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盘古诗联学院《七绝天地》263讲】
~~~~~~~~~~~~~~~~~~~-
日月(敬金忠)
。。。《如何写通诗句》。。。
今天我们的公开课,主要围绕把诗句“写通”的问题,讲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为什么现代人写诗,会出现各种“不通之句”或“似通非通”的语言;二是诗句不通的六种常见表现。
二、诗句不通的六种常见表现。
这里先声明一下。我这里举例,会列举到一些现代人乃至学员的句子。但我会把名字隐去,只针对句子进行分析。我这里并没有针对任何人的意思,主要是为了讲解时便于分析,便于掌握。如果有不当之处,我先在这里致歉。
接下来,我们说一说现代人写诗,导致诗句不通的六种常见表现:
(三)交代不明。
因为诗词的语言讲求凝练性,再加上初学者有时想表达比较复杂的内容,而又囿于五字、七字的限制,会出现过度压缩,而导致交代不明的情况。我在批改学员作品时,经常会有一些句子看不懂,等到我问学员这句诗的意思时,他能解释得非常丰富,似乎这一句诗表达了很丰富的内涵。实则,这种“丰富的内涵”只存在于你的解释中,并没有表现在你的诗里。就是说,你的诗句并没有表达出你想表达的内容,反而由于这种表达过于想当然,而往往写得不通。
我们看两个例子:
1.借榻竹楼近翠篁,清幽静谧垂丝凉。(《竹林野趣》)
第二句的“垂丝”一词,我一直没有看懂。后来,就问作者“垂丝”是指什么。她说是指“雨丝”。下雨之时,细雨悬垂如丝,用“垂丝”形容细雨,倒不是不妥。但是,你在题目既没提到“雨”,前面的内容也没点到“雨”,直接就说“垂丝”,读者可看不出来是写雨。即便读者能猜出来是写雨,但在表达上,仍属于交代不明的情况。
杜甫曾有一首
五律《雨》:
冥冥甲子雨,已度立春时。
轻箑烦相向,纤絺恐自疑。
烟添才有色,风引更如丝。
直觉巫山暮,兼催宋玉悲。
这里的第六句“风引更如丝”,也是以“丝”形容雨。然而,他的诗题就是“雨”,首句也点到“甲子雨”,你便知道这是写雨丝。
这里的第六句“风引更如丝”,也是以“丝”形容雨。然而,他的诗题就是“雨”,首句也点到“甲子雨”,你便知道这是写雨丝。
还有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胄》: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末句说“沾襟比散丝”,以“散丝”指雨丝。但他在题目交代了“暮雨”,首句也说“楚江微雨里”,有这样的交代,你就知道这里的“散丝”是指细雨。倘若没有这样的交代,这样写便是不妥的。因此,我们写诗一定要把一首诗看成一个整体,要俯仰上下,兼顾前后。
2.细雨烟波岛色新,龙潭浮翠绝空尘。荷悦耳,柳藏身。悠悠一棹伴闲人。(《渔歌子》)
像这里的“荷悦耳”三字就有问题。第一句提到了“烟雨”,这里提到了“荷”,因此他想表达的其实是细雨打在荷叶上,这种声音听着很悦耳。雨打荷叶之声悦耳,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单单一个“荷”字悦耳,这是有问题的。荷怎么会悦耳呢?这属于交代不明的情况。
你看古人写雨打荷叶之声,都会交代清楚。像辛弃疾的“晚风吹雨,战新荷声乱,明珠苍璧”,是风吹着雨,打在荷叶上,发出零乱之声。他用了一个“战”字,特别精警有力。李商隐的“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他用了一个“听”字,听的是什么声音?——雨打枯荷之声,这交代得清清楚楚。
