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他是一位深谙教学之道的名师,他又是一位具有教育智慧与博爱之心的明师,他心存高远之志,扎根于厚实的泥土中,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事业,在平凡的乡土间谱写了一曲动人心扉的育人之歌,他就是安徽省潜山市天柱山下的一道人文景观——项世才老师。
项老师,人如其名,尽管他只是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但他的的确确又不是一位普通的乡村教师,如他所言,虽身处乡野之间,却心怀济世之大志,在教育这片丰饶的土壤中,他以自己的才情与大爱数十年如一日的辛勤耕耘,收获了属于他生命中期许的美丽与灿烂。

我与项老师萍水相逢且素昧平生,却一见如故。我和他相识于美丽的黄浦江边,滔滔江水,见证了我们的深厚友谊,东方明珠,辉映着我们共同的心灵诉求与热爱,我们都是来自一线的乡村教师,长期扎根于深沉厚实的泥土之中,躬耕于乡野心田,在一束火柴之光的照耀下,有幸在上海的乡村教师暑期成长营中相逢并相识,结下了金兰之谊。其实,人生有时候就是这样的奇妙,也许互为陌路之人,但在心灵的原乡却相识已久,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才是他独特而内在的华美风采,在这个看脸的时代,也许很少有人去关注这个人内在的灵魂与风骨,可是于我而言,我似乎已经习惯了以这样苛刻的去打量和评判生命中的过往,当我以这样的高度去敏锐地捕捉来自同类的心灵气息时,我很幸运的遇到了项世才老师,温润如玉,谦谦君子,是他留给我第一印象。在火柴公益暑期成长营报到中,当我得知我与他成为室友时,我在猜测着自己的同伴究竟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在这样一个优秀的群体中,他一定会有自己的教育故事。我心里自卑而忐忑,带着一丝惊喜与兴奋在宾馆中等待着室友的到来。
晚上,当我来到宾馆时,看见房间的灯亮着,我知道他已经来了,当我打开房门的那一刻,他就热情的同我打招呼,似乎早已相识,就像久别重逢的友人。记得我当时跟他说,你是名师,他却微笑着并用手比划着说,是明师,我更愿意成为明师。他的这句话似乎给我以当头棒喝之警醒,让我在那一瞬间感受到自我格局与人生视野的狭隘。在后来将近一周的学习生活中,他以自己的言行践行着明师之道,他以自己的质朴在火柴家园中向每一位老师传递着善良与友爱。

项老师,他总是微笑着,从内到外散发着中正平和之气,他的微笑让他永葆青春的美丽,他的微笑让他自带光芒。已经步入天命之年的他看上去就好像刚过而立之年,这让我颇为惊讶与感叹。一个长期奋战在教育一线的乡村老师,看上去怎么会和他的实际年龄如此不相符呢,身在乡村一线的我们都知道乡村学校的教育环境及工作压力,可是项老师的脸上丝毫没有乡村教师的疲惫与倦容,他的双眸明亮而锐利。记得在心理课上,培训老师让两个学员成为一组,然后目光对视,我和项老师同为一组,在与他的目光对视中,自卑的我很快就败下阵来,他的目光明澈,笃定而平和,磊落而自信,他的眼神中丝毫没有侵凌之意,但是却格外的锋利,闪耀着才情与智慧的光芒。他之所以能够保持青春华彩的容颜,就是因为他有一颗丰富而美好的心灵,他保持了心灵的纯净与恬淡。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我时刻在关照着、关注着自己的内心,我始终保持心灵的安定与平和,我有一颗年轻的心,这就是我能够保持青春不老的秘诀。
与项老师相处的日子,他所说的每一句话都给予了我思想的启迪与感召,都让我对乡村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思考。我们俩每天晚上都会聊至深夜,有时候会聊至凌晨,和他聊天有种酣畅淋漓、兴味盎然之感,与他聊天,丝毫不觉困顿倦怠之意。我们俩聊乡村教育、聊家庭生活、聊人生感悟,与他的聊天中,我觉得他就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名师,更是一位真才实学的明师,他是乡村的教育家,他有自己的教育思想与教育之道,他不但成就了自己的孩子,更成就了一大批学生,他桃李满天下。他的孩子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毕业后留在了北京工作,他的学生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有考入名校的,有出国深造的,多年毕业的学生会经常与他保持联系并来看望他。他班上曾经有一个学生总是用小刀划刻课桌,按照老师正常的班级管理要么是善意的提醒要么就是疾风骤雨般的批评,可是项老师的处理结果却是轻轻的搬走课桌,让学生感受到失去依赖后的窘迫与尴尬,然后不失时机的点醒学生,让学生自己意识到他的错误并改正,后来那位学生学会了爱护公物,最终进入到了班级进步学生的行列。像这样的教学案例,举不胜举,项老师的确是一个有故事的人。他曾动情的对我说道:“作为一名老师,在自己的心中一定要有敬畏意识,只有敬畏,你才会行有所止,你才会充满深情的去对待每一节课和每一位成长的孩子。”他的这一观点深得我心。与他的攀谈聊天,的确是一种难得的享受。从他的言谈举止中,我深深的感受到了一名思想者的丰厚与光华,他身在乡村学校,却思考着乡村学校外面的天地。他是一名乡村教育的思想者与践行者。

项老师,他不仅事业有成,在乡村的大地上,他用自己的青春与生命绘就了一幅幅五彩斑斓的育人画卷,他也用自己的责任与担当成就了家庭的幸福。他能够很好的处理工作与家庭的关系。他孝老爱亲,尊老爱幼,在岳母生病住院时,由于爱人工作的特殊性,他主动承担起照顾岳母的责任,嘘寒问暖,端药送水,在他的悉心照料下,岳母很快痊愈恢复。他被评为安徽省安庆市好人,他们的家庭也是最美幸福家庭。他在人生的天命之年收获了厚重与丰盈,这是生命最美的馈赠,这幸福醇美甘甜,这幸福恒久悠远。
项老师,扎根乡村大地数二十几载,一直在乡村初中任数学老师,兼任化学与体育,他班上学生的成绩总是有所突破。他做过班主任、做过教务主任,现在他又主动申请到乡村小学去工作,如今他又进军幼儿园管理,教无止境,不断努力前行,向乡村教育的最深处漫溯,是他的志向与情怀。他是一位乡村教育的多面手,他用自己的教育情怀和教育思想为乡村教育倾注着满腔的热爱与赤诚。

项老师是一位挺立于乡村教育大地的明师,他以行的高标践行着自己的教育理想,他以言的智慧引领着每一位乡村孩子的精神长跑。这就是我所认识的项世才老师,马云乡村教师奖,他当之无愧,因为他是一位有思想有情怀的教育明师。有志当怀济世心,育才应抱经邦愿,这是项世才老师为师的最美注脚。一名乡村教师,以其平凡而纯澈的心灵书写了壮美的教育华章。
文中主人翁简介:
项世才,安徽省潜山市潘铺初级中学党支部专职副书记,2018马云乡村教师奖获得者,2021年走遍中国寻找最美教师卓越教师奖获得者。
作者简介:
杨苏洲,甘肃省环县第二中学语文教师,县级优秀教师,董一菲诗意语文学生园地栏目编辑。曾获得十一届语文报杯教育教学论文大赛特等奖,作品散见于《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庆阳教育》、《陇东报》等纸刊。
责编: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