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啤酒博物馆
文/韩寒
在这座见证岁月沉淀的城市中,有一个地方,静静地诉说着历史的故事,那就是青岛啤酒博物馆。初识博物馆,是在一个朋友的婚礼上,喜庆的气氛中,人们提起这个地方,眼中都闪着自豪和亲切。那温暖的光影里,我看到了不只是陈列的展品,更是一段段活生生的历史。
走进青岛啤酒博物馆,仿佛穿梭时空,回到了百年之前的青岛。这里不仅有古老的建筑和悠久的藏品,更有那份传承至今的工匠精神。每一步,每一个展示柜,每一份资料,都是对这段历史的深入解读。尤其是看到那些从欧洲和全国收集来的文物、图片、资料以及青岛啤酒各个阶段的实物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敬畏之情。祖辈曾在青啤工作过的德国、日本友人专门捐献的文物史料,更加显得弥足珍贵。
沿着展厅慢慢前行,来到生产工艺流程区,我被那些老建筑物、老设备及车间环境与生产场景所震撼。看着工人生产劳动的雕塑模型,想象着昔日的繁华景象,仿佛可以听到机器的轰鸣声和工人的欢笑声。复制的老实验室场景和工人翻麦芽场景,再现了青岛啤酒的历史原貌,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那个年代的奋斗与激情。
多功能区的设置更是令人称赞。不仅可以品尝到多种不同品质的新鲜青岛啤酒,还能在综合娱乐设施中找到乐趣。前卫的设计理念和高科技手段,使知识性和娱乐性有机结合,让参观过程充满了惊喜与享受。
最让我感动的是博物馆的讲解团队。这些朝气蓬勃的年轻人,精通中、英、俄、法、日、韩等多国语言,用他们专业而又富有激情的讲解,把青岛啤酒的故事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他们的每一次快闪舞蹈、饮酒比赛、啤酒品鉴活动,都在为来宾带来欢乐的同时,传递着青岛啤酒的精神。
站在博物馆的一角,我凝视着窗外的景色,心中感慨万千。青岛啤酒博物馆不仅是一个展示啤酒历史的地方,更是一个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它让我们看到,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那份对工艺的执着追求和对品质的坚守,始终未变。
回首过往,展望未来,青岛啤酒博物馆就像一杯醇厚的啤酒,越品越有味道。它见证了青岛的成长,也见证了我们每一个人心中的那份坚持与热爱。


作者简介:韩寒,江苏省连云港人,1990年出生,江苏海洋大学毕业,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连云港公益协会会员。国企工作,多年来,在省以上报刊发表文学作品百余篇(首),诗文被选入多家文学作品选集,江苏省作协“壹丛书”入选者。著有散文集两部、诗集三部、小说集一部,现为都市头条,采菊东篱文学社特约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