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退役军人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续写着退役军人的风采与担当。在全国众多退役军人中,原基建工程兵第3支队刘坤德、罗佳全两位战友脱颖而出,2024年荣获“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称号,这一奖项全国5年评选一次,荣誉的背后,是他们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与付出。他们的事迹充分体现了退役军人退役不褪色、转业不转志的优良品质,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尊崇和学习。让我们以刘坤德、罗佳全等模范退役军人为标杆,传承和弘扬他们的精神,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力量。
7月29日,全国退役军人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原基建工程兵第3支队机关大院里罗佳全、刘坤德双双获评“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罗佳全作为模范代表应邀赴京参加表彰大会,并受到国务委员和中央军委以及退役军人事务部等领导的亲切接见和合影留念。
会议表彰了397名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和100个全国退役军人工作模范单位、80名模范个人。这些模范个人是退役军人的优秀代表,他们身上充分体现了退役军人的优良品质和宝贵精神。“新时代新征程,退役军人工作要有新担当新作为。”在服务强国强军、提高服务保障水平、防范化解风险上展现新担当新作为,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退役军人力量。广大退役军人、退役军人工作者表示,永葆革命军人本色,坚定信念,爱国奉献,奋发有为,再创佳绩,再立新功!
表彰工作由中央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联合开展,五年举行一次。
全国退役军人5700多万,这次获此殊荣的仅有397名;基建工程兵部队32个支队(师)外加9个师级单位,退役老兵至少百万以上;在部队撤编四十多年后的今天,原3支队两位战友同时获得全国模范退役军人这个崇高荣誉,实属不易。而另一方面,他们两位又是在不同地域、不同领域的风云人物。他们早已是荣誉等身,奖牌无数的老先进,老模范。他们的岗位一南一北,他们的作为不同凡响;他们的军龄一老一新,他们的事迹生动高光。而这次获此殊荣,是为了表彰他们转业后,面对全新的环境,爱岗敬业,无私奉献,退役不退色,转业不转志。几十年如一日,在各自的新岗位取得优异成绩,做出突出贡献。对于他们的突出成绩、所获得的荣誉奖项,我们不再此一一赘述(事迹另发),而是引用由中宣部、中央党校、发改委、文旅部、中国社科院、北大、清华等单位的权威专家组成编撰顾问委员会共同编写的《中国劳模工匠箴言》及这次获奖推荐单位的评语及退役军人事务局的评语对他们做一简单介绍:
罗佳全是1980年从广西九万大山应征入伍,原第3支队警通连战士。《中国劳模工匠箴言》一书对罗佳全的卓越奋斗历程及贡献有如是高度浓缩:
罗佳全作为新时代的电气设备安装、调试、试验大师,近几年解决了540余项企业生产难题,开展各类技术攻关965项,累计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和创效达上亿元,他独创的工作法填补了行业空白。他累计培训职工3000多人次,徒弟中有20余人分别考取高级技师等资格,成为本钢集团技术骨干。
上图:罗佳全在京参加会议 全国退役军人工作会议7月29日在北京召开。罗佳全(右1)作为模范代表应邀赴京参加表彰大会
他坚信“信念引领奋斗,技能改变人生;8小时内用力做事,8小时外用心想事;走创新路,吃科技饭,技能成就人生。”《中国劳模工匠箴言》是第一部全面整理中国劳模工匠特色语言的著作,是中国首部劳模工匠箴言日历,是劳模精神创新化读本。
12月10日,广东省退役军人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会议向获得“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的刘坤德战友颁发了奖章和证书。刘坤德是1966年从四川富顺应征入伍,原3支队司令部管理科副科长。
刘坤德(前排中)战友获“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奖章和证书
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局官网对他有如下的介绍:刘坤德同志是一位具有卓越贡献、深厚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的杰出退役军人代表。
他勇当“拓荒牛”,为特区建设奉献热血青春,率先提出“毛坯房”的概念,为特区绿色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关心家乡建设,关爱困难学子,积极参与扶贫济困和捐资助学等活动;设立“关爱拓荒牛基金”和“退役军人关爱基金”,为困难的深圳退役基建工程兵提供帮助。他心怀大爱,感恩时代与部队的淬炼,一生奉献,反哺社会,在他的工作和生活每处都凸显出军人拓荒拼搏的精神,更彰显其热心慈善的大爱心肠。
特此,向他们表示热烈祝!向他们学习!致敬!
刘坤德(前排右2)战友参加广东省退役军人工作会议
作者简介:
侍吉山 甘肃省民勤县人,出生于1957年10月。中共党员,大学文化,工程师。1976年12月入伍,在基建工程兵三支队十四团二连担任排长。1983年5月集体转业到本钢二建公司,后调入本钢钢管总厂历任工程科工程师、基建队长、党支部书记。2017年11月退休,现任基建工程兵战友之家副总编辑兼编审。
编辑:刘爱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