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洛宁县进一步完善引才留才举措,探索建立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机制,不断优化党管人才工作机制,建立专项引才用才机制,健全人才工作推进落实机制,持续做好人才集聚“大文章”,探索建立以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和团队激励机制,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人才基础。
一是坚持政治引领,凝聚人才合力。适应新时代人才工作新要求,压实各级党委(党组)抓人才“第一资源”的政治责任,切实做好对人才的引领、培养、服务工作。强化思想自觉,把《习近平关于人才工作论述摘编》纳入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的重要研学内容,推动党员干部深刻领会党管人才的重大意义。
以《洛宁县人才兴宁计划(2021-2025年)》为工作抓手,连续3次召开全县人才工作推进会,建立年度重点工作台账,定期跟踪督效,确保人才工作各项任务落实落细。按领域对全县优秀人才进行分类,形成优秀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等9类人才库,入库人才8900余名,通过实行动态管理,进一步统筹抓好全县人才队伍建设。
二是创新引才模式,加快产才互融。根据现代化洛宁建设发展需要,首次实施“政录企用”引才模式,按照“人岗相适、岗位匹配”原则,在全县各单位开展人才需求摸底调查,科学研究制定2024年研究生学历人才引进计划,招录研究生以上学历人才49人(含政录企用人才8人)。开辟博士研究生学历人才招录“绿色通道”,首次招录博士研究生1名,实现了2017年以来人才招录工作的重大突破。
坚持常态化开展教育、医疗领域人才引进工作,招录特岗教师45人、特招医学院毕业生25人,县人民医院招聘急需紧缺医疗人才26人,县公立高中招录高中教师20名。聚焦科技创新发展,引进省科技特派员25名、市“百名科技人才入企计划”人员3名。坚持把经济社会发展所需和优秀人才所长结合起来,安排引进的2名博士服务团成员分别到经济发展部门、高新技术企业挂职,促进发展共赢。
三是建强平台载体,培育专业人才。依托现代烟草农业实训基地,培育烟叶生产人才200余人,加强与外地烟草行业交流合作,研发推广优良烟叶品种。充分发挥文玩核桃产业协会作用,举办种植嫁接技能培训、核雕比赛、文玩核桃产品推介展览等活动近10场次,打造文玩核桃名片。聚焦产学研深度融合,与河南农业职业学院等高校进行合作,促进本土人才供需双向交流。与河南高新众创空间、郑州市大学生创业园等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设立人才培养项目,培养集聚一批科技创新人才。
高标准建设科技产业社区,建成“科技+产业+孵化+生活+公共服务”的产业综合体,为科技型人才创新创业提供沃土;持续开展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工作,企业自主评价机构21家,开展技能人才评价取证2400余人,新增高技能人才1600余人。持续加强医疗卫生对口帮扶,邀请30余名省市知名医院专家教授坐诊问诊、交流指导,助力提升县域医疗技术、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水平。
四是聚焦素养提升,激发青年活力。着眼青年友好城市建设,成立“思想先锋”青年智库,聘请30余名专家导师和各行业青年领头人担任青年智库成员,助力储备和锻炼一批优秀青年人才。推动开展“青耘中国”直播助农、青年创业大讲堂、青年创业培训等系列青创活动4场次,引领青年人才踊跃投身乡村振兴。
打造“青翼家园”等特色服务品牌,探索开展形式多样的“围炉煮茶”“city walk”(城市漫步)活动5场次,借助“青年之家”阵地,建设青年夜校,为年轻人提供好玩有趣的学习平台、开拓全新的社交场景,今年以来举办青年夜校15期。组织开展“青鸟归巢看家乡,‘宁’心聚力起新程”返乡大学生重点项目观摩活动、“‘苹’水相逢‘果’然是你”青年职工联谊活动、洛宁县青年发展座谈会、“青衿学子看洛宁·‘职’引未来共前行”等系列活动,持续为青年人才搭建交友互动学习平台。举办2024年暑期“返家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提供210余个岗位,为返乡大学生提供多种实践锻炼机会。
五是夯实服务保障,优化人才生态。结合洛宁优势特色产业,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特点,推出“苹果贷”“金牛贷”“烟叶贷”“民宿贷”等特色产业金融信贷产品,着力加大对农民合作社、种植大户、青年人才等新型创业主体的信贷支持力度,为人才创新创业注入金融活水。2024年上半年共发放各类金融贷款2615笔,共2.44亿元。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召开政银企对接会,推进银行和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对企业反馈问题明确责任单位,分门别类解决企业诉求;落实营商环境监督员工作制度,从社会各界人士中聘请33名代表担任洛宁县第二届营商环境特邀监督员,为优化营商环境护航;建立企业点单、部门联动、服务上门的服务模式,为企业发展提供“一站式”全程代办服务。在线下服务窗口,实行“一窗通办”模式,压缩手续办理时间。办好人才关切的事,发放人才津贴163.2万元,发放健康体检卡169张,帮助解决子女入学5人,配偶工作2人,各类人才归属感明显增强,引才聚才效应持续彰显,氛围更加浓厚。
(洛宁县委政研室 顾原锋)

