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铁山的左邻右舍
——童年故事系列之一
◎王琴 网名励志婆婆弯弯

【首发 杨姣娥工作室】
(1)
我七岁时住在黄石铁山矿山路。
我家左邻是一家上海人,男主人叫李阿宝,是个独子,他的母亲还不到50岁,头发却已经全白,左邻右舍老老少少全叫她白发婆婆。
她非常迷信,非常守旧,有一年夏天碰上了月全食,她窜东家走西家说这是天狗要吃月亮,动员所有的小孩子都在她家的院子里对着月亮跪拜,还要异口同声地高声祈祷:“南无阿弥陀佛!”
过了一会儿,月亮真的出来了,白发婆婆笑容满面地说这就是祈祷的结果!
真没想到我们小小的年纪也能造福全人类,我顿时对这位白发婆婆非常的敬畏!
她的大孙女叫茜茜,比我小两岁。孙子叫海海,与我大妹荣荣同岁。老三老四都是女孩子。
茜茜的妈妈叫美珍,长得很漂亮,喜欢唱越剧,而且唱得非常好。我虽然听不懂,但凭她的表情和曲调也让人感动万分。
她最爱唱祝英台的一段:“梁兄呀!劝侬早来侬不来,严父收了马家财,劝侬早来侬不来,小九妹就是我祝英台……"她唱着唱着便完全进入了角色,唱得珠泪滚滚,害得我和我妈都陪着掉眼泪。
从她唱”梁兄呀!"的越剧段子里,九岁的我听懂了相爱的男女面临着生死离别是多么悲惨的事情。
有一年大年初二,茜茜的妈妈不知为什么与白发婆婆吵起架来,白发婆婆便叽里咕噜地骂媳妇:"战上海的时光,侬是自己跑进阿拉家中来格......"
茜茜的妈妈一直都为这件事懊恼不已,因为出嫁那天,婚纱都穿好了,就是找不到汽车。
原来解放军已经进了城,正在进行巷战。当时谣言四起,人心惶惶,她只好自已一个人从城里的娘家跑到郊区的婆家。
这又有什么错呢?可守旧的婆婆一遇什么不顺,就马上翻出这个病根!茜茜的妈妈受不了,便回敬婆婆几句:"寡妇脸,寡妇心,克夫克子克男丁......."
这恰好也是白发婆婆的痛处:阿宝两岁时便没了爹,是白发婆婆守寡把阿宝拉扯大并为他娶妻生子,吃了千辛万苦,本应该成为媳妇的“楷模”,可媳妇竟在大年初二咒她"克夫克子克男丁"?
迷信的她如何肯善罢干休?!
于是,婆媳俩便扭打在一起。.阿宝怎么劝都劝不住,急得蹲在大门口嚎啕大哭,":让我去死吧!我死了你们都好了!!"
这不但吓坏了茜茜和海海,也吓坏了那婆媳俩,她们停止了扭打,也停止了争吵.......
同年五月份,春寒乍暖,好几个上海老乡来约阿宝去老铁山一个大塘里摸螺蛳,这玩意儿下江人特爱吃。白发婆婆盛了一碗稀饭叫儿子吃,这哪能叫稀"饭"?!叫米汤还差不多!
阿宝喝了一碗就走了,白发婆婆追出去好远还在喊:"阿宝也!侬要早点归家哉!!阿姆中午烧萝卜干饭侬恰爽!"
那天上午,我领着茜茜和海海在他家的大铜床上唱戏,我也学着茜茜的妈妈唱着::"梁兄呀!!梁兄呀…….."下面的段子我也不会,就这么一个"梁兄呀"我就唱了几个小时。左邻右舍的小朋友围着我认真负责地看戏,没有谁会感到厌烦。
快吃中饭的时候,一个浑身湿透的上海人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叽里咕噜叽里咕噜地对白发婆婆说了几句什么,此刻的白发婆婆正在淘米,只见淘米的钵子从白发婆婆的手中滑落,米洒了一地.……
(2)
茜茜和海海好像觉得家中出了什么大事,立即跑过去围住奶奶。我也很识趣地赶紧从她家的大铜床上溜下来,站在大门口向里面探头探脑。突然觉得我的身后有些乱糟糟的:一群浑身透湿的上海人抬着早己停止了呼吸的李阿宝回到了家里……
茜茜的妈妈闻讯从外面赶了回来,婆媳俩同时扑过去撕心裂肺地哭喊着:"阿宝也!侬啥事体吓唬阿拉哉?!侬醒醒啊!侬不能甩脱了阿拉不管啊!"
