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动之间,诗意万千
——章明程
在浩渺无垠的古典诗海遨游,王国维对“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的精妙剖析,宛如一把灵犀密钥,悄然开启了一扇通往幽秘殿堂的重门,引领我探入那深邃而迷人的动静美学乾坤,一时间,熠熠珠玑纷至沓来,落满心间,满是收获的欣然。
且看那“无我之境,人唯于静中得之”,王维笔下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恰是其绝妙写照。初秋的山林仿若世外桃源,一场甘霖轻柔洒落后,仿若尘世的喧嚣被一并涤荡,万籁俱寂中只余自然的呢喃细语。王维仿若化身为山林间的一缕清风、一抹月色,隐匿身形,以一颗纤尘不染、澄澈如镜的素心,悄然映照这满目的清幽景致。明月恰似一位遗世独立的仙子,将如水银辉无声倾洒,清泉似不谙世事的精灵,在石间欢快跳跃、蜿蜒流淌。此间,诗人的“我”全然隐匿,毫无世俗的私欲杂念横亘其间,纯粹是天地万物褪去粉饰后的素颜出镜,物与景自在舒展、娓娓诉说,王维只是那虔诚且静默的聆听者、忠实且灵动的记录者。这般静谧安然、物我合一的无我之境,恰似悠悠微风轻柔拂过滚烫的心尖,瞬间抚平所有躁动,让灵魂仿若寻得了静谧的归巢,沉醉于这悠然的优美之中,仿若周身被澄澈的灵泉润泽,心脾俱净,满是通透的清爽。
相较之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则在辛弃疾慷慨激昂的词章中喷薄而出。“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那画面仿若一道划破暗夜的烈烈闪电,刹那间将时空点燃!醉酒的稼轩翁,于昏黄摇曳的烛光下猛地拔剑而起,往昔金戈铁马、烽火漫天的军旅生涯如汹涌潮水般瞬间冲破岁月的堤坝,在眼前烈烈翻涌。声声号角似要震破苍穹,直抵灵魂深处,营帐密密麻麻、士卒往来奔涌,辛弃疾那一颗滚烫炽热、矢志报国的心在胸腔内剧烈跳动,澎湃着壮志难酬的烈烈愤懑与豪情万丈,此为情潮的汹涌巅峰,是“动”之极致,仿若要将整个天地都卷入这炽热的漩涡。可待梦回神思渐醒,独对那摇曳残烛、冰冷剑影,往昔的豪情壮志仿若被寒霜骤然冰封,在静默中缓缓沉淀,化作心底幽咽而深沉的暗流。在这由滚烫热望骤归冷寂的刹那,“沙场秋点兵”的壮阔场景与英雄落寞的无奈慨叹交缠纠葛,凝于笔端,“我”浓烈炽热的情思如地底奔涌千年的岩浆,刹那间贯注词章,以气吞山河之势裹挟壮志未酬的浩叹,仿若洪钟骤响,振聋发聩,直击灵魂最柔软亦最坚韧之处。
置身当下这快如闪电、汹涌澎湃的时代浪潮,诗歌中的动静之境仿若熠熠生辉的北斗星辰,高悬于精神天幕,为我们指引着心灵的航向。时代的巨轮风驰电掣,裹挟着无尽的喧嚣与纷扰,常将我们卷入物欲的狂暴漩涡,心浮气躁几成日常的底色,安宁仿若那遥不可及的水中月、镜中花。此时,不妨悄然回溯古人的悠然步履,像王维那般于平凡日常中静赏生活的吉光片羽,于清晨虔诚守望云霞在天际的初绽,那一抹绚烂仿若希望的火种,能瞬间点燃沉睡的心;在袅袅咖啡香中静享时光的温柔摩挲,仿若与老友默默对饮,卸下心防,任美好自然漫溢心田,重拾内心“无我”的平和静美;而遭遇人生的惊涛骇浪、挫折泥沼时,亦可如辛弃疾等古人一般,从澎湃激荡的心绪中果敢沉淀、冷静自省,将困苦磨难化作笔下喷薄而出的磅礴力量,恰似食指在幽暗夜幕下紧攥希望,坚定“相信未来”,于挣扎沉浮后静思人生真意,抖落一身泥泞,从“有我”的困厄泥淖豪迈迈向豁达超脱之境,让诗歌动静相宜的美学滋养成为心灵永不沉没的避风良港与漫漫征途的熠熠灯塔。
诗中的动静笔触,绝非仅仅是文字排列组合的奇幻魔法,它更似一面澄澈无垢、纤毫毕现的灵魂之镜,如实映照出世相的斑斓百态、心海的跌宕浮沉。它仿若一位智慧超凡的隐者,于喧嚣尘世的角落悄然低语,激励吾辈怀揣炽热如火、纯粹似金的诗意,穿梭于这纷繁喧嚣的万丈红尘。静时,可如苍松翠柏,守内心一方净土,任风雨如晦,我自岿然不动;动则能似振翅鲲鹏,果敢无畏、从容不迫地穿越疾风骤雨,镌刻独属于自己的生命锦绣华章,向着人生的浩渺星河勇毅进发,留下一路璀璨星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