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保同 祖籍河南商水,现居北京。中央文史研究馆“中华艺术大家讲习班·山水画大家讲习班”成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文化部李可染画院研究员,中国乡村田园画会理事,中国国家画院程大利工作室首届访问学者,程大利先生入室弟子,中国国家画院曾来徳工作室首届书法课题班成员。
为郭保同画展写的几句话
程大利
郭保同,中州画人,数十年苦习笔墨。由亲形式美感,注重经营效果而深入写意精神,直取大象,笔笔求书意,探真源,系其研究宾翁的独有心得。
保同画属厚重拙朴一路。笔致得髡残苍拙浑朴意味,又喜老缶气格,时以焦墨展示心得。近十多年,苦习篆籀,兼习章草。
刚健婀娜两路并行,融于笔下,故用笔厚而不板,气势撼人,以“铁板铜琶”高唱大江东去,有“关西大汉”气度。
笔墨见人。凡是表现内在的情感,并给人以力量的启迪,审美的愉悦和人格的昭示,便是好笔墨。好笔墨的境界总是和庸俗的、低级的世界相对立的。
好笔墨在很多时候是孤独的,徐渭、八大、担当、髡残直到宾虹大约都体会过这种孤独感。笔墨是语言,语言用来表达思想和精神境界。
好的作品会让笔墨退到气韵的背后,以情感打动观者。当然,一点一线展示出的魅力也会让阅画的人永久地回味。
宾翁说“日久愈发灿烂”就是这种点画的形式和“內美”力量的结果。这样一来,对一位以笔墨为生的艺术家就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修为。
广阔的视野,深刻的自省力,不间断的积累和永不停息的探索都是修为的内容。“屈子行吟苦,杜陵得句艰”更是胸怀天下的大修为。
保同已得笔墨三昧,体味古人心得,直师其心。然更须自省自励,求得“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大自由,再攀新高峰。我对郭保同的未来充满信心。
北京墨真书画院于2013年在北京成立,2020年在天津成立分院,是一家专注于学术研究,组织开展大型书画展览、全国采风、公益事业以及国际交流活动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