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芳华,我们永远记住
林伟健
题记:五十一年前的今天,我们两百名花季少年和青春少女,响应号召,离开温暖的家庭,离开县城,到潮阳棉城青年农场开始上山下乡接受再教育的生活。这是一段难忘的、刻骨铭心的经历。
当年的情境已经模糊
然而记忆却依然清楚——
那老井敞开着大口
那操场的破旧简朴
那几排用茅草和竹篷搭成的大屋
这一切都深深地藏在记忆的深处
还有一些零散的瓦房
那是当年的农场场部
场部门口那旗杆上红旗飘扬
为我们指引方向为我们引路
这里,是我们曾经的家
这里,是多么铭心刻骨
这里,就是当年潮阳棉城青年农场
这里,就是我们接受再教育的故土

忘不了啊忘不了,我们到青年场的日子
忘不了啊忘不了,那个冬日里特别之时
我们背着背包从县城列队徒步
朝气蓬勃意气风发开始新征途
知识青年要到农村去,接受再教育
农村是广阔天地,在那里大有前途
矫健的步伐,豪迈的激情
稚气的面孔,单纯的心思
一个个生龙活虎的小伙子
转眼变成地地道道的农夫
一个个如花似月的城里妹
却成了不折不扣的大村姑
寒冬腊月,挖渠修路
春耕时节,人当牛使
我们挑灯夜战,干劲冲天
我们无怨无悔,累不喊苦
烈日当空汗流浃背,脊背朝天面朝土
手里握锄头三尺六,用心把地球修补
秋收时节,手上镰刀尽情挥舞
对着金灿灿的稻谷,心满意足
田埂上,铺上水布也可打呼噜
茅屋里,收工后讨论交流读书
老农民手把手,语重心长
队友们相帮扶,情同手足
男队长以身作则,带头吃苦
女队长干劲十足,展现英姿
指导员平易近人,情理入心
老场长饱经风霜,坚如磐石
当年,青春似火般红
当年,生活如火如荼
我们在这里度过了难忘的岁月
我们在这里共同生活磨练意志
当年,我们情窦初开,感情丰富
多少少男少女钟情怀春心如脱兔
纯真的感情却只能成为心中秘密
直到今天也未敢表露当年的相思
青年场,有我们的芳华,有我们的情愫
青年场,是我们的骄傲,是我们的历史
情境虽已模糊,记忆却很清楚
仿佛就在昨天,一切历历在目
亲爱的农友们,你要永远记住
潮阳棉城青年农场这八个大字
作者简介:
林伟健,教授,哲学和国学研究学者;广东老子文化学会会长,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直属机关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曾任华南师范大学党委宣传统战部部长,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第九届、第十届广东省政协委员,并荣获“人民的好委员”称号。
作者林伟健,是1973年12月16日首批到潮阳棉城青年农场的下乡知青。在农场期间,担任场部保管员、农场一队队员,后被选派参加潮阳县委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工作队。离开青年场后,在潮阳三滤总成厂当工人。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后,首批考上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