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着国旗,我话多
黄宏宣
日前,看了一篇传记,委实让我感叹许久!感叹的结果是又连续看了几遍。
在西藏一个边防哨所,只有一位解放军战士,他一人常年守护着远在高山之颠的小屋,空闲之余,竟写下2万多首优秀的诗词,还给家人和朋友写了千余封、却没有办法寄出去的信件。记者采访他的创作感言时,他只平平淡淡地说了这样一句话:“我一个人在这里站岗20年,每天守着这面鲜红的国旗,就是话多!”
守着国旗,我话多?!
20年的青春,对一个年轻力壮的汉子来说,那是多么重要!多么珍贵!他把自己无悔的承诺和青春全部奉献给了祖国的边防哨所,看上去有些黝黑、甚至满脸挫伤的硬汉子,内心一定处处是遍地飘香的春天!
1986年深秋,我在南京市师范学校读书,校长带着我们十几个学生去拜访斯霞老师,斯霞也说过类似的话,她说:“守着这些孩子呀,我就是话多,从他们的穿着、行为、运动、思想、学习等方面,我一样也放心不下!”都说老师最婆婆妈妈,其实,他们就是这种极负责任的不放心。
带着这颗感恩的心去欣赏世界,你会发现,在我们身边,还有许许多多人也是这样的话多。
我有一位年近八旬的忘年交,他原是监狱的教导员,专做犯人的政治思想工作,只要我们在一起,他就啰啰嗦嗦地用和犯人谈心的口吻教育我们,让我们很不自在,批评他时,他总是不好意思地解释:“守着那些犯人,我真希望他们能早日走出监狱和家人团聚,不知为何,见到他们,我就是话多。四十几年,习惯了!”
医生对他的病人,千叮咛,万嘱咐,话太多;交警对违章的司机,千规劝,万教育,话太多;教练对即将出征的队员,从细微的布置到大声地鼓励,话太多;父母对即将远行的儿女,万语千言地唠唠叨叨,话太多……
话多,是一种习惯;话多,是一种责任;话多,是一种无私的奉献……正因为这些话多的人,才带来了社会的安定与和谐;正因为这些话多的人,才带来了社会的温情和满腔正气;正因为这些话多的人,才带来了社会的欣欣向荣和繁荣昌盛;正因为这些话多的人,才带来了国家如今的山花灿漫和大爱无言……
作者:黄宏宣,江苏省作协会员,国家三级创作员,在各类刊物、网站发表作品八千余篇,十多篇散文在各级评比中获奖,并出版散文集《我这十年》和长篇小说《深深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