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小说 无言的结局(16)
文/彭太光
4.原来有猫腻
潘一鸣最终还是在合作社建设民宿酒店的投资项目中,按照合作社的要求,入资了十五万元。当然,这个钱不是潘一鸣拿得出的。这个十五万块钱,是潘一鸣老婆的姐姐李娜妹妹李婧各拿出了五万块钱,李燕拿了三万块钱,加上潘一鸣原来已经预缴的两万块钱,正好凑齐了十五万块钱。
李燕的姐姐妹妹,知道潘一鸣跟老朋友超市的老板一起搞了红心猕猴桃的果园。她们对潘一鸣心存敬意,认为潘一鸣有眼光。若干年后,肯定回报的投资收益令人可观。在李燕跟她们说合作社要建民宿酒店、老潘不想入资的情况下,姐妹俩来了兴趣,各愿出资五万块钱。她们的想法是:不管今后的发展如何,作为姐妹,李燕不会吃她们的福利。更何况,在山里面有个民宿酒店,以后跟着李燕随时都可以去歇一些时间,这吃住都不要花一分钱,到摘红心猕猴桃的时候,也可以不花钱吃上红心猕猴桃,所以都想着要分担投资。
潘一鸣只所以想要退回建民宿的两万块钱预交款,是认为瞿思群、祝英霞不靠谱。这么重大的事情都不跟他商量,他认为这里面会有猫腻。另外的情况是,他手头上真的没有十五万块钱了。现在大姨子小姨子愿意投资加入,潘一鸣也就没有说什么。说实话,一年的时间里,潘一鸣节省一下,余下个十万八万是没什么问题的。
入资合作社民宿酒店的股东,没有增加投资的股东,仍然是原来预交了两万块钱的十三个股东。这十三个股东的入资,总计为一百九十五万元。与民宿酒店建设的总投资,差两百多万,而这两百多万元的差额款,是瞿思群、祝英霞答应负责承担的。
潘一鸣想不到的是,刚刚过完春节,刚刚出了元宵,建筑队伍就正式进入暖水村施工了。
潘一鸣后来听瞿思群说,建这个民宿酒店原来真的没有这个打算。是他和祝英霞去香东区找罗超书记汇报合作社的发展前景时,顺便把建股东特色小房四合院的事说了。罗书记说:你们现在办公的地方都没有,挂个合作社的牌子都是临时搭伙样。我要求你们先建设办公大楼,具体怎么安排,你们去做打算。建设特色小房子的事往后挪一挪。
通过瞿思群细说,潘一鸣才知道,原来香东区委书记罗超是祝英霞的学生。罗超读市卫校的时候,祝英霞只教他半年,祝英霞便办理停薪留职求发展去了。那个时候,祝的老公是市财政局局长兼市国资委主任。祝英霞临离开市卫校的时候,找了罗超,说:你应该去考省城南大,不要在卫校被耽误了。
原来,罗超在祝英霞的印象里是很好的学生,罗超长得一表人才,上进心强,学习刻苦,为人诚实,待祝英霞不错。家里有什么土鸡蛋、土鸡、腊肉等,都会带些来送给祝英霞。有回过端午节,祝英霞带着罗超来家里吃饭,祝的老公事后说:这个罗超有发展潜力,好好培养。
这一来二往的,罗超认了祝英霞干妈。
干妈说要他去读南大,这可真的是罗超梦寐以求的事情。可他……
钱的事,你不要担心,我全额借给你。等你参加了工作,有还款的能力了,你再还给我就行。你好好去复习吧。你考上了南昌大学,你告诉我就是。
后来,天赐良机,罗超真的考上了南昌大学。四年大学的所有费用(包括吃住、零花),确实是祝英霞帮助的。其实,在帮助罗超的那些年,祝英霞还同时出资帮助了其他家在农村家境贫寒的学子,这些,是罗超不知情的。
罗超大学毕业,留在南昌市西湖区工作,后来又荣调南昌市政府办公室。再后来,交流到平乡市委组织部任科级组织员。再后来,任莲花县副县长、芦溪县副书记、县长,再后来,任香东区区长、区委书记。
有这么一层深度的关系,难怪乎,祝英霞敢在无批建手续的情况下动工建设民宿酒店。
瞿思群为何后来不亲近潘一鸣,而是跟祝英霞有商有量,潘一鸣认为是祝有罗书记这个靠山,所以瞿都要巴结祝。潘一鸣一直都不知道,是他和祝知道瞿吃回款的事儿,祝已经在瞿面前说了一通潘的不是,争取到了瞿的信任和对他的疏远。
建筑公司施工队伍的承包人汪友和,看五官,五大三粗的,一点都不友善和蔼。他带着施工人员,在暖水村村民家租了几间房子,请了房东王家桥老婆做饭,这样,施工人员有模有样地在工地进行施工。
才二十几天的时间,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完成,一层平面出来了。这个时候,瞿思群跟汪友和争吵起来了。
汪友和带着队伍前来施工,并没有跟合作社正式签订施工合同。施工合同出来后,瞿思群已经知道这预算里面有大问题。按照施工图纸,每层都是框架结构,可汪的预算里面莫须有的增加了没有的项目。没有的项目,就是施工方没有施工的项目,但是要钱。瞿思群请搞建筑预算的人计算了一下,整个工程施工完后,合作社要多付出五十多万块钱给施工方。
怎么办?瞿思群碰到了难解的题。跟汪友和搞僵了,就是跟祝英霞翻脸了。跟祝英霞翻脸了,这个合作社就可能搞不下去了。
瞿思群左右为难,进退维谷。怎么办呢?在这个时候,瞿思群突然灵机一动,有个人可以解题,这个人是潘一鸣。
彭太光,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散文集《走过春天》、《感叹时间》,长篇小说《走过秋天》、《高山上的花瓣》、《绝路》、《祼局》、《命中注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