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美丽如画的边城(上)
——贵州旅居有感之十
文/刘玉伟
贵州、湖南和重庆交界处的边城风景区,也是我们在贵州旅居时,最想去的地方之一。那天吃过早饭后,我们六个人就坐上司机谭师傅的小车到边城游玩了一天。谭师傅三十来岁,是一个苗族小伙,他们家在铜仁市的万山区,离朱砂古镇很近。他娶的媳妇是侗族,他们有了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大女儿上小学五年级,小儿子才四五岁。
我出于好奇心,就在路上边开玩笑边认真地对谭师傅说:“你是苗族,你媳妇是侗族,你们在一起生活还习惯吗?”他嘿嘿一笑说:“我们都没啥讲究,万山区以前也归玉屏侗族自治县,玉屏有三十多个少数民族,长期生活在一起,相互结亲的很多。我们苗族和侗族的生活习惯,基本上和你们汉族都差不多。我们家家户户也都养猪、养羊、养鸡也养鸭,除了本民族的重要节日外,平时穿着打扮也和你们都一样。”
谭师傅中等个头,身材匀称,也是一个英俊帅气的小伙。和我们同在一个铁路小区的和爱家人韩璇等人就是坐他的车去的边城,她回来后就对我们说,谭师傅这个人很好,他带我们去边城玩,不仅让我们省了景交车的钱,他还像导游一样领着我们在边城里玩,让我们不仅看了所有的景点,还让我们不走冤枉路,不花冤枉钱。我们就是听了她的介绍后,才找到谭师傅,并和他约好了去边城的时间。
边城隶属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西边与贵州省松桃县的迓驾镇和重庆市秀山县的洪安镇接壤,北边与重庆市秀山县的峨蓉乡相望,东北接保靖县的毛沟乡,与重庆市的秀山县及贵州省的松桃县一河之隔。边城曾叫茶洞堡,2005年改成边城镇。
我很早以前就看过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沈从文先生的中篇小说《边城》。沈从文先生也是我喜欢的中国作家之一,他生于1902年12月28日,原名沈岳焕,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人。我们去凤凰古城游玩时,我还在他在凤凰古城里的故居前拍照留念。
沈从文先生的爷爷和父亲为汉族,奶奶是苗族,母亲是土家族。沈从文创作的中篇小说《边城》,首次出版于1934年,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边城镇)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该小说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排名第二位,仅次于鲁迅的小说《呐喊》,《边城》也是他小说创作的一个高峰。他1946年在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他晚年的专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一书,填补了中国物质文化史上的一项空白。1988年5月10日,沈从文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沈从文先生一生写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边城》、《湘西》、《从文自传》等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被译成四十多个国家的文字出版,还被十多个国家或地区选进大学课本,他还两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候选人。2002年12月,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了《沈从文全集》(共32卷),其中5卷是物质文化史研究。
小车司机谭师傅正如韩璇他们说的,服务热情周到,即是导游又是摄影师。边城的门楼离景区还很远,一般司机把你拉到这里,就让你花十元钱坐景交车去景区了。谭师傅没有让我们坐景交车,他让我们在城门楼那里拍了几张照片,就开车一直把我们拉到景区里面,就停在了台阶下面,有一个大公鸡图案和“鸡鸣三省”的标志那儿的停车场。我们在大公鸡那里拍照打卡后,又跟随谭师傅去重庆市秀山县洪安镇上吃重庆小面。我看到街道两边有许多“重庆老火锅”、“重庆特色小吃”、“重庆小面”和“鱼新味烤鱼庄”、“清汤羊肉粉”等饭店,还有“边城宾馆”、“渝湘黔超市”等等。走在街道上,真的好像是来到了重庆市的街头,就连空气中都是又麻又辣的味道。
洪安镇离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县城有27公里,自古以来也有“渝东南门户”之称。清代诗人章恺在《至秀山》的诗中就写道:“蜀道有时尽,春风几处分。吹来黔地雨,卷入楚云天。”。这首诗就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洪安“一脚踏三省”的地理优势。
刘玉伟,2024年12月12日于西安市大明宫铁路小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