我妈和近邻们急忙围了过来,一面劝她们婆媳俩一面陪着掉眼泪。
那个报信的上海人用很生硬的普通话告诉大家:"阿宝一出门就说头昏,我们劝他不要去了,他说:'阿姆就爱吃这个......'
一到目的地,大家便分散开来埋头苦干,只听阿宝大声喊:'你们快到这里来!这里的螺蛳又多又大......'
大家伸起腰来找阿宝,他已经没了踪影,大家都慌了,全部潜下水去摸,摸了老半天,才摸到了阿宝,他肚子里一滴水都没有,可是他却永远不会醒过来了。
阿宝并不是溺水身亡的,而是饿晕了栽倒在水里!连扑腾一下都没有!
阿宝走了,走得是那样匆忙,享年才三十岁。他一走,抛下了白发的老娘亲和四个年幼的孩子还有娇滴滴的妻。一家人立即陷入困境。当揭不开锅的时候,白发婆婆便拿着空米袋跑出去,每次都能搞回来小半袋大米。她又用首饰换回来两只羊,过了不久,就变成了三只羊。又过不久,三只羊又变成两只羊,另一只羊被白发婆婆剥了皮,成了全家老小的"盘中餐"。
茜茜的妈妈在上海时也是个娇小姐,她穿着婚纱照的像简直漂亮极了。(我和我妈都羡慕这张婚纱照,都没照成。我妈是因为穷,我是因为下放。)如今眼见着老的老,小的小都张着嘴要吃的,她只好把正在吃奶的老四交给婆婆,自己出去找工作。
那年那月,许多工厂都下了马(倒闭),只有拖板车要人,但对弱不禁风的林妹妹坚决不欢迎!茜茜的妈妈穿着阿宝的旧工作服,装着粗胳膊粗腿的样儿,天天去拖那个装着水泥的板车。
当她晒得如同黑炭似的回到家时,白发婆婆支开孙儿孙女们,端出一大碗香喷喷的葱花鸡蛋炒饭给媳妇吃。
在老人心中:儿子不在了,媳妇就是儿!
父亲不在了,母亲就是孩子们的天!!!
(3)
又过了半年,白发婆婆的左隔壁又搬来一个人,,是大冶铁矿营养食堂的管理员。何为营养食堂?这是对一线矿工的特殊照顾,中晚两餐都有点儿肉菜。
我爸爸是司机,不算是一线,只能在旁边的大食堂就餐,每月领回来早,中,晚的餐证,有日期,过期作废!
粮荒时期,我们怎么可能让这个餐证作废?
每天去把这个早中晚弄回来是我的任务。
经过营养食堂时,里面飘出来肉香,让我流口水!
我很羡慕这个食堂管理员!
那年那月,只有他是个胖子!
有一天他在家里张贴着大红喜字,并要我们这群孩子们晚上到他家里去吃糖!
天一黑,我就跟着一大群孩子们围在管理员的家门口看新姑娘,并七嘴八舌地吵着要糖吃。
管理员大把大把地把糖撒在我们的头上。我们乱哄哄地去抢。这群孩子中间没有茜茜和海海。他们被白发婆婆关在家里不让出来,我拿着一把糖经过他们家门前时,只听见茜茜的妈妈在家里小声地哭……
那段时间,茜茜的家中有三大忌讳:不参加任何婚庆活动,不再吃螺蛳,不再唱"梁兄呀......"
管理员娶的新姑娘是农村来的,没有任何供应。管理员把早饭和晚饭的餐证都省下来给妻子,自己则像骆驼一样,饱饱地吃一个中饭管24小时,日子就这样一天天打发。
密月刚过完,有一天刚吃完中饭,就到了一车大米。因为人手不够,任务又急,管理员只好硬着头皮陪着几个五大三粗的炊事员们去卸大米。
那时一麻袋有两百斤左右。.别人去扛倒没怎么样,可管理员刚一背起大麻袋就"哎哟"一声倒了下去,嘴角.鼻子都往外喷血。据说是他吃得太饱,猛一受压,引起内脏的血管破裂大出血......
管理员死了,无依无靠的新姑娘哭得死去活来。
茜茜的妈妈又在家中小声地哭,上一次是因为触景生情,这一次却是同病相怜!
没有了当管理员的丈夫,新姑娘就没了早餐和晚餐的保证,饿着肚子就容不得你去"守身如玉"。
又过了两个月,饥肠辘辘的新姑娘只好又嫁了一个人。仍在那间屋里,仍贴上大红的喜字,仍有一大帮孩子在那门口乱哄哄地抢糖。
新姑娘仍在发辫上扎上一朵红花,只是男主人不再是管理员!