此外,还有写诗取题目出现交代不明的情况。像有一个朋友写了一组七绝,题目叫《京西道中》,诗中写的是途中所见山峰、草木、烽火台、鸡鸣驿等风景。那我问,题目的“京西道中”,“京西”是指什么?因为百度上解释说,广义的京西是指国都西部地区,狭义的是特指门头沟区。但我感觉他这所写一路风景,并不像是“京西”一带的风景。结果他回答说,“京西道中”是指从北京开车前往山西,一路所见的风景。
那么,从北京前往山西,是绝不可以压缩成“京西”的,“京西”一词无此用法。如果从北京前往山西,可以压缩成“京西”;那么从北京前往湖南,是否可以压缩成“京南”呢?从北京到云南呢?也是“京南”?从北京到海南呢?还是“京南”?——这样岂不是乱了吗?那么,从北京前往山西,写一路所见,该如何取题呢?很简单,交代清楚即可,可以这样起——《自北京赴山西道中作》,这样一目了然,也不会有歧义。
这是组诗,第一首前两句说:“忽报溪山可远行,沉沉暮色转新晴。”这里也有交代不明的问题。“忽报溪山可远行”,这里说“忽报”,谁报道溪山可以远行呢?不知道是谁报,主语不见了,感觉有些别扭。我们看古人所说,薛涛的“西风忽报雁双双”,有主语“西风”,其实是西风送来一双双大雁,她用了“报”字形容,就特别形象。程敏政的“隔岸钟声忽报晴”,主语是隔岸的钟声。
《七绝天地》263期作业,避免交代不清,写一首七绝(或五绝),题目自拟,使用平水韵,首句押韵。要求语句通顺,杜绝生造词。
《盘古诗联学院编辑部》
《七绝天地》263期状元秀
杨秀红(羽海微云)
01.阙维中02.戴云霞03.竹林听雨04.潘如琴05.刘风君06.草田07.古城寒柳08.金秋立红09.戴德兴10.李白11.李开英12.莫祖颖13.何惠明14.李凤英15.乡约16.大橘为重17.晁春阁18.高颖19.迟晶三阳20.成人之美21.梁青华22.王建洲23.周金山24.郑举纲25.春草26.林辉荣27.蒲泽28.赵偲含29.李广恒30.宁静31.黄伟琰32.柯美柘33.溪水34.日月

七绝·秋望
文/羽海微云
秋临深处叶飞黄,峰谷连巅染彩妆。
无愧天然调色板,斑斓炫丽尽迷眶。
01
七绝·晨练不止
文/阙维中
晴光乍变染风雨,晨练幽途影不多。
窗友数年恒若一,健身无辍赋乡歌。
02
七绝·暮秋银杏
文/戴云霞
深秋再见拂云枝,蛱蝶翻飞袅袅时。
一地金黄若霞锦,秀林千树写新诗。
03
七绝·无题
文/竹林听雨
枯藤老树育新萌,稚嫩黄芽乃又生。
偶见秋林潜宿鸟,叫声明亮暖枝争。
04
七绝·海宁禅寺重修有感
文/潘如琴(江苏)
古刹重修气势雄,佛光普照映苍穹。
钟声远播人心聚,香火绵延福泽功。
05
七绝·子月冷
文/刘风君
满眼苍凉凛冽风,梁山雾嶂岭巔蒙。
仲冬无限艰凌越,暗水驰流浪缓冲。
06
七绝·晚年叹
文/草田
烈烈西风卷叶黄,村头闲步叹悲凉。
花开草长有时日,人却难成年少郎。
07
七绝·回旧居
文/草田
重入篱门脚步轻,梧桐树下看凋零。
眼前堂屋蛛丝布,叹息声声从未停。
08
七绝·与辉同行山东行之陶瓷琉璃馆
文/古城寒柳
杯盘罐碗多精品,草树虫鱼样入心。
海岱陶琉均荟萃,齐风雅韵悦歌吟。
09
七绝·初冬雪
文/金秋立红
琼花漫舞闪银光,沃野山川着素装。
落地随风成画卷,千林竞秀瑞烟长。
(演英收录)
10
七绝·冬日感怀
文/戴德兴(吉林)
日冷风寒笼白纱,恰如玉蝶舞千家。
无边落叶萧萧木,便作春肥更护花。
11
七绝·塞上暖冬
文/李白
未觉秋凉已入冬,阶前月季瘦花容。
寒风不急过云岭,只盼何时雪压松。
12
七绝·西安事变
文/李开英(安徽)
抗日救亡囚蒋成,西安事变世人惊。
张杨兵谏促联共,史策长存传曜名。
13
七绝·登石公山
文/莫祖颖(广东)
石公山上雾遮峰,峭巘微茫冷意浓。
俗世凡人登绝顶,悠闲静待会仙踪。
14
七绝·咏柚
文/何惠明
花香一阵醉芳心,彩蝶翩翩十里临。
沐雨经风全不惧,三秋果挂美如金。
15
