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警报声声华夏鸣 城乡祭祀敬和平《名家在线诗·词·散文》——听雨斋诗社【2361期】国家公祭日专辑
听雨斋诗社——
最美流年诗伴行

警报声声华夏鸣 城乡祭祀敬和平《名家在线诗·词·散文》——听雨斋诗社【2361期】国家公祭日专辑
本期上榜诗人:
李跃平/邓朝军/丁乃忠
汪转户/杨 志/张兴芝
范瑞华/刘文波/周庆玉
魏明启/老山参/王鼎辉
侯新华/杜良凤

国恨家仇当谨记,五军精壮捍尊严。
七律•写在国家公祭日
一一沉痛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
文/王鼎辉(齐齐哈尔)
腊月十三屠戮祭,中华亿万悼亡灵。
穿空警号诛倭鬼,愤怒呼声挞日兵。
难忘江桥殊死战,痛观宛邑血痕凝。
八年抗战镌青史,岂让豺狼恶再行?!
2024年12月13日
公祭日咏
诗文/侯新华
(一)
倭寇南京野兽行,
人寰惨绝天地惊。
古都含恨闻狞笑,
逝水悲恸遍哭声。
狼子野心仍蠢蠢,
神州国运已蒸蒸。
东瀛可记蘑云事,
今日中华正强盛。
(二)
芦沟日月照狰狞,
烽火战事举世惊。
民族中坚拔利剑,
同胞血肉筑长城。
惩凶独显英雄胆,
布阵全歼日寇军。
江山愤恨神洲怒,
万里传啸狮吼声。
(三)
国之公祭叹金陵,
听百年来雪耻声。
爱好和平持正义,
不容强盗再横行。
山岳相闻警报声,
保家卫国情倍增。
东瀛倭寇已歼灭,
警惕豺狼再逆行。
(2024.12.13湖北荆门)
二将建奇勋,兵谏豁开抗日途,英名千古,流芳千古;
九州怀志士,仪容直上凌烟阁,蒲城一人,海城一人。
——纪念西安事变八十八周年(10—1)
文/杜良凤 黑龙江
序: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在西安发动“兵谏”。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主导下,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提议而和平解决。为此,余填词赋诗纪念西安事变86周年。
一、定风波慢•骊山
缥缈烟雨落清秋,皇家园林漫游;红叶点景,荷池残韵,吊古登层楼。老母宫①,炼石处,女娲补天救九州;褒姒②,一笑伤诸侯,欷歔西周。
国恨叠家仇③,五间厅枪响蒋公惧,逾墙走;仓皇逃匿赤足,千古遗愧羞。晚照亭④,逸苍翠,华清宫殿一望收;凄美,浓情别怨,君王吞愁。
①、老母宫:纪念女娲的,炼石补天就在骊山。
②、褒姒:烽火戏诸侯也在骊山。
③、国恨叠家仇:张学良国恨家仇集一身,为逼蒋抗日发动西安事变。五间房是蒋介石宿处,听见枪声后,蒋仓皇穿过后窗,越后墙,跃入深沟,碰伤脊背。由侍卫搀扶上山,匿身于虎斑石处,连鞋也跑掉了。
④、晚照亭:骊山晚照是“关中八景”之一。此处瞭望华清池,亭台楼阁一览无余,唐明皇和杨贵妃就在华清池上演了一场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
二、临江仙•观《张学良》
夜半枪惊华清梦,可怜蒋委员长。翻脸灭义囚学良,公案惊寰宇,千古第一桩。
身陷囹圄枷锁重,国恨家仇难偿。梦断魂寂归冥茫,铮骨埋异土,一去未返乡。
三、沁园春•西安事变咏怀
莽莽骊山,涌涌乌云,滚滚震霆。愤铁蹄践踏,家亡国破,河山沦丧,倭寇横行。终失民心,血腥内战,暮色华清隐雨倾。平国难,举临潼兵谏,石破天惊。
红颜相伴英雄,甘承露绮霞走世尘。看将军坦荡,胸怀若谷,幽居台海,秋月春风。云起龙骧,久分必统,两岸何时共复兴?标青史,忆张杨功绩,永世垂青。
四、忆秦娥•汉卿难忘——纪念西安事变
尘世往,西安城内灯光亮。灯光亮,张扬举义,挥兵抓蒋。
十年抗战始枪响,全民怒吼情高涨。情高涨,驱除倭寇,汉卿难忘。
五、八声甘州•纪念西安事变感赋
论英雄豪杰数张杨,功绩几人同。痛山河破碎,逆流回转,兵谏临潼。切合全民心愿,抗战击倭凶。滚滚洪流急,逐浪流东。
不料奸雄无信,叹难酬壮志,临阵冲锋。独夫心胸窄,良将岂能容?惨凄凄、虎臣遭戮,夜茫茫、少帅老牢中。百年后、缅怀英烈,泪洒长空。
六、定风波•纪念西安事变
一夜寒风阵阵吹,金陵城破梦惊回。满眼刀光掺血恨,残忍!同胞卅万命如灰。
血海深仇书历史,铭耻!千年万代不更归。今日关心这小岛,和好?良心民意所为谁。
七、风入松•游兵谏亭感西安事变
百年贫弱九州寒,倭寇逞凶残。内安国策旗旌乱,战伐频,谁解危悬?仁勇止戈墙阋,义怀泯化烽烟。
同仇驱敌克时艰,连袂谱新篇。张杨兵谏昭天地,秉殊勋,青史流传。圆梦中华鸿业,浩然千古江山。
八、步蟾宫•双十二西安事变纪念日
当头国难无人抗。日寇恶,神州沦丧。华清池水荡风波,举兵谏,张杨义慷。
西安事变成全蒋。大联合,再和共党。齐心协办御东倭,念将帅,德功无量。
九、江城子•题西安事变五间厅
骊宫夜半起枪声,五间厅,主人惊。单衣赤脚,狼狈后山行。月黑风高投路急,山洞里,隐身形。
区区小洞怎为凭?眼睁睁,盼援兵。盼来盼去,盼困几天囹。救国从兹提抗日,拼假义,搏虚名。
十、破阵子•西安事变
骨头断筋相连,既定国策需变。学良虎城齐抗日,扣留中正挽狂澜。华清池兵谏。
停内战恩来劝,危难时局转换。再次握手亲兄弟,战线统一转折点。功臣千古远。
2024-1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