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张学杰,男,中共党员,中国诗歌网注册诗人,扬州市作协会员,三垛诗词协副会长,《少游乡韵》副主编,《秦少游藏书馆》发起人之一,作品散见报刊杂志,网络平台,工作之余练笔怡情。
一、读《少游故里话少游》
看刘勇刚教授的家国情怀
文/张学杰
利用闲暇,拜读完三中学长刘勇刚教授遗著,在《少游故里话少游》一书中,我们仿佛穿越时空,走进了高邮那片充满历史韵味的土地,领略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刘勇刚教授那深沉的家国情怀。
前贤秦少游,这位来自高邮武宁乡左厢里,即今日三垛镇少游故里人,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历史的天空。三垛镇,作为高邮三大古镇之一,坐落于高邮城东二十三公里处,三阳河与北澄子河交汇之地,其历史可追溯至南朝,曾为梁武宁郡王的封地。从最初的“三墩”到因避光宗赵惇名讳改称的“三垛”,近千年的岁月沉淀,赋予了这片土地无尽的故事。
而秦少游,无疑是三垛历史文化长河中最亮丽的名片。元代诗人陈基曾称赞:“常怜秦太虚,材兼文武术。慷慨谈孙吴,议论每奇崛。邀游二苏间,文采尤骏发。”他的才华横溢,不仅在文学领域独树一帜,更在政论方面展现出非凡的见解。
高邮文化的繁荣,得益于诸多名门望族的支撑,秦少游的秦氏家族便是其中之一。刘勇刚教授通过对少游故里的深入研究,挖掘出这些历史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家国精神。
在书中,我们能感受到刘勇刚教授对家乡文化的热爱与自豪。他以细腻的笔触、严谨的治学态度,梳理着秦少游的生平事迹、文学成就以及其对家乡文化的深远影响。他不仅仅是在讲述一个历史人物,更是在传承一种家国情怀。
这种家国情怀,体现在对家乡文化的珍视与传承上。刘勇刚教授深知,家乡的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弘扬家乡文化,就是在为国家的文化繁荣贡献力量。
同时,他也通过对秦少游的研究,激励着当代人以先贤为榜样,胸怀家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总之,读《少游故里话少游》,我们看到了刘勇刚教授那颗炽热的爱国之心和对家乡的深深眷恋,这份家国情怀将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为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不懈努力。
二、刘勇刚教授12月17日小祥
文/张学杰
沙堰出奇士,
先生俊彦人。
广陵留胜迹,
铸就硕儒魂。
三、【双调.大德歌】缅怀三中学长刘勇刚教授
风飘飘,雨潇潇,(旧忆)纷纭心内焦。昔日同欢笑,(到)如今、影迹消。音容貌在情难告,怅望路迢迢。
四、怀念刘勇刚教授
广陵水韵意难休,文苑风清绕指柔。
勇志凌虚研奥理,刚肠照世解玄幽。
吟哦雅韵传遐迩,论著华章耀斗牛。
仙鹤杳然云路渺,音容长在韵长留。
德馨恰似梅间雪,品峻犹如竹外丘。
桃李无言思厚泽,故交有念泪盈眸。
师恩浩浩心中刻,风范昭昭万古酬。
注:刘勇刚(1970年-2023年12月17日),江苏高邮人,曾任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秦少游学术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韵文学会理事、李清照辛弃疾学会常务理事、中华诗词学会创作委员会副主任、江苏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扬州诗词协会副会长等。
2023年12月17日晚8点10分,刘勇刚教授因突发疾病抢救无效,不幸离世,享年54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