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千年,诗韵流转
—— 唐代诗人及其风采
天 琮

唐代,被誉为中国诗歌的黄金时代,不仅仅因为它的国力强大、文化繁荣,更在于那璀璨夺目的诗人星辰,他们的诗歌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照亮了历史的长河。从初唐四杰到盛唐双璧,从中唐革新到晚唐余晖,每位诗人都以独特的方式诠释着生命的意义,留下了无数传诵千古的佳句。
【初唐四杰:创新的起点】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初唐四杰,犹如春天的第一抹绿意,为唐诗开创了全新的篇章。他们打破了旧有的诗体框架,融入了更为广阔的世界观,诗风清新脱俗,为后续的诗歌发展奠定了基础。
王勃以“诗杰”之称著称,其《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成为千古名句。杨炯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表达出文人从军报国的愿望。卢照邻的“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则是形容忠贞爱情的经典名句。骆宾王则以其七岁即能创作的《咏鹅》闻名。陈子昂被称为“诗骨”和“诗祖”,他提倡诗歌的“风骨”,追求诗人真诚表达思想感情的原则,对后世影响深远。
【盛唐双璧:李白与杜甫】 如果说李白是浪漫的化身,那么杜甫便是现实的守护者。李白的诗,飘逸洒脱,如同高山流水,倾泻出他对自由的无限向往;杜甫的诗,则沉重而深情,映射出社会的真实面貌,承载着普通民众的喜怒哀乐。他们两人的诗风有着明显的差异,体现了各自独特的个性与创作理念。
李白的诗歌洋溢着浓郁的浪漫主义情怀,他善于运用夸张、想象丰富、意境开阔的修辞手法,展现出超凡脱俗的艺术魅力。例如,《将进酒》中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望庐山瀑布》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充分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观的惊叹和赞美。
李白的诗经常表现出对世俗束缚的不满和个人自由的向往,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句子,鲜明地表达了不愿屈服的态度。
杜甫的诗歌深受安史之乱后社会动荡和个人坎坷命运的影响,他的作品更注重反映社会现实与民生疾苦。如《春望》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和《石壕吏》《新安吏》等系列“三吏”、“三别”诗,直接描绘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杜甫的诗中充满了深厚的人文关怀,他用细腻的笔触揭示社会不公,同情弱势群体,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表达了对穷困生活的深切体验。
【中唐变革:多元的声音】 韩愈、孟郊、刘禹锡、柳宗元、白居易……中唐时期,诗人不再局限于单一的诗风,而是勇于尝试,多元化发展。无论是韩孟的怪诞,还是白居易的平易近人,亦或是柳宗元的幽远恬淡,他们都以自己的方式拓宽了唐诗的表现领域,使得诗歌艺术更加丰富多彩。
韩愈:他是中唐时期文学复古运动的代表人物,他的论文作品《师说》被誉为千古名篇,阐述了教师的重要性及求学之道。而在诗歌方面,其《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展现了他面对逆境仍保持高尚情操的坚韧品格:“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这首诗表达了韩愈即使遭贬谪,仍不改初心、立志改革的决心。
孟郊是韩愈的学生,他的诗以描绘贫民生活和社会现象为主,语言通俗易懂,富有感染力。孟郊的《登科后》展现了他的仕途不易与内心的喜悦:“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首诗生动描绘了孟郊考取进士后的欢愉心情,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历经艰辛终获成功的心声。
刘禹锡是中唐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的诗以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语言生动活泼,富有哲理。他的的《陋室铭》流传甚广,而其诗作《乌衣巷》也颇为有名:“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首诗通过对南京古城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往昔繁华已逝的感慨,以及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
柳宗元是中唐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以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语言优美流畅,富有哲理。他的《渔翁》:“烟销日出不见人,欸(ai)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这首诗以简练的文字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山水画面,反映了柳宗元热爱自然、追求心灵平静的人生哲学。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以描绘社会现实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语言通俗易懂,富有感染力。他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诗以草原的生生不息比喻人生的短暂与永恒,表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元稹是中唐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以描绘社会现实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语言通俗易懂,富有感染力。他的《离思五首·其四》:“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复杂而深刻的情感世界。
【晚唐余晖:最后的辉煌】 晚唐虽是唐朝衰落的象征,但在文学上,依旧不乏闪耀的明星。杜牧、温庭筠、李商隐等,他们的诗歌在形式上或许不如盛唐那样宏大,但在艺术表现手法上趋向于精雕细琢,情感表达更加细腻入微,展现了晚唐特有的文化氛围和精神追求。
杜牧,以其独具特色的怀古诗闻名于世,其中《泊秦淮》最具代表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沉思,还暗含对当代政治腐败的讽刺,展示了他的敏锐洞察力和深邃的历史意识。
温庭筠的诗歌以华美精致著称,尤以《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为代表:“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此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女性晨起梳妆的情景,展现了温庭筠善于捕捉瞬间美感的能力,以及对日常生活中微妙情感的敏感捕捉。
李商隐的诗歌往往情感繁复,充满象征意味,如《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这首诗以锦瑟喻指岁月流逝,结合庄周化蝶典故,表达了对过往青春的追忆与无奈,体现了李商隐诗意深远、寓意丰富的特点。
唐代的诗人们,就像一支支画笔,在历史的画卷上绘出了属于自己的色彩。他们以诗歌的形式,讲述着各自的故事,或壮阔激昂,或柔情细腻,共同编织了一个关于唐朝、关于中国的美丽梦想。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一部传奇,等待着后人去细细品味,去感悟那段无法复制的伟大时代。
写于2024年12月12日/甲辰十一月十二

作者:天琮,本名巩天宗,山东省商业厅退休干部,现山东省老年书画研究会鲁商集团分会副会长,山东原古东夷文化与骨刻文字研究中心副主任,山东省写作学会会员,垂杨书画院特聘艺术家,山东省文史书画研究会研究员,山东老年大学燕山校区书画协会副会长,老干部之家书画协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中国知青书画院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