七绝·大雪节
文/李凤英
银装素裹北风狂,寂寞深林百鸟藏。
雪润纸笺羞落笔,梅开蓓蕾待冬阳。
16
七绝·深秋
文/乡约
落叶纷飞泽水凉,村前早见露凝霜。
南归旅雁声清唳,一片秋声演惋伤。
17
七绝·月季花
文/大橘为重
红花不止艳初春,四季常开喜客亲。
若是冰霜来吻脸,蛮腰起舞最怡人。
18
七绝·雪后
文/晁春阁
玉絮遮藏放蕊梅,断炊小鸟苦徘徊。
儿童嬉雪生心愿,堆个乖娃送爱来。
19
七绝·初雪寄情
文/高颖
初雪飘萧夜未央,庭轩素影韵悠扬。
凭栏静赏思无限,欲把清愁付酒觞。
20
七绝·冬
文/迟晶三阳
冬临凛冽百花凋,大雁遨游玉宇辽。
瑞叶空飞郊野散,唯她冷蕊绽桠妖。
(一木一石收录)
21
七绝·鸿雁载梦
文/戴德兴(吉林)
展翅云天烟雨稠,传书应季越琼州。
背驮佳讯八千里,只载清风不载愁。
22
七绝·保洁员的收获
文/成人之美
下班路遇旧邻人,夸我神佳俏瘦身。
若问妙招轻耳语,天天万步帚挥尘。
23
七绝·冬日漫思
文/梁青华
昨饮新醅尚未消,今行又遇冷风飙。
莫如执手孤山去,共看梅花漫岭娇。
24
七绝·入大雪季
文/王建洲(甘肃)
大地银装絮发飘,弥天白日酿寒宵。
年年六出风云壮,岁岁千枝意气骄。
(诗妖收录)
25
七绝·大雪
文/周金山
大雪寒侵梅作友,华池冷透莺啼久。
声欢幸遇餐倾杯,境好应知莫醉酒。
26
七绝·岁月匆
文/刘风君
北国吟鸣刺骨风,南边温绿画中宫。
秋冬春夏如同梦,一笑红尘岁月匆。
27
七绝·秀竹
文/郑举纲
西风四掠窜长街,篱卉骄柔塑膜埋;
不比参天青秀竹,傲寒历冷破岩崖。
28
七绝·雪梅
文/春草
傲骨梅花伴雪开,清香扑鼻苦寒来。
枝头喜鹊携春至,素裹银妆独占魁。
29
七绝·城外
文/林辉荣
城外群山大氧吧,清新野马惠千家。
春来百鸟齐欢唱,垒月经年人似麻。
注:野马,指空气。(见庄子“逍遥游”)
30
七绝·水仙
文/林辉荣
碧叶银花冰雪魂,寒香弥散醉新春。
仙名活水独无二,勘比芙蓉胜万钧
31
七绝·喜雪
文/蒲泽
缤纷玉蝶促梅香,天际茫茫款款飏。
鸥鹭叽叽田畯喜,晴窗块坐搅诗肠。
32
七绝·赏雪
文/赵偲含
秀女轻盈下九天,身姿婀娜落溪边。
冰肌点蕾梅花破,遥望松台卧玉仙。
33
七绝·初雪
文/高颖
瑶台碎玉降凡尘,天地苍茫一色匀。
几处寒梅初绽蕊,香凝素雪韵无垠。
(袁谷成收录)
34
七绝·回眸
文/李广恒
驹光过隙喜回眸,雪染青丝早白头。
教圃倾情三十载,培梁育栋写春秋。
35
七绝·感银杏
文/宁静
千年砥炼自高深,夏雨春风畅客心。
最美秋寒金扇叶,翻飞化蝶舞长林。
(羽海微云收录)
36
七绝·孤叶
文/黄伟琰
孤叶随风入激流,茫茫前路水悠悠。
千回起落洪波里,漂泊生涯哪日休。
37
七绝·甲辰大雪
文/柯美柘
不撒琼花细雨飘,枯枝败叶任逍遥。
何来定式宜天律,应变强于硬教条。
(根生厚福收录)
38
七绝·花木兰
文/溪水
风雪燕山替父征,弯弓驰马戍边营。
迷离难辨功劳赫,侍母还乡誉美名。
39
七绝 龙
文/日月(敬金忠)
笑傲江河舞长空,身藏如意在龙宫。
惊涛骇浪平安保,华夏天骄万世雄。
《盘古诗联学院工作人员》
顾问:中华楹联学会主任倪进祥
诗经学会主任李瑞林
总编:日 月(敬金忠)
讲师:胡愛民 崔艳蕊 刘翠玲
主编:蔡巧灵 柯美柘 李广恒
董德苑 毕见秋 赵偲含
管理兼主审:
杨秀红 汪凤森 郭利战
田 卫 段志军 袁桂杰
野 鹤 张 琳 刘巧英
主审: 袁谷成 天 问 蒋贵龙
凌赣文 李晓华 俞子兰
钱秀英 黄伟琰 徐家齐
张丽辉 张旭祖 李凤梅
郑举纲 吴立红 林春平
于海营
审收:徐成美 臧 岚
编辑制作:一剪梅 日月 溪水
图片:网络
盘古诗联编辑部
2024. 12.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