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幸福之门的十二把金钥匙
第六讲 爱情
主讲 杨振昆
杨教授问:
钟元慧,我们一起研究幸福学,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钟元慧答:
我是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在此之前没有正式接触过幸福学方面的内容。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也有了自己的感悟。对于我来说,幸福学是一门关于生活的哲学,是人生必修的一门学问。通过学习幸福学,让我深入理解了幸福的本质,学习到了提升幸福感的方法,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调整和改进。许多此前视为惯性、自然而然接受的东西,其实需要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经营和创造的。所以,这些话题提示着我去关注日常生活,帮助我解答了部分困惑,也让我有意识地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把实现幸福作为生命的终极目标。所以跟老师您一起完成这份工作的时候,我有了很大的收获,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杨老师,那么今天您能给我们讲讲爱情吗?
杨教授:
爱情是男女间基于一定的社会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倾慕,渴望发展亲密关系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一种强烈、纯真、专一的感情。爱情有三个基本要素:
第一,性爱是爱情生活的生理基础。从关系上看,性关系是最亲密的一种关系,爱情中的男女双方,通过亲密的接触构成一种不同于一般的特殊关系。它可以产生强大的信任感和凝聚力,使双方能够互相依赖,共同奋斗,实现幸福的人生。
第二是理想。男女双方的结合,常常基于共同的理想。可以说,双方共同的奋斗目标和价值观,是爱情的精神基础,决定着爱情的久远,并且共同地、长久地生活下去。关于爱情,人们常常会说到钱锺书和杨绛,这是许多人羡慕和称道的理想的爱情。他们一同生活了大半个世纪,相爱相守。他们不求名利,只求在自己的小天地中过好有爱的日子。
第三是责任。真正的爱情是一种无条件的付出,意味着对所爱的对方的责任和尊崇。让对方获得幸福是爱情的真谛。爱情需要双方共同经营,共同付出,相互的责任感维系着长久的感情。爱情的实现有着五大基础:
一是性爱基础。性爱是一种正常的生理需要,它担负着传宗接代的任务。
二是物质基础。人的生活是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的,共同生活的经济条件决定着共同的意识形态,没有稳定的经济条件的爱情是难以维系的。
三是社会基础。人在社会中生活,都会追求相同的社会地位,从而有着相同的生活圈和相似的价值观。同样的出身和背景,往往会让两个人产生更多的共同语言。相同的价值观以及类似的接人待物的方式。
四是文化基础。所受教育的不同会形成价值观念的差异,认知的差异,文化背景的差异和生活理念的差异,对后代的教育成长也会有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五是性格差异。两个并不完全相同的人,就要学会去包容和接受那个跟自己不同的人。爱情要长久,就要学会爱情的保鲜术,要使爱情保鲜,要做到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要学会发现对方的优点。
第二学会赞美对方。
第三共同制定生活的计划。
第四要学会感谢。不要把对方的付出看作是应该的奉献和牺牲。因此要学会理解和认可对方的付出,并且由衷地感谢对方。
第五要学会宽容,不要用求全的眼光去要求对方。因此宽容对方的缺点和问题才是相处的长期之道。古人说的“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这就是夫妻之间的宽容之道。
第六要尊重隐私。就算是两个再亲密的人,双方也都有保持自己隐私的权力。有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对相爱的夫妻,妻子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箱子,她把她放在衣柜中,并加上了锁。丈夫对这个不能打开的小箱子耿耿于怀,怀疑妻子在里面藏了见不得人的东西。当妻子外出的时候,他敲开了这口怀疑已久的小箱子,出人意料的是,箱子里只装了一些妻子小时候的玩具和纪念品,当妻子回来,发现丈夫翻看自己的箱子,妻子觉得不尊重自己的隐私,使感情发生了裂痕。所以要允许对方保留隐私,并可以给对方一片可以放飞心灵的自由的天空。
所以,一定要学会经营自己的婚姻,只有不断地经营,才能使之不断地美满。经营婚姻,既是一种责任,更是生活的艺术。尊重对方的隐私,爱护对方的需求,让对方拥有心灵和生活的自由,这是婚姻的长久之道。
经营婚姻要建立共同的语言环境,建立共同的交际圈,培养共同的兴趣,找寻共同的话题,彼此尊重和支撑,才能使婚姻不断地保鲜。在经营美好婚姻的路上,同甘共苦,共同支持,相互理解,才能真正体会爱情的味道,感受婚姻生活的幸福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