江公社桥头村老乡黄家有,因刘相顺技师救人心切,忘记了自已不会游泳,差点丧命,幸亏任登儒战友下水及时,刘技师才免遭一难。
王春治,刘相顺,任登儒三位战友奋不顾身救人一事,孙连长积极建议召开连务会议,决定将其三位战友救人事迹上报八0八团党委,王春治,刘相顺荣记三等功,任登儒受到团嘉奖一次,王春治班长还被连评为连五好战土,通信连,八0八团,总字一二二部队,第二炮兵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王春治班长并进京参加了第二炮兵召开的积代会,孙化敏连长和夏全德班长还介绍王春治班长加入了党组织,他后又提任通信排长。
孙连长带兵的原则是,"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一切从实战出发"。 1969年6月中旬的一天早上,孙连长吹响了紧急集合哨,本次紧急集合与往常不同,要求带褥子和雨衣,所以,全连官兵听到紧急集合哨音后,按要求打好被包,带上枪支并到指定地点集合,孙连长集合好队伍宣布:"接团部命令,要求我们通信连集体执行一项特殊任务,并乘坐"11"号汽车前往",接着他下达口令:向右转,起步走……,全连官兵整装出发,当我们急行军走了5公里路时,在西山坡下集体吃饭休息时,接力排六九年新乡县兵张成先问,孙连长你不是说让我们乘座"11"号汽车吗,我们走了10里路啦,怎么还没看见汽车影呢?孙连长带着微笑并拍着两条腿说,我们那个不是"11"号?全连官兵听孙连长一说,轰场大笑,原来是这么一回事……接着,我们又徒走10公里到达了团高大农场,原来是集体执行义务劳动任务……
老连长刚正不阿,性格耿直,始终如一地按照组织原则办事,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在任连长期间,他严格按照部队条令条例及规章制度办事,不管是谁,只要违反了纪律条令,就要受到严肃处理,对事不对人。记得有一次,一名战士吃晚餐时,将剩下的半个馒头扔进了泔水桶,这一现象恰巧被老连长发现了,老连长当即责令让这名战士从泔水桶中捞出半拉馒头给吃了。随后,他又集合全连官兵在饭堂门前进行艰苦奋斗、节约粮食教育。至此,连队再没有出现粮食浪费的现象……
老连长孙化敏还有一个"通信连神枪手″的美誉。1969年上半年,孙连长带领通信排,接力排全体官兵手枪队到西山坡下边进行手枪实弹射击考核,我曾记忆犹新。通信排总机班六八年温县兵李全友手枪五发子弹全部脱靶,于是他就当场报告,"报告孙连长,我的手枪有问题",孙连长接过李全友打靶射击的手枪,压弹夹五发子弹,他举枪瞄准连射五发子弹,我们班副班长马顺清验靶报告结果为48环的成绩。当场的李全友和在场的通信排,接力排手枪队全体官兵拍手为孙连长称赞叫好,从此,孙连长"神枪手"的美誉在全团传为佳话。
老连长任职期间,当时连队上百人,可以说,全连官兵没有一个人不敬重老连长,没有一个人不佩服老连长,没有一个人不害怕老连长的……
1970年元月5日凌晨一时10分,云南省建水县曲江公社欧营学校驻地发生了七点八级大地震,当地震发生后,他和时任副指导员李松林自救脱险后,又和载波班副班长马顺清等战友从床下救出指导员顾细坤,孙连长召开紧急连务会议决定,因顾细坤指导员左腿砸伤留守连队展开自救互救,他和李松林副指导员分别带领连队官兵到欧营村驻地救老百姓脱险,全连官兵在孙连长,李副指导员的正确领导和指挥下,我们用双手奋战10个小时,营救出当地老百姓数百名,尤其是修理所有线技工原国庆战友,他受副指导员李松林指派,他为救一名三岁男童生命,只身一人身抱男童跑步往返五公里到曲江公社卫生院救治,当他安全把男童交给受伤的父母手中后,男童父母双双跪倒在地,感谢解放军叔叔救儿生命之恩,并当场把儿子的姓名改为"沈拥军"。李副指导员还带领通信排战友救出了团司令部作训股萧参谋……
