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
文/姜继文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是莲花高尚品格的写照,也是身在世间却不被世俗所牵缠的人的人格写照。
今年夏天的一个下午,我到乾安县丽水公园散步,在公园西南角,泥林景观之下,有一条长渠,几座虹桥,桥下有几片莲花。只是莲花半开半掩,荷叶软卷,没有精神。我正在疑惑不解之时,一位慈祥的老哥哥告诉我,赏莲应该在上午来,最好是在早晨。他补充说:“下午日头太盛,花合叶睡,蛙藏鱼潜,不是赏莲的好时候”。我被他这段“雅俗共赏”的话所打动,于是随口回了一句:“这难道不是赏睡莲的好时候吗?”话音刚落,我们二人不约而同地朗声大笑,两颗心一下子就靠近了许多。我仔细地上下打量老哥哥,他中等身材,鬓角微白,白皙的皮肤,一双明眸略含笑意。
我和老哥哥攀谈起来。他语速适中,声音柔和,善于表达,也乐于倾听,我们相谈甚欢。原来,老哥哥是县文化局退休干部,退而不休,谋到了公园卫生员的岗位,每日在园内打扫卫生,边工作边赏景,生活得惬意自在。我们的话题自然是莲花,你一句我一句,前人咏莲的诗句像泉水一样自然地流淌出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我们聊得悠闲自得,快乐轻松。与老哥哥的邂逅,丰富了我对莲花的欣赏角度,也加深了我对生活真谛的体会。
难以忘怀,百荟文学社的兄弟姐妹们,相会在查干湖畔,那出水的芙蓉,一尘不染,象征着我们纯洁的友情。妈妈在世时,最爱莲花。她养了一大盆莲花,我经常久久地凝视着她们,不知不觉地进入“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的状态。莲意清幽,内蕴深邃;莲净如心,宁静致远,无声地宣示着慈悲的力量!莲花开了又谢,谢了又开,生灭轮回中,其根传万古,好比人身生灭,佛性永恒!
莲花在中国人的心中拥有崇高的地位,她历来是墨客吟绘的主题之一。莲花形象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随处可见。书籍的封面,挂历上,被褥上,桌布、窗帘、香盒、坐垫之上,千姿百态的荷花图案装饰,不一而足。儒释道三家经典,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高塔上的明珠,其中的莲花信仰,使这颗明珠更加璀璨夺目!莲爱纯洁,庄严恒久;莲心如诗如禅,弃执绝尘、智慧清朗。
最近,我在网上搜集到了一些雪莲图片。在高山峡谷的皑皑白雪中,一片片雪莲花盎然盛开。白色的纯洁,青色的庄严,紫色的凝重,红色的热烈,挂冰覆雪的叶片上,仿佛饱含着发自内心温暖,萌动的洁蕊透露出明澈的力量……
雪莲的勇毅深深地震撼人心,我确信,每一个人都会欣然接受那圣洁的洗礼!愿人心如莲心,愿人身如莲身,愿我们智慧朗照,当下解脱,永远无着……
【作者简介】姜继文,男,1965年12月生。中学教师,文学爱好者。诗词作品多在今日头条,经典文坛网,乾安县作家协会,百荟文学社等平台刊载。现任百荟文学社常务副社长。
【老丫文苑 :创始人】 陈艳丽,女,汉族,吉林松原人。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 ,《华夏诗词文学社:社长主编》江南诗词协会会员。作品有诗词、散文、小说《老丫》。经常发布在《华夏诗词文学社》《江南诗絮》《都市头条》《北方都市文化》《松原日报》《松花江》《温馨微语》《艺苑百花》《大江诗社》《巴马文化社》《中国爱情诗刊》《花花上酸菜》等报刊与微信公众平台。(图片均来自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