我对这个新姑娘很感兴趣:多么好呀!经常在发辫上扎花,经常在家里贴喜字,经常发糖吃。
我信心百倍地对我妈说:"等我长大了,也要当两次新姑娘!"
我妈立即把我骂了个狗血淋头!
我就很纳闷:这好的事情,为什么我就不能去做?!
(4)
有一天,茜茜的妈妈很想搭一个暗楼,就闲闲地对白发婆婆说:如果阿宝在,那会让阿拉操这个心哉?家中少个男人勿得了哉!!!"
白发婆婆等媳妇上班去了,立刻找来材料,自己一个人又锯又锤又打,一个下午便把暗楼搭起来了。
笫二天,她又把捡来的废枕木劈成引火柴。
第三天,她一担又一担地从友爱街煤店(全铁山就那么一个煤店,我们住在老大理石厂的旁边,两地相隔大约三里路。)把煤粉挑回来立即做成煤球。
第四天……
在没有丈夫的岁月里,她曾是这样子熬过来的!如今没有了儿子,她仍能咬着牙挺着。因为她还有孙子,有孙子李家就有希望……
(写到这里,往事历历在目,我已泣不成声也!)
有一天,茜茜的妈妈在拖板车时摔倒了,受了伤,被一个壮小伙子送了回来,白发婆婆千恩万谢地送走了他。
从那以后,这个壮小伙子隔三差五地来看茜茜的妈妈,并带上半袋子白米或者一大筐红苕。
白发婆婆坚决不收这个壮小伙子送来的任何东西,而且脸色越来越难看。我又常听见茜茜的妈妈与白发婆婆在争执!而茜茜的妈妈总是词穷!于是,我又听见了茜茜的妈妈的唏嘘声......
有一个邻居很神秘地对我妈说,那个壮小伙子是个未婚青年,小茜茜妈妈五.六岁,他爱上了茜茜的妈妈,不嫌茜茜的妈妈的担子重,愿意倒插门来给白发婆婆当儿子,白发婆婆坚决不同意。
你看看,你看看,你白发婆婆的独子阿宝没有了,又有一个壮小伙子,愿意倒插门来给你白发婆婆当儿子,这是多好的事情啊?白发婆婆你为什么坚决不同意呢?
大人们的事情啊!让十岁的我弄不明白........
尾 声
有一天,白发婆婆牵着三只羊慌慌张张地赶回家来,气喘吁吁地拍打着紧闭的大门,茜茜的妈妈衣衫不整地开了门。
白发婆婆冲了进去,只见那个壮小伙子从后门跑了出去。
白发婆婆要去追赶,被媳妇死命地拉住了。
白发婆婆对着媳妇就是几耳光。媳妇捂着脸哭着跑出去了。
这里想点评一下:茜茜的妈妈有160厘米的身高,难道她打不过自己的婆婆吗?
是不能打婆婆啊!
婆婆守寡把独生子养大,现在白发送黑发,多惨啊!媳妇不能还手!
茜茜的妈妈很爱自己的老公,婆婆是老公的娘,也不能还手!
海海才八岁,最小的才一岁,这一大家子,要靠婆婆张罗,更不能还手!
但一个有了四个孩子的寡妇,还有个未婚青年真心爱着?这机会也不是漫山遍野!
又过了好几天,传来一个消息,茜茜的妈妈与那个壮小伙子结婚了......
白发婆婆像什么也没发生一样带着三个孙女一个孙子过着紧巴巴的日子。
她的个子很瘦很矮,才一米四,又喜欢穿一套白色的裤褂,她每天忙完了家务仍然去放羊。远处看着,你真分不清哪是羊哪是白发婆婆。
白发婆婆牵着三只白色的羊,当时在武钢大冶铁矿矿山路真是一大景观......


作者简介:王琴,女,湖北省作协会员,网名励志婆婆弯弯。1951年12月30号出生于湖北恩施,土家族人。
在省市发表过多篇情感类小说,自编自导自演小品获得多种奖项!2009年参加武汉《明星争霸》选美比赛,与9O后孙女辈美女们同台竞技,自我介绍时说了一句:我年轻过,你老过吗?即刻窜红网络!六上中央电视台并做客全国多家综艺节目!
黄石日报,东楚晚报,楚天都市报,楚天金报,天津,洛阳,深圳,武汉及中国日报都有专题采访!北京时代光华出版公司出版包发行纪实长篇《活着就为了灿烂》此书问世十余载,仍占据京东,多多,淘宝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