当我们通信连官兵营救出驻地欧营老百姓返回连队时,清查人数发现少一名站岗的,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黄陵公社六九年架线排兵任洪远战友,因此,全连官兵分头迅速行动,后在欧营学校通信连伙房塌方的废墟中找到任洪远战友,他抱枪而生命处于危及关头,并采取及时救治无效而牺牲。事隔半月,任洪远的爱妻来信报喜,说他喜得儿子……但是,任洪远老乡老战友与本次地震遇难的22位战友与家属已集体安葬在八0八团老五营后山上烈士陵园。这就是当兵人职责所在,也是爱的奉献鉴证。
孙化敏连长根据任洪远战友在站岗期间,履行职责和义务,他是向连首长汇报地震信息后,在返回途中,路经伙房处余震遇难的,所以,组织召开连务会议,决定把任洪远战友抱枪而牺牲的先进事迹上报团党委,并经团党委研究决定,任洪远战友为烈士,并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时发优抚金180元……
老连长为人真诚,处事公道,一身正气。他经常教育官兵,一定要本本分分做人,踏踏实实干事。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时时处处为战士考虑,为下属担当,每当连队有重大、危险、急难任务时,他总是第一个冲在最前面;他对战士严格要求,对工作一丝不苟,有时显得过于严厉,甚至“无情”。但平时生活中,他又是一个心地善良、关爱战士的人。连队不管是哪个战士病了,他总要来到战士的宿舍亲自查看嘘寒问暖,并吩咐炊事班做好病号饭,送到床前……
1969年新兵下连队不久,给我配发了五四式手枪,因本人处于好奇心,爱护手枪有佳,因违犯擦枪操作规程,引起手枪走火事故,当天晚上,孙连长借连晚点名之机,提名对我进行了批评。我无话可说,完全接受连长批评。我又主动在班务会议上做了口头检查……
当我的老排长马忠玖与连文书程祥太,架线班长朱怀占到北京七机部支左走时,马忠玖老排长处于信任我,他把自已配戴的五四式手枪交给我管理后,在一次连队集合看电影时,我左挎一支手枪,肩背一支半自动步枪,当场被孙连长发现纠错,后让我把手枪交给通信连新任文书封玉高登记管理,孙连长对此事并没有严励批评,借此,表示感谢!
孙连长也是一个热心肠人,乐于助人,对战友如同对兄弟一样,据我获悉,孙连长和顾细坤指导员当过我的老班长刘朋岭入党介绍人,孙连长和夏全德班长当过王春治战友的入党介绍人,所以,孙连长对战士不但在生活上体贴照顾,而在战士政治进步上关注与关心。
我们连在欧营学校驻扎时,我亲眼目睹孙化敏连长,顾细坤指导员,李松林副指导员每日三餐饭,与战士一样,自已拿碗排队打菜吃饭,从不搞特殊化,同时还能与战友们打成一片,因连队没有饭桌,都是打好饭菜自觉围成圆桌形就餐,我亲眼目睹孙连长等连首长一日三餐都和各排战士们轮流在一起围堆蹲在地下共进早餐,午餐,晚餐,所以,下边战友们的情况,孙连长了如指掌,因通信连刚建立,党员同志少,所以,他就积极承当战士入党介绍人,为战士政治进步广开绿灯……诸多战友们为孙连长点赞!
