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喝茶要走远
文/剑君
喝茶要静心,自然就要走远。如果就选在办公室附近喝茶,总感觉有工作的影子在笼罩着身心,而且还特担心哪位领导或同事不定什么时候从身边路过,让你在茶友面前很不是滋味。
喝茶时是需要彻底地抛开俗务,回归真正的自我,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空间,那么静心和远近就尤显重要了。我常去的茶馆是另一个区的“茶马古道”与“尚书房”茶馆。无论从我所在的北区到南区,还是东区到西区,也就不过十几公里左右的车程。
进了任何一家茶馆,服务员都会亲切地将你引进茶室,还未落座,熟练而又漂亮的茶艺师便会上来招呼你,顷刻间,散发着沁人香气的茶杯和精致的茶点就上了茶桌。看着根根细芽在透明的杯子里或起死回生或翩翩起舞,再环顾古色古香的环境,欣赏着优美动听的音乐,你的身心会立马轻松并安静下来,由此彻底地进入到一种物我两忘的状态。
经常喝茶的人,对环境是非常讲究的。茶叶不好可以自己带去,环境如果不好,那就给心情打了不少的折扣。俗话说,好茶泡好水。若择有一口天然泉眼的地方喝茶,水的问题,你就大可不必担心了。
据说,开茶馆的老板大都是在商海里取得成功的人士,因此,在环境的布置上,他们用尽了心思,无不令人惊叹又令人称奇。“尚书房”就像是一座根雕和陶瓷博物馆,楼上楼下,摆放着各种年代,算是比较久远的陶瓷及本埠名家的根雕、字画。且瓶身构图狂放大胆,色彩瑰丽夺目。在这些前人创造的作品前,那些所谓的野兽派、立体派都相形见绌!
从服务员哪里打听到,“尚书房”的主人过去曾从事过建筑设计。二楼就有一个书柜,除文学艺术之类外,大都是建筑类书籍。“茶马古道”却闹中取静,室内小桥流水,弦乐声声,别有古韵,里面既有云贵高原的原始风貌,又有当地名人的摄影与书法作品。完全可称得上是雅俗共赏,“和”为一体。
每回来到这些茶馆,就有服务员微笑相迎,品茗间,时有衣着入时的服务员前来续水。记得若干年前到过一家茶馆喝茶,尽管路不算太近,当时的装饰也谈不上怎么时尚,但服务质量好。即便是只去了一次,服务员都能记住你的名字,后来再去,刚到门口,就有人热情相迎,问寒嘘暖,就像是回到自己家里一样,有宾至如归之感。你喝什么茶,有什么习惯,她们心里都记得一清二楚。
喝茶哪里不能喝,在家里喝不是更好吗?!为什么非要跑到老远的茶馆去喝呢?想法归想法。跟朋友喝了几次茶后,就觉得这个钱花得不冤枉,就有了自己满意,别人感受不到的快乐答案。
茶馆首先是环境的幽雅,其次是要有文人雅士之气,不仅相对封闭,还对聊天、谈生意带来一定的保密,不用操心这担心那。况且神侃之时,逸兴遄飞,每有神来之句,这是在家里完全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我常和朋友一边聊天,一边分享茶叶在杯子里舞蹈,久而久之,便知道了夏天适合喝绿茶,冬天适合喝红茶的经验。他们经常说夏天喝绿茶身体感觉更凉快,冬天喝红茶身体感觉好温暖。此外,我认为还能收获到一般场合没有的东西,诸如单位以外的情,家里听不到的事,就像是听了一堂充满哲理与文采的讲座。
安安静静地与朋友们聊天;安安静静地听朋友们讲故事;安安静静地观茶楼古色古香的装饰和图画;安安静静地品朋友点得英德红茶、西湖龙井、安溪铁观音或云南普洱,是真正的怡然自得!

作者简介:
李建军,湖南衡山人,湖南省作协会员。诗歌、散文发表《人民日报》《湖南日报》《诗歌月刊》《绿风》《散文诗》《星火》《天津诗人》《四川诗歌》等报刊。若干组诗入选国家、省(市)多种年选。著有《窗子是房子的眼睛》《剑君诗选》等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