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文学交流群冬日雅集
七绝·鸡爪槭(题图诗)
明月吟秋
红叶纷披映晚霞,槭科鸡爪乃奇葩。
秋风送爽心常惬,静候文君共赏夸。

七绝·枫叶情
知初 墨言
秋末冬初枫叶红,堪虞春醉露华融。
文人赋咏须留墨,骚客填词展岁雄。
七绝·枫梅红
五月阳
南国骄阳染赤枫,北疆寒月赏梅红。
季随变幻三冬到,健体强身度雨风。
七绝·赏锦枫
清风雅韵
霜染幽林嫣嫣红,秋风吹落半空中。
扇题秀色诗无尽,屏对斜阳赏锦枫。

七绝·喜乐逢
汉柏
东岭瑶华叶秀红,霜飞玉树自从容。
夕阳不落丹霞耀,文友微群喜乐逢。
愿做枝头那叶红
文/怡然
秋,从来不语,却丰收了世界;花,从来不语,却芬芳了人间。
在这大雪节气的霜冻之季,秋风萧瑟,繁花落尽,草木凋零,而南干渠游园里的鸡爪槭却逆袭而来,恰是万绿丛中跳动的一团火焰,这灼灼殷红、浓情似火、热情奔放,熔尽了“梧桐更兼细雨”的悲戚。作为园林绿化的观赏树,其树形优美、叶形秀丽,迎寒斗霜、独树一帜,缀于枝头极为养眼,也极具魅力。
它明艳如花,盛开了心的芬芳,带着如火的温暖悄悄地来,让人流连顾盼,更让人赞叹它那蓬勃的生命力。我盼了它一年,思了它四季。每年的这个时节,都会去观察它的变化,去拍摄它的缤纷绚丽。在拥抱自然与冬日暖阳的同时,静静地欣赏着它的“枫”情万种,享受这红叶点染下冬日的美好。
随手分享到我们战友加文友的六人小群里,“刚拍的红枫分享给你们哈,欢迎大咖们写诗啊!”一小时后康主编的七绝就发到了群里。我笑着说:“就知道您会写。”他回复:“你这是考俺吧?(后带几个笑脸)”我笑曰:“再难,您也是不倒翁!”不一会功夫,一条消息蹦出来“俺来一首打油诗”,这是书法爱好者佛心·墨言。随后我们的杨大校、汉柏、清风雅韵的大作精彩纷呈出来。而我则羞得脸通红,“砖”还没有抛出去,“玉”却自然来了。
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爱好者六人群,这些“七零后、六零后”,说是退休闲人,但退而不闲,个个有爱好,人人有特长。老有所乐,内心丰盈。这些曾经在单位办板报的能手,因有着共同的爱好被康主编拉到一个群,走到了一起。
群里的人虽少,却从不冷静,没有一个潜水者,常常是互动有余,且诙谐幽默。康主编是我们的掌舵人,亦是我们的老师。群里不是他和汉柏的律诗、琴声,就是墨言的书法,再加杨大校的步韵、美篇,还有清风雅韵的歌舞。时而有人转美文好帖,群员间也相互鼓励,晒晒各自的日常,分享生活的快乐。“今天我们哥俩又在一起喝点小酒,什么时候我们六人能聚聚”,“哈哈,你们又聚了,我在钓鱼哟,看看,收获不小吧”,“现在的高科技就是好,想见就见,想聊就聊,天涯若比邻呀”!……而我这个新学员,隔三差五的在群里感叹,写古诗好难哟!但也常常感慨,这天地间四季的风,给我的文友们捎来了一把把金钥匙,开启了他们心中五彩斑斓的世界,也给他们带来了如潮的灵感,更使得他们诗囊满溢,真是腹中翻锦绣,笔下走龙蛇。
多年来他们坚持笔耕不辍,活到老、学到老。作品各有千秋,有的气势恢宏、激情磅礴像山河,有的热情似火如红叶,有的清雅隽逸似秋荷。而康主编写的“满江红”,令我们几个人赞不绝口,连竖大拇指!其功底深厚,文笔高俊、力透纸背。
六人群的氛围就是这么好,全员齐上阵,比那些几百号人的大群活跃多了。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美篇散文,佳作频出,文风甚浓。在翰墨飘香的氛围里,真的是修身养性,置身其中,让我受益匪浅。
写到此,耳畔响起了那首脍炙人口的夕阳红:“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夕阳是晚开的花,夕阳是未了的情。”他们就如同这深秋时节的红枫,曾是绿叶的一部分,经历了春夏的洗礼,岁月的历练,向下生根,向上开花。不负生活、不负自己、微笑前行,坚持着再坚持着,才绽放出如此绚烂的颜色,怒放的生命。也印证了唐.杜牧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真可谓:
冬日红霞漫树头,众贤雅集小群游。
吟诗作赋抒胸臆,泼墨临池数俊流。
鸡爪槭奇延晚步,枫情万种展娇柔。
文园相聚乐无限,笑语欢声一望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