孙连长是在1970年秋复员的,他是全团复员干部中的标兵,也是我学习的榜样。别人转业复员就要准备包装箱和家具等,但孙连长复员走时,就背了一个被包和一个手提包。他走时,硬要只身一人背着被包步行到曲江汽车站坐汽车走,时任指导员李松林请示团首长同意后,随派连摩托班长周杰峰并一同坐车送孙连长到曲江汽车站,他临上车前告诉李松林指导员:"部队是个大学校,供当兵人锻炼成长,但管饱不管老,早走比晚走好"。此话颇有一定的哲理……
1974年8月份,我奉团曹付参谋长命令,让我探家专走西线到西安市炮校"调查我连一名某干部在西安炮校学习结束,回温县探家是否存在超假问题"。所以,我起程到昆明关上招待所,找到郑所长购买昆明至西安市的卧铺票,他问我是否认识八0八团通信连长孙化敏?我即回答,孙化敏是我的老连长,此时,郑所长打开了话闸,说道孙连长复员走时的风采趣事……
孙化敏连长复员走时,路经总字一二二部队昆明关上招待所,他找到郑所长,登记了住处,然后,孙连长把一个小手提黑提包交给郑所长代为保管,当时孙连长说,"老郑我有个小黑手提包交给你,里边装有一双旧皮鞋,暂放贵处,我走时找你取"。为此,郑所长接过手提黑提包,就顺手扔到了招待所登记室床下边……当孙连长拿到卧铺票走的当天,找到郑所长取手提黑提包,郑所长用竹杆将手提包弄出来,交给了孙连长,孙连长借登记室无人时,打开手提包内的旧皮鞋,又打开旧报纸一看,郑所长的魂都吓飞啦,原来孙连长的复员费全部都在鞋内存放,幸亏保管完好无损,郑说:"孙连长你的心真夠大,你对我太放心啦,我还以为就是一双旧皮鞋,就随手扔到了床下边啦……孙连长接着说,我信任你才把贵重物品交给您的,走吧,咱到饭店吃个便饭,今天我请客,郑所长也不好意思推辞,两人随到招待所西边小饭馆共同饮酒,郑所长为孙连长复员返乡喝酒饯行……
据通信连战友群群主王春治回忆,孙化敏连长是根据当时部队干部复员政策复员的,没有安排工作,为此事,孙连长曾两次返回部队诉说此事,但最终无果,后来邓小平出来工作后,一举解决了部队一九七四年以前复员干部的安置问题……
我记忆在1971年我任连队司务长时,孙化敏连长又是提着复员走时的小黑提包,到部队诉说有关安置工作问题?当他在团政治处将事办妥后,他就手提黑提包从团政治处步行到曾经战斗过的沙坡通信连,先找到了时任副指导员申小国,而后,申小国副指导员到司务处找到我说孙连长来连队啦,我听到此消息,我即安排炊事班长唐义礼中午炒几个小菜招待孙连长,记忆是申小国副指导员专门跑到团服务部买了一瓶白酒,中午在连部招待了孙连长……
回顾我的军旅生涯,老连长始终如影随形陪伴着我成长。五十五年来,我无论走在那里?无论在什么岗位上工作,老连长始终是我学习的榜样,我每走一步都记着老连长的谆谆教诲“站排头,当尖兵”。榜样,可以是伟大的,也可以是平凡的。榜样是一种力量,传递给我们正能量;榜样是一盏明灯,指引着我们前行的道路;榜样是一面旗帜,鼓舞着我们奋勇向前。感恩你,我的老连长,我的好兄长孙化敏,我永远学习的好榜样!
并借此机会,感谢通信连首任连长李秀廷,指导员冯天刚,第二任连长孙化敏,指导员顾细坤,第三任连长张洪臣,指导员李松林,第四任连长付金佩,指导员何振华,李保林对我的关心照顾,教育培养,让我入团,入党,提任司务长,后又改行当技师,提任修理所所长职务,安全顺利幸福快乐在通信连度过了10年另6个月的美好时光……
最后,祝愿我的老班长刘朋岭,马顺清,老排长马光才,马忠玖,申小国,通信连历任连长,指导员,付连长,副指导员暨通信连所有官兵们身体健康,全家幸福安康!并欢度夕阳,携手并进奔小康!
祝孙化敏老连长健康长寿,全家幸福平安!祝通信连退役官兵身体健康,开心快乐!事事顺心!全家平安健康!
当文章落笔时,我要感谢担任此文的审稿人,感谢封丘著名诗人高级农艺师杨新文老师,感谢老领导李松林的大力支持,感谢我的老班长刘朋岭,马顺清,老排长马忠玖,副连长申小国,王振保,张东保,文书程祥太战友,尤其要感谢通信连战友群群主王春治战友,提供照片和文字信息,感谢陈绪福战友提供照片,感谢战友黄家永,齐国欣提供纠错信息,借此,笔者表示忠心的感谢!
2024年12月17日

作者简介:
朱万祥,男,中共党员,初中肄业,退休警官,原籍河南封丘,驻新乡市凤泉区,文学愛好者,擅长诗词自由体、散文等创作,近年上网发表文章100余篇,退休13年,著书13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