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查干湖》作者:张顺富
作者简介:
张顺富1955年生,吉林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吉林省作家协会第八届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出版著作有:长篇小说《查干湖》、小说集《生活变奏曲》、报告文学集《时代大雕塑》、《腾飞的雄鹰》《和谐施教的楷模》等、游记《访欧洲十国笔记》、评论随笔集《文情畅怀集》等多部著作。曾任三届(九、十、十一届)吉林省政协委员、2001年11月至2021年12月连续出席五届(六、七、八、九、十届)中国作家代表大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五次接见。2014年10月获约旦王国作家协会颁发的“耶路撒冷文学奖”。
用生命真情丈量北国圣水
——读《美丽查干湖》
王长元
收到顺富老同学寄来的《美丽查干湖》那天,正赶上入冬以来的第一场大雪,纷纷扬扬的雪花,棉絮般在空中飞舞,天地间须臾变得一片苍茫……闲坐在温暖的书房里,一边隔窗赏雪,一边品读你飘散着墨香的文字,那种感觉,真的好惬意。
我们知道,写查干湖的文章并不少,有本土作者写的,有外地作家写的,有新闻人写的,有旅游者写的,有诗歌、散文、报告文学、小说,还有大量的特写,通讯之类。但你这本《美丽查干湖》问世,着实不同凡响,着实让人耳目一新,着实产生了强烈震撼力、形成了巨大影响力,着实留下诸多可圈可点之处。
一是艺术视角独特。
你的文章视角,确实特别,独到,不是专家的视角,不是大众的视角,不是游客的视角,更不是居高临下、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一走一过的视角……而是一个从小就生活在查干湖边,长在马营子村的孩子,后来求学在外、工作在外的离乡游子,经过几十年人生岁月,如今又不时回到马营子村,回到查干湖边,亲近查干湖,感受查干湖,体味查干湖,思考查干湖,书写查干湖……这种视角太独特了,是马营子村的视角么?是省会长春的视角么?是游子乡愁的视角么?是艺术家回归的视角么?仿佛都是,又仿佛都不是。正是这一独特的融合的艺术视角,使得每一个篇章,都充满了乡村情感;使得每一个段落,都注入了当代意识;正是这一特别的视角,无形中就增强了作品的岁月含量,强化了作品的艺术张力,浓郁了作品的情感色彩,扩大了作品的人文视野。
二是细节真实精彩。
一部作品是否成功,感人动情的细节太重要了,她是作品鲜活的血肉,是作品灵动的筋脉,是作品打动读者的关键所在,这一点,《美丽查干湖》,做得相当到位:
例1、“查干湖铁锅炖鱼,第一道鱼是铁锅炖大胖头鱼。查干湖大胖头鱼只有大铁锅才能炖下。通常做法是用木头柈子烧锅,把铁锅烧热,用动物油、豆油各半,放到锅里,熬热,放上大酱、肉皮、五香粉,葱、姜爆锅,炒出酱香味来,加满水烧沸后,再放进大胖头鱼,后加料酒、醋、白糖、酱油,炖上一个小时后,出锅前,放上一些香菜和葱末。”(摘自《铁锅炖鱼》)
例2、“查干湖一到涨水时,湖畔和村庄里就出现了数不清的蜻蜓。每当天空蜻蜓集聚,在天空飞舞之时,查干湖畔的人们都知晓:
马上要涨大水啦!蜻蜓是查干湖涨水时的第一个报信者。要涨水时,蜻蜓会在飞舞中,吞噬着许多小微生物,净化了湖边的环境。查干湖畔的村民,有蜻蜓的护卫,很少被蚊虫叮咬。”(摘自《蜻蜓》)
……
稍加注意,我们就能清晰地感到,这些布满鲜活神经的细节,竟像神奇的精灵一样,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不时地撞击着读者的眼球,触碰着读者的心灵!俗语讲,“打十巴掌,不如扎一锥子”……你文章中这精彩的“一锥子”“一锥子”,使得文本,处处充满光泽,充满亮色,充满温暖,充满力量!
三是地域文化底色浓烈。
地域性,是很多重要文学作品的生命底色,
从苏联大作家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到拉美文坛巨擘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
从沈从文的《湘西笔记》,到贾平凹的《商州记事》;从莫言创作的高密红高粱系列,到刘震云书写延津的新写实文学……哪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不连通着地域文化根脉。同样,顺富先生的优秀散文集《美丽查干湖》,也有着相同的艺术秉性。例如,《大桥》、《冬捕》、《铁锅炖鱼》、《清蒸鱼》、《烤鱼排》《黑鱼》《嘎牙子鱼》《蝈蝈》、《大雁》、《蛐蛐儿》、《蜻蜓》、《丹顶鹤》、《红骏马》、《谷子》《高粱》、《紫苏》、《苣荬菜》、《碱蓬草》、《艾蒿》、《大嫂》、《春天》、《冬天》等60篇作品,都和查干湖有着血肉联系、筋骨联系、气韵联系、生命联系,在每一篇作品中,都弥漫着查干湖的水腥气,
在每一行文字里,都洋溢着查干湖的蒲草香,在每一个字缝间,都飘荡着查干湖的鱼腥味儿……或者可以这样说,正是由于查干湖的滋养,才有了作者的文学根脉,正是由于查干湖的“山乡巨变”,才激起了作者的写作激情,正是由于查干湖这块越擦越亮的生态文明的金字招牌,才使得作家笔下的文字越发坚实有力,熠熠生辉!
……
《美丽查干湖》的艺术优长还有很多,诸如,散文写作的创新探索,生活语言的巧妙运用,地域文化的深刻挖掘,生态写作的大胆尝试,等等等等,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拉杂写来,只是想说说阅读文本时一点浅薄表层的感受、感悟,无疑,距离你作品深厚、深沉、深邃、深藏的文学深意,还有着较大的差距……
我坚信,《美丽查干湖》写作,或许只是你生态散文创作的崭新开始,明天或许还会捧出《美丽松花湖》、《美丽月亮湖》、《美丽二龙湖》……明天你的生态散文写作,一定会有更大的收获!
……
下雪了,天冷了,冬天真的来了,我们这些扔下六十奔七十的人,还望多多保重!
笔不前驰……
作者:王长元 2024年12月6日写于长春
作者简介:
王长元,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吉林省文联副主席,长春作协名誉主席。先后在《人民文学》《小说月报》等全国重要报刊上发表小说、诗歌多篇(首);出版文学、文化著作11部。作品曾获多种文学奖项。曾被评为长春市第五批有突出贡献专家。
编辑制作:老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